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悲惨世界》到了第二部分的时候,情节惊心动魄,处处透露着人间的苦难,却又充满着希望。

这篇文章,我用了书中形容青年时期马吕斯窘迫生活的一句话作为标题:

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很多人会因为苦难而潦倒一生,但总有一些人,他们不会被苦难所打倒。相反,他们会因此变成一个坚韧而稀有的人。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了悲惨世界中段的劳苦大众,究竟是如何面对苦难的。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目录快览

01

任何时候,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是任何时候。

现实世界往往比小说更荒诞离奇,因为作者起码是根据逻辑来书写的。

沙威带着一个巡逻队在夜晚追捕冉阿让珂赛特,后者就如同陷入罗网的野兽。论人数,他们比不过;论路况,他们很陌生。

两人在一堵墙下呆住了。

冉阿让是能逃走的。因为他在监狱中已经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可以徒手从两堵墙连接处的直角里,一直跳到六层楼。——就像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跑酷一样。

可是珂赛特不行。她8岁,还不会爬墙。

正如书中所说:任何紧急关头都有它的闪光,有时会叫我们眼瞎,有时又叫我们眼明。

这时候,冉阿让看到了这个胡同里有一根路灯柱子。那时候的路灯,上下是用一根绳子来牵引的。

于是,阿让飞快地解掉绳子,绕过珂赛特的身上,好将她安稳地脱离双手驼在背上。

当他们刚好到了墙头,滑下去时,听到了沙威大声命令搜罗人的声音。

冉阿让下决心要带珂赛特脱离困境,不管当下如何绝望,他从来不会灰心意冷。

许倬云在《往里走,安顿自己》里说:面对苦难,面对迷茫,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艰难时沉住气,默默蓄能,总能熬出人生的甜。

我很喜欢这四个字:柳暗花明。我也相信这四个字。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02

只要往前走,就会有希望。

冉阿让和珂赛特即使安全从沙威手里逃脱,也是没有什么前路的。因为他们在与那时候象征正义的警察局对抗。

但不怕,只要往前走,总会有希望。

他们跳下墙的地方,正是一所修道院。这修道院不允许任何男人进去,因为它代表着宗教。

至于为什么,雨果用了长达40多页整整一章节来说明。

简单来说,如果有男人进入修道院,就会被判入监牢。

这个地方很危险,但如果冉阿让能够落脚,那沙威绝对不会找到这里来。

冉阿让当市长时候种下的花,结果了。虽然是无意,但却是因。

这花就是,他们遇到了在修道院工作的园丁,这园丁,正是冉阿让之前从马车下就出来的割风爷爷。

割风爷爷收留了他们。但怎么留下来,仍然是个难题。

为什么会有时间?因为这一刻与前一刻不一样啊,对不对?所以我们才要往前走,总不能因为看不到光亮就停止不前。

歌曲《追梦赤子心》里有一句歌词,很喜欢: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是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勇敢向前。

之后,冉阿让即将面临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刻。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03

不怕死的人,命运又岂能奈何得了?

修道院里死了一个修女,但是这死者生前的愿望却是希望自己能被埋葬在圣坛祭坛下的地窖里,而不是政府的公墓里。

然而,这种行为却是当时警务条例所不允许的。

说来也可笑。当时很多人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社会却对此视而不见,和一个死人过不去。

割风爷爷和院长谈好了条件。割风爷爷和他的兄弟(也就是冉阿让)负责解决空棺材不被发现运去墓地下葬,修女就可以安全地如愿埋藏在祭坛下,事成之后,他的兄弟可以来修道院和他一起生活。

所以,冉阿让让割风把他钉在棺材里。到了下葬的时候,割风爷爷把埋葬工人灌醉,然后阿让就可以出来了。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几个小时。

