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剖析,探讨了这些朝代在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等方面的优劣与演变。

对于这样学术类的读物,我只一直是敬而远之,通过此次拜读,锻炼了我的思考能力,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那些关于政治经济的得失利弊。

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分析来看来看,钱穆先生认为汉代的地方政府结构较为简单,分为郡和县两级,官级少且升转灵活,这使得地方政府能够高效运作。然而,汉代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唐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创了许多新的制度,如科举制、单一税收制等。唐代的中央政府组织也进行了改革,从三公九卿制转向尚书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代的文化繁荣,但国防力量薄弱,尤其是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时显得无力。宋代的兵役制度和国防弱点是其主要问题之一。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皇权进一步集中,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虽然这种变化加强了皇权,但也导致了太监专权等问题。

清代的制度大多沿袭自明代,但加入了满族统治者的私心,形成了部族专制。清代的皇权达到了顶峰,但也因此失去了制约,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人事行政制度的演变来看,从汉代的乡举里选到唐代的科举制,再到明代的考试选拔,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现代公务员制度继承了科举制的精神,强调公平竞争和人才选拔,但仍需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

历史教训与现代启示方面来看,汉代的地方政府建设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而后来的朝代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地方权力被削弱。

现代地方政府建设应吸取历史教训,保持机构精简、升转灵活,同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钱穆先生在书中强调,评价历史制度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不能仅以现代标准来评判过去。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时代的必然性,应该综合考虑其利弊。这种历史观提醒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有更全面的视角,避免偏见。

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之处,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此外,书中提到的许多制度变革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著作,更是一本引导我们思考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经典作品。钱穆先生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制度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我们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参考。

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我们都能总结规律,汲取我们需要的能量和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阿朱,第五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个人简介:

林飞,读书博主,微信读书400+本、4000+小时。

曾担任上市公司商学院高级课程经理,知名图书出版公司主编。

文章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文艺类一等奖、评论类三等奖。

个人随笔集《北京,我终于离开了你》。

2024年6-8月,独自驾驶摩托车骑行9000余公里,穿越中国16省。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记录专属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笔墨之林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135.html

(0)
上一篇 2025-01-01 23:17
下一篇 2025-01-01 23:22

相关推荐

  • 《草图》读后感:这里面暗含很多秘密

    正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我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家像今天这样处于极度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间,但正是这种矛盾使得艺术家们抛掉一切限定去实施自己的责任。 偶然期间,获得一本名为《草图》的艺术样稿。随手翻阅不由地被封面推荐词震撼到,“在一遍遍与草图的摸索亲近中,我突然发现,巨兽设计中竟然有无限的野心,暗藏着很多秘密。”这使得我产生巨大的好奇。 翻开图书,我也试图与草图对话。 这本由著名机械装置艺术家肖迪与联合国…

    2024-09-04 读后感悟
    00215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一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看了个开头就是小豆豆被退学这块。觉得好有趣,也无法判断社会规则和童言无忌之间如何选择。后来开始听这本书被那种明亮的像男孩子的女声吸引了。感觉像听小号。 信心是照亮前行的动力。书中小林老师对小豆豆的尊重,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尊重他自己在粪池中找钱包。对高桥君的运动会裸体游泳。都为了给每个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信心。这世界上最难的不是教育孩子知识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能力成为自己想要做的那种人。 生活的艺术气息。把吃饭做成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吃饭歌。散步时光…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257
  • 小草无事可做:弃绝社交,大女主不需要婚姻

    目下,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选择不婚,甚至选择单身带娃也不要婚姻。这种选择无疑令男性感到不安。 因为说到底,在婚姻中男性得到的福利更多。一百多年来,婚姻家庭生活与男性的事业工作毫不冲突,因为他们不需要怀孕生产哺乳做家务,即使在子女长大过程中缺席也被视为理所当然。 而女性一觉醒,男人就恐慌。 其实,不需要婚姻的女性,一百多年前就有了。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1830年12月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她在家中排行第二。 一般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在更小的孩子出生以后,就处于相对孤独的地位。长子和更小的孩子…

    2024-12-11
    0010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