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5月28日上午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将在青岛书城一楼举行

我们一起了解孔子

就从这本书开始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活动主题

刘耀辉《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

5月28日上午10:00-11:30

活动地点

青岛新华书店书城1F

活动参与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注意事项

活动当天,任意购买活动图书即可活动内场券一张,凭购书小票至服务台领取。
活动当天,9:15开始入场,活动开始之后禁止入场,请读者朋友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嘉宾

刘耀辉 青岛科技大学文会学者特聘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高建刚 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诗人

徐 妍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连建军 青岛出版社总经理

梁唯 青岛出版社儿童文学中心总编辑

 

作者介绍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刘耀辉,学者、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青岛科技大学文会学者、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少年成长小说《野云船》《山有扶苏》《少年王阳明》、短篇小说集《飞吧,黑居易》等。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2020“我最喜爱的童书”提名奖等,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年度重点扶持项目。

 

 图书介绍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少年读论语》是专门为青少年撰写的解读《论语》的普及读物。

作者在深入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历时三年,对《论语》进行了独到的诠释和解读,最终以精彩的故事和浅白的语言呈现出来,为广大少年走进《论语》提供了一个恰切、便捷的门径。
本书打破《论语》的章节结构,把《论语》里的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史记》《左传》《孔子家语》等书中的有关记载,按照主题将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经历、思想、人格精神用一个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故事讲述出来,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论语》的思想精华,引领青少年更好地领略圣贤的人格魅力和深邃思想,从而获得精神启迪和教育。全书文字浅近易懂,有学术的高度和深度,却无学究气味;既轻松有趣,又耐人寻味。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4699.html

(0)
上一篇 2023-05-22 22:41
下一篇 2023-05-22 23:03

相关推荐

  • 《越南密战》:我从这场征战中走出

    读书读史读自己,细读描述自己亲身所见所闻的文字最让人动情,让人回思不已。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是当代中国和越南关系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越南人民的抗法救国独立战争,随后又曾作为中国顾问团的一员,亲身经历了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战役期间中越两国相互支援、共同奋斗的战斗生活。《越南密战》(初版书名为《秘密征战》)一书描写的正是这段历史。我有幸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从作者的采访开始,一直到书稿摆到案头。原以为战争烽烟远去,尊敬的首长陈赓、韦国清、罗贵波、梅嘉生……还有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等渐…

    2019-11-19
    00137
  • 纪念叶嘉莹:与诗词相偎着,她走过了漫漫一生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诗词伴随了叶嘉莹的一生,也陪她度过了许多人生困厄的时刻,让她“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对她来说,“生命的感发”是她研究古典诗词的核心,也是她“终身热爱诗词,虽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 在叶老逝世之际,央视新闻《夜读》用她最爱的诗词,以怀故人。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公众号) 叶嘉莹讲杜甫 李白是了不起的一位天才,但他的诗多半是从自己出发的;杜甫不是这样的,他真的是深入生活,关心大众。他能够体验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的…

    2024-11-25 图书资讯
    0094
  • 《大师巨匠:西南联大1937-1946》温暖上市:当代青年迷茫时刻的启蒙之书

    这是一种前赴后继、弦歌不辍的赓续传承。这群拒绝被时代挟持的教授和学子,一路播种,也一路收获,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他们以良知为明灯,穿越历史的迷雾,照见光明的未来。在国破家亡的生死关头,三校开启了史诗般的南迁之旅,先落脚长沙,后移至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教育文脉得以延续。

    2022-07-03
    0010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