阿让曾经在监狱里5次越狱,自然学会了在没有空气的地方找空气。

过程很顺利,但是,当他们到达墓地时,最可怕的一幕发生了。

埋葬工人换成了一个陌生人。以前的死了。

那人一直在替别人挖掘坟坑,也终于挖开了自己的坟坑。

割风情急之下,拿掉了这工人的出门卡片。若没有这卡片,不光出不了大门,而且要罚15法郎的罚金。

然而,这工人家里有7个孩子需要养活,所以他赶快回家去找卡片。

就是这个时间,割风打开棺材,奄奄一息的阿让终于重见天日。

阿让是知道靠割风所说的灌醉埋葬工人不靠谱的,但他仍然“慷慨赴死”,不带一丝犹豫。

那是因为他无路可选。那是因为他极强的求生欲。那是因为他内心对珂赛特的一种养育责任。

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对人来说,最深的黑暗是什么?就是死亡。

冉阿让双脚踏进死亡的大门,却拼出了活着的阳光。

这样的人,命运无可奈何。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04

对穷人来说,没有生活,只有生存。

这部书里,有一个昙花一现的小角色,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这角色,就是差点让冉阿让在棺材里一命呜呼的埋葬工人格利比埃

纵然他只出现在墓地埋葬这一个情节,雨果还是给了他一个姓名。因为他代表着底层劳苦大众。

这个人是埋葬工人,但是梦想却是当作家。

他的家里没有家具,堆满了破烂。床是草铺的,桌子是方砖,养育了7个孩子。

他的父亲炒股赔了,他也只能放弃搞文学的希望,来当埋葬工人。

他不喝酒,因为要省钱养家。

他除了在墓地给死人填土,还帮一些人写情书。

“我早上写情书,晚上挖坟坑。土包子,这就是生活。”

割风孤身一人,纵然也贫苦,但他没有养育别人的义务。格利比埃就不同了,他不得不一边维持生存,一边望梦想而叹。

书中有一个地方让我很感动:格利比埃原本对割风说话非常不客气,甚至还有些高傲尖酸刻薄。但当他听到自己的卡片丢了,而且有可能要为此付15法郎的罚金时,他对割风说了这样一句话:

“您救了我的命,乡下佬。”

他用了您。

而割风也由此生出了一些优越感,答:“你快滚蛋。”

对穷人来说,还有生活吗?真的有生活吗?

我只能说,当温饱都不能被满足时,没有生活,只有生存。

但格利比埃还心存着明光,他没有抛家弃子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为了他所谓的“生活”,身兼两职,用劳动换取报酬。

我想,格利比埃值得在这部书中有一个名字。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05

年轻时候的苦难,很多时候是慈母。

我不是歌颂苦难。但我一直觉得,经历过苦难而达成一定成就的人(或者说没有成就),是高贵的,坚韧的,伟大的。

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多经历一些苦难,其实是好事。

要说到这部作品中的主角之一马吕斯了。

小说的结尾,马吕斯和珂赛特成为了情侣,冉阿让去世。

马吕斯的父亲是被拿破仑授予军衔的上校,而他的祖父是一个保皇党。

他5岁时,母亲去世,祖父把孙子接过来抚养,而且禁止他的父亲去看望马吕斯。

17岁,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他的祖父挺富裕的,马吕斯是可以继承家产衣食无忧的。

但是他后来知道了父亲的故事,了解了滑铁卢战役,开始崇敬父亲。

于是,有些老套的故事情节:马吕斯离家出走,决心找到当初救父亲的恩人,帮助父亲实现一些未完的心愿。

他交了一些热衷革命的朋友。朋友们要借他钱,他不要。

生活上的苦,他可以忍受。一块排骨吃三天,第一天吃肉,第二天吃油,第三天啃骨头。

但是精神上的苦,他无奈。这是一种有关尊严的东西,比如为了生活费的失眠,没有休息日的工作,破破烂烂的衣裳,别人的捉弄、傲慢、嘲笑,还有没有希望的前途......

