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红色笔迹——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拼音化文字改革在世界上似乎已是大势所趋。新中国成立后,汉字拼音化的文字改革又一次被提上日程。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持反对意见,认为汉字不是机械化的障碍,保存数千年的民族文字是必要的。80年代,我国彻底放弃汉字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一套表示读音的符号系统,而不是独立的文字,这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如今通过当时的信札、手迹,我们还能窥见当年那场争论中一些值得回味的细节。

吴玉章:废除汉字,推行字母化新文字

开国大典前夕,吴玉章对当时中国文字使用混乱的情况表示担忧,主张进行汉字改革,即废除汉字,在全国推行字母化的新文字。吴玉章在给新文字研究家张照的回信中,对其《中国拉丁化定型新文字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有关建议。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吴玉章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吴玉章致张照信札

茅盾:保存数千年的汉字是必要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致函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征求对文字改革的意见。不久,茅盾复信,在充分肯定文字改革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拼音化文字改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他对用拉丁字母拼音替代汉字的意见,提出疑义。他在信中写道:“文字机械化,我是双手赞成的……但此事亦不简单,个人用拼音字母的打字机做笔记等等,其事易为,倘要推广到社会上,比方说,公文、报章用拼音字母,则恐怕要很长时期的准备,或者要到我们孙子的手里才可以试行。而且我又有这样的设想:也许五十年后,由于科学进步,电子打字机普遍了,汉字不再是机械化的障碍,而由于教学法的改进,认为汉字也不像现在那样费时,那么,‘舆论’也许又变了方向,以为保存数千年的民族文字(汉字)是必要的了。”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茅盾

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

叶籁士

今天,随着“国学热”在海内外普遍兴起,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汉字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会去尝试用拉丁字母取代传统的方块字,永远不会遗忘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来之不易的汉字自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8066.html

(0)
上一篇 2024-01-06 21:53
下一篇 2024-01-06 21:59

相关推荐

  • 《武则天传》尘封四十年经典再度再现,迄今最好的武则天传记

    近日,日本著名女作家原百代所著历史小说《武则天传》由天地出版社推出,本书创作历经十一年的时间方才完成。作家原白代也因此书获得了日本“女性文化大奖”。译成中文后,又得到了台湾著名历史小说作家高阳亲自校订,具有极高的史学、文学价值,被认为是迄今最好的武则天传记。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帝王;在中国的女权运动史上,更是一位不让须眉、光耀千古的女性。有人褒她、贬她;有人羡慕她、嫉妒她。关于她的政治生命及宫廷生活,更有种种不同的传说。日本作者原百代集一生的学养与精力,花费十一年…

    2019-02-28
    00735
  • 读透1.5万字的《论语》,樊登花了20年

    文学史上的诸多经典,都是常读常新的,每个时代,都有对《论语》的解读。而《樊登讲论语》最大的特色,是把重点放在《论语》的应用上,讲《论语》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2020-12-01
    00505
  • 说好话,不如好好说话——《历史教你说话》重磅上市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如今各类演讲、沟通、辩论、谈判中的专业技巧古已有之。比如,我们从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中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说话技巧。这放在辩论比赛中,是非常实用的话术技巧。本书古为今用,以史为鉴,是一本适合职场新人、团队领导、创业小白、“社恐”、家长等的话术精进指南。如果你想一开口便能说到对方心坎里,让高情商沟通不再是问题,那就让我们一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经典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和借鉴熠熠闪光的智慧。

    2021-03-04
    004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