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女遗珠之作《漫长的告别》温情上市,倾心记录陪伴父亲的最后十年

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女遗珠之作《漫长的告别》温情上市,倾心记录陪伴父亲的最后十年

书名:《漫长的告别

著译者:[美]帕蒂·戴维斯 著 黄瑶 译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我们的国家迫切地需要慰藉与安抚,需要一只引导的手和一个令人安慰的坚强声音…… 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们这些。我的父亲是沉默的。那个正占据着美国总统办公室的人并不知道如何安抚一个沉浸在悲痛中的国家……

近日,《漫长的告别》由天地出版社温情推出,本书讲述了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患阿尔茨海默病期间与家人相伴最后十年的点滴,作者是里根最小的女儿帕蒂·戴维斯。本书特邀擅长文学翻译的译者精心重译,将亲人间的温情与细腻柔软的力量氤氲纸上。

全世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因他而改变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每3秒就有一位痴呆患者,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2亿。其中,有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27年前,人们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毫无概念,这种状况因里根而发生了改变。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众宣布,自己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在这之后,这种疾病通过媒体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里根以自己的知名度唤醒了全世界对这种病的关注,并在1995年成立了里根和南希研究所,专门研究这种疾病,推动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而在这本书里,帕蒂·戴维斯从里根在世的最后几天回溯到1995—1996年,讲述了里根慢慢离开时,阿尔茨海默病给她的家人带来的损失。戴维斯的文笔睿智优雅,字里行间充满哲思。当然,她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生动到令人心碎。

 

与所爱之人道别,更多的是道给他在人生旅途中积攒下来的点点滴滴

《漫长的告别》记录了里根的女儿帕蒂·戴维斯陪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的十年时光,以及童年记忆里与父亲、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时光。

帕蒂·戴维斯原名帕特里夏·安·戴维斯·里根,美国前总统里根最小的女儿,里根与南希·里根唯一的女儿,演员,作家,模特。著有《我的视角》《天使不死》。她的许多文章被刊登在《时代》《新闻周刊》《时尚芭莎》《名利场》《城乡之间》《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上。

帕蒂·戴维斯曾经以叛逆著称,作为最小的女儿她是一位与其父政见相抗衡的知名反战人士,与父亲和家庭几乎决裂。她为了与家庭对抗做出种种叛逆的举动,比如参加反对父亲的集会,就连帕蒂·戴维斯这个名字也是她为了抹去父亲和家族的烙印而取的艺名,大家一度以为她恨透了她的父亲。多年后,当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她重新回到父亲的身边,与家庭和解,与家人一起开启了一段漫长的告别旅程。

在这本日记体的作品里,她巧妙地将父亲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经历与她整个家族的历史、她的童年回忆生动地串联在了一起。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父母的离去时

很多读过本书的读者都认为这是一本温情满满的回忆录,有着治愈的力量,甚至重启了自己的人生。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的关系经常会由依赖变成对抗,接着变成再次试图靠近。理想的家庭关系是彼此独立时能心怀对方,团聚时又能相互陪伴。成长让人不得不离开,成长也让人懂得陪伴。

同时,儿女们总有一天要看着父母离开,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情况。死亡,其实不可怕,人们要学习的是如何适应父母离开之后的生活,就像里根的女儿所说,看到父母的离去才感觉到自己真的独立为人。

这是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关于家庭和陪伴的真谛。

 

从不愿谈及到从容面对的“生死观”

《漫长的告别》不仅记录了作者陪伴父亲的十年时光,同时也记录了从1994年-2004年作者自己的情绪变化:从混乱到坚守,从逃避到接受,从悲伤到平和。让作者意识到生的另一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所以,当至亲终将离去,我们该如何过好拥有彼此的每一天?该如何继续以后的生活?我们应该持怎样的生命观、生死观?本书在记录陪伴的同时,也为每个人重新思考如何正视死亡提供了契机,借此完成一次生死观的自我教育。

 

尽管戴维斯称阿尔茨海默病是“挥之不去的存在”,但她却用爱、忠诚与宽恕之心,令这种“片甲不留”的疾病黯然失色。她真诚又发人深省的表述使她的父亲再一次活了过来,也推动着读者去纪念这位父亲。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女遗珠之作《漫长的告别》温情上市,倾心记录陪伴父亲的最后十年》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女遗珠之作《漫长的告别》温情上市,倾心记录陪伴父亲的最后十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2024.html

(0)
上一篇 2021-04-12 10:01
下一篇 2021-04-30 22:35

相关推荐

  • 《诸葛亮传》:著名历史学家陈文德完整再现诸葛亮的传奇一生

    近日,著名历史学家陈文德代表作品《诸葛亮传》由天地出版社推出,著名历史学家陈文德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生动展现诸葛亮真实而完整的传奇一生。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传奇性人物之一,集智、勇、忠、诚等美德于一身。在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位光辉耀眼的人物:他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王,让刘备从寄人篱下到逐鹿中原,成为一国之主。他运筹帷幄,联吴抗曹,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蜀汉的建立和开拓立下了不世之功。关于他的聪明才智和治国才能,民间更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他不但是未卜先知…

    2019-09-05
    00875
  • 中华文化中空无的影子

    等线《中华文化密码》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本书出自中央党校博导钟国兴之手。书中认为中华文化中到处都有哲学上无、空、虚的影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 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无就是空,也就是虚,也叫作虚空、虚无。有无关系也就是虚实关系,是中华文化中第一对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关系,没有其他任何概念或关系可以与之相比。在西方文化中,虚实关系并没有这样重要。当然,西方文化并不是完全没有虚实关系,但涉及虚实关系一般都不是在世界观的根本问题上,而是在具体问题上。 不为而为 中华文化既然把打通有和…

    2019-12-18
    00400
  • 新书推荐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美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881—2021)》出版

    内容简介 自1881年创立以来,美国红十字会在美国自然灾害、流行病以及世界大战中展开了积极的救援活动,在防灾应灾的教育培训、安全血液提供、生物医疗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美国和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以美国红十字会140年改革、发展的历史为主线,梳理美国红十字会历史上各阶段的活动实践,厘清美国红十字会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重点分析美国红十字会与美国慈善、外交的关系,美国红十字会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其发展的活力和局限性。 本书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研究,激…

    2024-12-03 图书资讯
    0051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