青春是很好的,但是贫穷已经把马吕斯折磨成了另一番样子。

这种样子,我们常常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比如一些大山里与年龄不相称的过早的成熟和羞怯。

如果马吕斯生在中国,必然会用这样一句话来鼓励自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马吕斯未曾知道这句话,但他把苦难当做了一个战场。

你折磨我,我就想办法去面对。

雨果说:通过苦难,意志薄弱的人能变得卑鄙无耻,坚强的人能转为卓越非凡。

马吕斯正是后者。

通过朋友介绍,他自学了德语和英语,很勤劳,有恒心和志气,成为一家书店里低微而有用的人。

雨果没有偏袒穷人,他这样形容:低微而有用。

他写书评,翻译报刊资料,帮人写人物稿,每年也能赚700法郎。

至于生活上,他的花销只为了满足:衣能蔽体,食可果腹。

早饭,喝一杯热水;午饭,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晚饭,到小餐馆吃一点肉和蔬菜。

度过了3年窘迫的日子,他慢慢才有了一些存款,也成为了一名律师。

为了活下去,他做一切能够赚钱的事情,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技能,除了借债。

苦难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双脚要迈进荆棘丛里,然而,他的头却伸进光明里。因为,他有自由的工作和高尚的思想。

我也常羡慕那些家境优渥的孩子,甚至会因为他们的穿着和某句话某些见识,而判断他们比我过得好。

有很多年,我只能对讲述大山、穷困人生活的电视剧、书籍共情。

我从来没有看过网文,因为我知道那些天降奇迹因为某个人而逆袭的故事,从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家庭的贫困,狭窄的见识,对事物和周围人带有偏见的评价,甚至直到我在城市里定居下来,也常在生活中表现出星星点点。

我曾一直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那些生下来就在罗马的人,是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

由此,我一直抱有一种宿命论。

这是一种历经很多年奋斗努力却仍然一无所成而被迫接受自己现状的理由。

但到此刻为止,我突然无比感谢我经历过的一切。

上学暑假时跟父亲去卖西瓜,被火热的太阳晒得黝黑甚至灼伤的皮肤;高考复读仍然只考上了大专;大学毕业时一个人拎着箱子在偏远的地区走十几里路拜访客户;33岁裸辞读书写作,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成绩之后被网络攻击......

这些经历曾经是我自卑的来源,是我想要放弃的借口。但现在,它们是可贵的,是能把我本柔弱的意志引向更加发愤的道路上去的。

当我时隔2个月又一次翻开马吕斯这一章节时,看到雨果描写他经历过的坎坷和潦倒时,再回想自己的经历,真不算什么。


在第二部里,我读过的所有书中最恶毒的角色,无非是德纳第了。他的妻子和他一样恶毒。

在第一部里,他们虐待小姑娘珂赛特,阿让好不容易带走了她,后又遭到沙威追捕。

兜兜转转,阿让还是因为善良,又一次遇到被贪欲占尽的恶霸德纳第,当然,这部里面,他化名为容德纳特,敛财的手段简直毁三观!

不想写太多关于这恶人的内容,因为正义终将战胜一切。

这个译本很好,有大量名词、形容词、类比出现,读起来颇有大河向前奔涌的壮观和力量。

比如在「枝叶繁茂」这个章节里,描写阿让居住的这个园子时,有这样一段话:

园艺已成过去,大自然又回来了。杂草丛生,在一角荒地上争荣斗胜。万物在此欣欣向荣,如在家园。(明明是荒芜破旧的园子,却写了欣欣向荣的万物做对比)

树梢低向青藤,青藤攀援树梢,藤蔓往上援,枝条向下垂,在地上爬的找到了那些在空中开放的,迎风招展的屈就那些在苔藓中匍匐的,主干,旁支,叶片,纤维,花簇,卷须,嫩梢,棘刺,全都掺和、交绕、纠缠、错杂在一起了。(我想到了老家山坡上带藤蔓的野草植物,像是第一次认真剖析。我很喜欢名词,觉得名词很美。就像是这些:主干,旁支,叶片,纤维,花簇,卷须,嫩梢,棘刺)

 

