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剖析,探讨了这些朝代在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等方面的优劣与演变。

对于这样学术类的读物,我只一直是敬而远之,通过此次拜读,锻炼了我的思考能力,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那些关于政治经济的得失利弊。

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分析来看来看,钱穆先生认为汉代的地方政府结构较为简单,分为郡和县两级,官级少且升转灵活,这使得地方政府能够高效运作。然而,汉代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唐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创了许多新的制度,如科举制、单一税收制等。唐代的中央政府组织也进行了改革,从三公九卿制转向尚书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代的文化繁荣,但国防力量薄弱,尤其是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时显得无力。宋代的兵役制度和国防弱点是其主要问题之一。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皇权进一步集中,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虽然这种变化加强了皇权,但也导致了太监专权等问题。

清代的制度大多沿袭自明代,但加入了满族统治者的私心,形成了部族专制。清代的皇权达到了顶峰,但也因此失去了制约,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人事行政制度的演变来看,从汉代的乡举里选到唐代的科举制,再到明代的考试选拔,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现代公务员制度继承了科举制的精神,强调公平竞争和人才选拔,但仍需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

历史教训与现代启示方面来看,汉代的地方政府建设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而后来的朝代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地方权力被削弱。

现代地方政府建设应吸取历史教训,保持机构精简、升转灵活,同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钱穆先生在书中强调,评价历史制度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不能仅以现代标准来评判过去。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时代的必然性,应该综合考虑其利弊。这种历史观提醒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有更全面的视角,避免偏见。

读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之处,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此外,书中提到的许多制度变革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著作,更是一本引导我们思考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经典作品。钱穆先生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制度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我们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参考。

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我们都能总结规律,汲取我们需要的能量和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阿朱,第五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个人简介:

林飞,读书博主,微信读书400+本、4000+小时。

曾担任上市公司商学院高级课程经理,知名图书出版公司主编。

文章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文艺类一等奖、评论类三等奖。

个人随笔集《北京,我终于离开了你》。

2024年6-8月,独自驾驶摩托车骑行9000余公里,穿越中国16省。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记录专属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笔墨之林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史方知我是我——《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135.html

(0)
上一篇 2025-01-01 23:17
下一篇 2025-01-01 23:22

相关推荐

  • 一口气读了5本文学批评,我的4点收获!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集中精力读了一批文学批评的书籍,其中包括:李建军的《不成样子的扯淡》、唐小林的《当代文坛病象批判》、王鹏程的《或看翡翠兰苕上》、张立群的《另一种诗歌批评》、杨光祖的《回到文学现场: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这些文学批评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读这些批评,仿佛像经历过一场漫长而又痛快淋漓的灵魂、精神与思想的洗礼和刺激。 以前,也断断续续读过一些文学批评,包括以前比较推崇的张定浩的《批评的准备及其他》,以及当年出版的“火凤凰批评文丛”以及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等…

  • 读书甚少但睡眠充足的一天

    今天早上七点多醒来,知道昨天史部集部两种书都没有读完,所以打算起来看书。结果又有点困,就定了30分钟闹钟继续睡,后来睡了一个小时,该起来上班了。早上大概也许看了两页书,后来中午本来应该多看点书,后来又趴在沙发上睡着了,起来双臂都麻木了。 还有四十分钟下午上班,就看几页《漢書》,“律曆志下”一开始近乎天书,后来想想,似乎也能隔靴搔痒懂一点。无非是写几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古人是真厉害啊,古代因为是农耕社会,天文历法为农业服务,也很重要。所以那时候的“天文学家”“历法专家”(二者大概率是一家)对天象观察极细微。 …

  • 沈从文《边城》精彩书评/读后感:简约与克制铸成的悲剧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篱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这样的情景中,又有谁的心能不被那一萧忧伤“吹得柔软”了呢?一派山水旖旎,是啊啊,房后是山,屋前是河,放眼望去,或者也用不着放,就是满崖的看得熟熟的虎耳草。还有一个懵懂的天真少女,和祥的爷爷,加上一对爱着同一个人的兄弟。这样满是冲突茬口的关系,无处可寻的景致,怎样轰轰烈烈地爱一大场——就如翠翠的妈妈,我想——都不为过分吧?兄弟反目成仇,祖孙因婚姻反目——史上这样的记栽不少。——但沈从文却偏偏没这么写。他大可以像沙翁一样,说翠翠的父母的死,是天保的家…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