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大热作品《品三国》中,评价曹操说:“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剧性的人物。

“所以,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恶的,所以我不称他“英雄”而称他‘奸雄’。”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鲁迅先生对于曹操的评价没那么多的字眼,只是集中一点上:“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以上是基于曹操的能力和对历史作出的贡献上作出了最高褒奖,但这毕竟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未必是真实的曹操,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事都有他的两面性。

人也不例外。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东晋中期史学家孙盛写的《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公元189年,他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从小道逃归乡里。

董卓知道后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途中曹操投宿到好友吕伯奢家,半夜听到响动以为对方对自己有图谋,于是半夜杀了他一家,面对朋友的责问,他悲凉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后迅速逃离。

后来《三国演义》中杜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曹操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再也下不来。后晋桓温评价说:“两句言语,叫万代人骂道是;虽不流芳百世,亦可遗臭万年。”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心中有愧,面对好友的质问,曹操以此用来自我安慰和安慰好友。这句话也从侧面表现了曹操一个最大的特色:真实。

短短一句话,曹操就彻底将自己所想全都展现了出来,目的就是告诉全天下人,人是我杀的,我心头担心的就是这样,我这个人就是不要天下人负我,怎么着吧?

这是一句比较让人震撼的话,除了曹操外,还真没有人这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疑问,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奸雄、英雄、枭雄,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曹操呢?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这个问题易中天先生在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曹操》中给了我们答案,从浩如烟海的正史与众说纷纭的野史中跳脱出来,以一种“立镜子”的办法展现出来。

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里,与曹操关系密切的人——关羽、荀彧、郗虑、华佗和神秘的女主,就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他复杂性格中的某一面。当这些人渐次凋零,镜子悉数破碎,最真实的曹操也迎了他人生的结局。

35岁的曹操碰上了东汉最乱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曹操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本以为靠着一腔热血足以改变乱局,为此他亲自潜入张让(灵帝朝"十常侍"之一)家准备刺杀。

“你是谁?”

“曹操。”

“你是什么人?”

“诗人。”

“呵呵!”

“那你说,我是什么人?”

“病人。”

“我会有病?”

“当然。”

“为何?”

“表卫不固。”

“那又如何?”

“会打喷嚏。”

“打又如何?”

“行不了刺。”

“怎么,我是刺客?”

夜色朦胧,星汉灿烂,万籁俱寂。

没有人回答他。

远处传来不知谁写的歌。——《序章:你是谁》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易中天先生虽没明说刺客就是曹操,但一个热血青年,为了大义,刺杀张让的侠客形象就此树立了起来,虽说这次刺杀任务被张让发觉,但曹操依然手舞着戟越墙逃出。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曹操文武兼备,还很热血。

后来,在董卓进京的那一刻,整部小说开始走向了高潮。

董卓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这一刻,曹操依旧是热血的,他“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这是作为东汉王朝热血青年的曹操,为挽救彼时千疮百孔的东汉王朝做出的第一次努力。为此,他亲自率领大军和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却因为实力悬殊,他失败了。

而被他寄予希望的十八路联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这一刻,热血青年曹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靠他人不如靠自己,基于这个认知,他走上了一条有去无回的英雄之路。

他替千疮百孔的东汉王朝征讨四方。

图片

所谓征讨四方,必然会有流血牺牲,会有阻碍,有对手,书中最值得一读的便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这其中为了自身根本利益,为了东汉王朝,曹操与袁绍这两个昔日的朋友终于兵戈相向。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来袁绍靠着自家巨大的影响力,先后取得了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

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势力不如自己的曹操。

相比袁绍,曹操处于劣势。但年轻的曹操懂得分析客观条件,懂得知人善任,懂得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最终扬长避短,用了一种几乎不可能赢的战术,让胜利的天平向着自己倾斜。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战胜了人生中最大的敌人——袁绍。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这一刻的曹操是得意的,是骄傲的,是英雄曹操。

这个时刻,那一面面的镜子纷纷登场,关羽、荀彧、郗虑、华佗和神秘的女主一一展现了曹操藏在心头的野心。

他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在平定北方后,他一脸得意的将目光看向了南方,妥妥的奸雄嘴脸。

在他53岁时,他开启了人生第二场意义非凡的大战——赤壁之战。

不败的曹操败了,败得很狼狈。曾经的得意,一统天下的意愿,在赤壁这个地方似乎都没有了,天下似乎也不是自己说了算,那个叫刘备的对手,还有那个叫孙权的人能力并不输给自己。

这次失败,让英雄曹操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

他似乎从来不掩饰自己。

热血青年、英雄,奸雄、没关系,哪怕是奸贼又怎样呢?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61岁的曹操被东汉的皇帝册封为威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昔日种种的努力,到了这一刻,终于画上了句号,什么英雄、什么奸雄,我都不屑,为了子孙后代,我就是做一回奸贼又何妨?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除了上面所述,书中还展现了曹操温情的一面。曹操临死的时候说:“我这一生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说子休如果哭着闹着跟我要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但使得我们看到了作为奸雄、英雄、奸贼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份柔软。

从时代背景来看,他必须要奸诈、要冷酷、要反复无常,才能在乱世之中存活,这也是他为何能被人披上各种外衣的原因之一。

但抛开这三个身份,他也只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年迈的老人,心疼自己儿子的同时,也爱惜自己的妻子,儿子为了他死于战事,那份痛苦和妻子是一样的。

在《曹操》中,易中天先生很好地写出了曹操真实而又模糊的一生,这个人既热血,又善变;既想做英雄,却又拥有奸雄的面孔;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如此复杂多变的人,最终却回归了真实,我只是一个历史人物而已,仅此而已!


每周好书

《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

《曹操》

易中天 着

果麦文化

(以上图文均由果麦文化提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曹操》:还你一个真实的曹阿瞒》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4134.html

(0)
上一篇 2023-05-09 12:23
下一篇 2023-05-09 12:36

相关推荐

  • 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7月12日,由微博读书、刺之花文化和磨铁图书联合举办的“刺破孤独——《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由于疫情期间作者和读者无法见面,他们用这种别样的方式做了一场签售会。作者李尚龙与嘉宾们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对孤独的理解和感悟,为屏幕前的读者带来一场充满火花的知识盛宴。

    2020-07-13
    0081
  • 一个人的《夜游》,一代人的夜晚

    《夜游》读者分享会  张翔/摄 12月23日下午,少数人的夜晚——《夜游》读者分享会在武汉中心书城八楼的江汉书院·24小时书店举行,湖北省作协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武汉文学院院长张执浩,武汉文学院首届签约专业作家林东林与该书作者李黎一道,和读者面对面分享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以及那些关于夜晚的故事。 李黎为南京人,此次分享的作品《夜游》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他14篇以夜晚为叙述背景的短篇小说。小说聚焦都市男女的生活日常,以人物为圆心,夜色为半径,勾勒出一个包含着婚姻、病痛、友情、爱欲与…

    2023-12-28
    00104
  • 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骆玉明教授以千古奇书《世说新语》为底本,解读时纵览正史、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典籍资料翔实而权威,构建出文、史、哲的广阔视野,又考察胡适、鲁迅、陈寅恪、李泽厚、田余庆等近当代名家的论述,进一步延伸了与《世说》相关联的经典话题。

    2020-06-19
    005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