这花园,像森林那样幽暗,像城市那样热闹,像鸟巢那样颤动,像天主堂那样阴暗,像花束那样芬芳,像坟墓那样孤寂,像人群那样活跃。

到了花开的季节,这一大片树丛草莽,在那铁栏们后四道墙中随意寻欢,案子进行着普遍的繁殖,并且,几乎像一头从曙光中嗅到了漫山遍野求偶气息的野兽,感到暮春三月的热流在血管里急走沸腾,猛然惊起,迎风抖动头上披纷茂密的绿发,向着湿润的地面、剥蚀的雕像、楼前的破落台阶直到荒凉的街心石,遍撒着繁星似的花朵、珍珠似的露水、丰盛、美丽、生命、欢乐、芬芳。

 

代数可运用于云层,日光施惠于玫瑰,任何思想家都不敢说山楂的香气于星群无涉。

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书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写作的观点:

一个作家如果是行家而不是匠人,如果是一个财富的创造者,而不是只知道像嚼口香糖那样一味从生活中吸吮安乐的庸人,那么他就不应当忽视任何可以开阔他视野的东西。

雨果写上面这段话,如此生动,形象,有画面感,这么大一段,只是为了形容这个荒芜的园子。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如果你读过这段,必然会读到后面雨果突出的一个观点: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联动齿轮,甚至小到一个苍蝇,一滴水,也可能影响整体的运行。

一个好的作家,必然是深谙所有能够开阔视野、丰富情节的事物的。比如建筑,诗画,园林,植物,科学等。

第二部的结尾相对第三部的悲壮来说,很美,看到这里的读者,可能都会嘴角上扬微微一笑。

她转过头去,并且立了起来。

果然是他。

......

“您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吕斯,”他说,“您呢?”

“我叫珂赛特。”

明天写第三部书评,很喜欢第三部的结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017.html

(0)
蔷薇书屋的头像蔷薇书屋
上一篇 2024-05-06 16:03
下一篇 2024-05-06 16:1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小说史简表(2稿)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最后,是史家著录的开始。 源头 神话传说:《穆天子传》《燕丹子》 寓言故事:《庄子》中的寓言,《韩非子》内外储说及《十过》篇等几乎就是早期小说,情节细腻生动。《孟子》《战国策》 史传:《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史传作品为小说家积累了人物塑造等经验,提供了诸多故事蓝本。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1.地理博物类: 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博物志》 2.鬼神怪异类: 曹丕《列异传》,干宝《搜…

  • 稻盛和夫《心》这本书,给每个人一把打开幸福人生之门的钥匙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好书—— 稻盛和夫先生的《心》。 这篇文章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心根、心灵、本心 01.心根 稻盛先生分享了自己在经营企业时,对下任领导者的选择,看他是否合适最关键的一个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 他说: "不管一个人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表现出“只为自己”的野心,我都会敬而远之的,我所推举的是多少有点愚钝,但既谦虚又勤奋的好人。" 有的人尽管原本具备高尚的人格,但在获得成功后,傲慢起来,难得磨练好的人格,却不能维持,结果走向没落。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领导呢? 就是那些一贯勤奋埋头工作,…

    2024-04-13
    00103
  • 《天堂蒜薹之歌》读后感

    天堂蒜薹之歌读后感一 1986年,山东苍山县农民收获了大约一亿公斤蒜苔。外地到苍山的客户很多。但是县政府各机关都想利用权力捞好处。工商行政管理所提高摊位收费标准,每笔交易都要由他们过秤,借此收取大量的好处费。税务所也借机提高税收定金。交通局对外地车辆严加盘查,简直是吹毛求疵没事找事,提高罚款数额,以便给本单位发奖金。公路段在路口和桥梁等处设立岗哨收取过路费。苛捐杂税的大量增加,必然抬高了蒜苔收购成本,客户纷纷离开苍山。于是,大量蒜苔只好烂掉,当地农民对当局杀鸡取卵、赶走客户的行为非常气愤。他们聚集起…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