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

 

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

近期与一位前辈交流,前辈直言不讳批评我做无用功过多,得不偿失。其实,这位前辈很可能只知道我做的一小部分无用功,是图书馆史方面的。

前辈年近九旬,思维敏捷。近几年,我与其电话交流频繁,交流的话题以图书馆学史、图书馆事业史话题为主。受张厚生先生的影响,我将图书馆史研究作为一个兴趣爱好。20年来,我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的藏书中,关于图书馆史方面的图书占据很大比重。近年出版的大块头图书,比如《中国图书馆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等毫不犹豫买来,各种途径收藏与图书馆史相关图书及史料(购新书、淘旧书、师友赠送等)。花时间读,还要花时间输出。输出有两种,一种是浅层次输出(博文形式),一种是深层次输出(学术期刊发表)。两种输出均是体力活,尤其是后者,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我有较为“宏大”的研究计划,研究进度受影响,因为需要大量时间整理与考释。其研究价值,是有意见分歧的,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学术,还是事业,需要传承与开新。图书馆史研究是一种机缘,有缘做点事,要惜缘,尽份绵薄之力。尤其是在当下,越是小众的事情越应该有人去做。

我做的无用功实际真不少。写博客写了20年,2005-2019年间曾出版了5本博客书。出书其实属于“副产品“,最初并没有想过要出书,出书出习惯了,倒是有些期待,但是出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2019年之后,实际上下的功夫更“猛“,思考更深入,但没有出版的机缘。2024年5月4日,我做了一件堪称“疯狂”的事情。完成《科学网图谋博客图书馆学随笔选集》编辑整理(见:我的“大作”不可小觑——《科学网图谋博客图书馆学随笔选集》背后的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6651.html

,并在“第一时间”利用“圕人堂服务体系”发布与宣传推广。2024年5月10日是圕人堂QQ群建群十周年,我以此书作为圕人堂十周年“献礼”。《科学网图谋博客图书馆学随笔选集》是我的“大作”,时间范围为2019年9月至2024年4月,文档共1144页,109万字。我写博客是有中心思想的,主要是为了“图谋”两字。顺带也带了点“私货”,写家乡、写家谱(家史、家族史)(见:湖坪村及其相关博文辑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6651.html),累计起来的文字真不少,写的过程,是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成长的过程,同时还是饮水思源、尊老爱亲的具体行动。我写我心,不仅如此,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圕人堂梦想与实践,2014年5月至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见:梅花香自苦寒来——《圕人堂服务体系“融媒体”》课程背后的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48040.html),从现实功利角度,很大程度上属于无用功,不懈努力是因为,我认为无用之用,实为大用,得益于不少圕人的鼓励与支持,一直在积极“鼓与呼”。

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博名求赞?毫无意义。实际上,大多数场合选择了“隐姓埋名”。我对“图谋”“图谋博客”“圕人堂”的知名度、知晓度等还是有较为清晰地感知与认知的。对我的评论,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是评论为“太清闲”(也许内涵很丰富),也无需辩解。我做的无用功,很大程度上属于“慢功“或“隐性功”,实际上并非一无是处、毫无用处。为什么能够持久地做无用功?其中一个“看得到”的原因,我能感受到这是有潜在社会效益的,是值得的,比如图谋博客二十年,无论是在哪个平台,可以说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阅读人次算是比较高的(科学网博客总排行,图谋博客名列24位)。

 

编辑:图谋

封面及文内图为圕人堂成员biochem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

为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交流群

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圕人堂LibChat”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272.html

(0)
上一篇 2024-09-04 09:58
下一篇 2024-09-04 10:05

相关推荐

  • 稻盛和夫《心》这本书,给每个人一把打开幸福人生之门的钥匙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好书—— 稻盛和夫先生的《心》。 这篇文章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心根、心灵、本心 01.心根 稻盛先生分享了自己在经营企业时,对下任领导者的选择,看他是否合适最关键的一个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 他说: “不管一个人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表现出“只为自己”的野心,我都会敬而远之的,我所推举的是多少有点愚钝,但既谦虚又勤奋的好人。” 有的人尽管原本具备高尚的人格,但在获得成功后,傲慢起来,难得磨练好的人格,却不能维持,结果走向没落。 那么,什么样的…

    2024-04-13
    00327
  •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年终了,总感觉该留下些什么,才觉得过去的这一年是鲜活而立体的,仿佛只有这样,时间的痕迹才不会悄然而逝。频繁记录生活,只为让回忆变得更加具体,记录,本身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偶尔翻看旧记录,会感叹当年的自己原来是这样去思考和生活的。那些或深或浅的心绪,就像阳光下的尘埃,被光轻轻照亮。 昨天书友们陆陆续续分享了这一年的读书感悟(?征集丨用一本书,来形容你的2024(有福利相赠),征集持续到1月4日),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更好自己的路上前行,并不是说一定要追求读多少本书,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一…

    2025-01-02 读后感悟
    00359
  • 我的2024读书报告|今年读了76本书

    hello,这里是姗姗的小镇? 这几天进行我的2024年度复盘,在阅读这一项上:今天共读了76本书。 ‍ 没有去看这个数字之前,总觉得今年的阅读量不够,还有很多碎片时间都没有利用起来,但总计下来,76本这个数字还是惊到我了~! 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阅读,尽管我的工作是和阅读相关的,但我想,普通人只要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去读书,一年也是可以读20~30本书。   阅读给我带来了无尽向上生长的力量,今年我特意观察了自己的一些变化,很多认知和思维上的转变真就是书籍带来的,由“知”影响“行”,然后…

    2024-12-20
    004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