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1939年的初春,北方的寒气依然凛冽,年轻的音乐家冼星海一夜未眠,白天听到的一首诗在他的脑海中一遍遍浮现: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这首诗叫黄河吟,创作者是战地宣传工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诗里的字,像疾风骤雨,击中了冼星海的心。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青年光未然(左)与冼星海

经过六个寒冷的夜晚,在昏暗的窑洞里,冼星海在原诗基础上多次修改,最终成稿60多页,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总谱

《黄河大合唱》像战鼓、像号角,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奋起抵抗,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它像狂风一样传遍延安,继而是边区、华北,直至全中国。当时有报纸这样评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而这首歌,也深深地烙刻在一个8岁幼童的心中。他,就是后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工作者——刘兴诗

一个人把一首歌记了85年

1937年,在南京五台山小学读一年级的他,侥幸逃过南京大屠杀的魔爪,成为抗战难童,流离失所。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说自己对这首歌有着特殊的理解和感受:

“这首歌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它教会了我们恨——对侵略者的恨;也教会了我们爱——对祖国大地的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刘兴诗落泪回忆南京大屠杀幸存经历

斗转星移,《黄河大合唱》已经唱了85年。85年来,在刘兴诗的耳中,《黄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如同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传递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而在2024这个春天,已经93岁高龄的刘兴诗,终将儿时的这首歌落在了纸上。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当年诗人光未然面对壶口瀑布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挥毫泼墨,创作出激励人心的《黄河吟》。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熟悉的旋律,而黄河5464公里,一定还有更多的故事供我们中华儿女歌唱、吟诵、传承……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黄河上源

在过去70余年的地质工作中,刘兴诗不止一次地到过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处处都留下了他考察的身影。刘兴诗在繁忙的科考工作之余,把搜集整理到的黄河故事写了下来,想讲给千千万万个孩子听。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写一部书开启一场跨越1500年的“寻根之旅”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代表作,记载了古代大大小小的河流,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华母亲河——黄河。刘兴诗在厚厚的典籍中寻找黄河的身影,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将数千年来的黄河故事娓娓道来,写成了《少年读水经注》(黄河篇),让孩子轻松了解黄河的前世今生。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少年读水经注》

今天,孩子们不仅能够在这套书中领略壶口瀑布的雄伟,还能跟随地质学家刘兴诗一起,揭开瀑布裂点、三月桃花汛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奥秘。而这样的解读,在黄河流域各个重要节点都会映入眼帘——高原湖泊、星宿海、若尔盖草原、九曲九弯……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刘兴诗结合古籍记载,解读了黄河18个地理单元、12种地质地貌奇观、30处壮美风光。地质学家讲黄河,少不了科学元素、地理启蒙精神,这会让小读者获得全新的自然科学视角!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在这套书中,刘兴诗沿着黄河探索仰韶文化、二里头遗址等中华文化瑰宝,依次贯穿兰州、潼关、洛阳、开封等25座关城,还解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流砥柱”“泾渭分明”等50多则历史文化常识,开启的是一场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刘兴诗详细解读黄河流域主要出土文物

了解黄河,地图所带来的空间感和想象力必不可少。

这套书用2种地图解读黄河的走势:地理示意图可以让孩子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黄河的位置;某一地区河流和周边山川则采用局部手绘地理图,更直观地表示多种地理关系。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这注定是一场穿越时间、空间的神奇旅行,黄河水像歌声一样呼应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春天来了,

黄河上游冰凌融化,

大河奔腾而下,

诞生85周年的《黄河大合唱》

被时代赋予更豪迈、更激越的旋律。

让我们一起高歌,

去探索高山之巅的大河源头,

感受蜿蜒伸展的雄浑豪迈,

欣赏河海交汇的旷世美景吧!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24858.html

(0)
上一篇 2024-04-08 22:54
下一篇 2024-04-09 21:02

相关推荐

  • 新书快报:《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创新》

    作者:宁宇,邓杰,杨光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2096885 出版时间:2024-09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其次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进行讨论和探索。本书通过对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围绕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服务方式、工作模式等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总结现代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新…

    2024-09-26
    00559
  • 《宫本武藏全传》 一代传奇“剑圣”的不朽传奇

    宫本武藏,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日本战国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其传记《宫本武藏全传》近日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全传将目前在宫本武藏传记作品中广为流传的吉川英治及小山胜清的经典版本合二为一,成为目前市场上宫本武藏唯一的完整版传记。 《宫本武藏全传》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作者:吉川英治 小山胜清 家喻户晓的日本剑道的传奇 宫本武藏1584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逝世于1645年,是江户时代初期的兵法者、剑术家,亦是书画艺术家。宫本武藏的一生处于丰臣秀吉统一天下到德川封建制度的成熟时…

    2019-11-15
    00383
  • 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7月12日,由微博读书、刺之花文化和磨铁图书联合举办的“刺破孤独——《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由于疫情期间作者和读者无法见面,他们用这种别样的方式做了一场签售会。作者李尚龙与嘉宾们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对孤独的理解和感悟,为屏幕前的读者带来一场充满火花的知识盛宴。

    2020-07-13
    0042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