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金宇澄个展

2023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繁花:批注本》,批注者沈宏非,排版姜庆共。毛尖说:“老金不响,全凭沈爷做主,批注版的落点,和原著的焦点,有重合也有参差。金宇澄笔下那些很容易被普通读者走马过去的衣,食,住,行,被沈宏非加强出来后,就有了复调的意思。”姚晓华评价批注本是沈宏非和原著勾搭起哄的结果。批注者沈宏非则调侃自己是一名插话人,一介起哄者,接下茬的,一个独自发弹幕的。

2023年8月,和新鲜上市的《繁花:批注本》一起构成了金宇澄文学世界的双重复调的,是他的个人画展“繁花”。

8月8日,“繁花——金宇澄个展”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呈现金宇澄近十年创作的百余幅原作,涵盖其各时期各系列,大部分为首度露面。而《繁花:批注本》在个展上的亮相,在某种程度上,亦成为了「复调中的复调」。

以下报道摘编自“凤凰艺术”。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金宇澄个展”展览海报

“繁花——金宇澄个展”于8月8日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南池子美术馆与云杪文化联合主办,谢晓冬策展,展期持续至10月29日。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金宇澄个展”展厅现场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新鲜上市的《繁花:批注本》在“繁花——金宇澄个展”亮相

 

十年前,金宇澄借长篇小说 《繁花》出版之机,打开另一时空——插图,近乎速写的勾勒上海旧影,与小说形成特别的互文,但他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金宇澄(陆元敏 摄)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个人画册《金宇澄:细节与现场》

 

过去十年间,他创作了一系列从尺幅、题材、媒介到画法各异的复杂图像系统:回忆旧事旧景,幻想和实验让某种可能生长、让不同的事物对话,按上海作家小宝说,金宇澄处理物相的方式“有如爱德华·霍普笔下的纽约,一切很熟悉,但又找不到对应的事物”。

金宇澄身处文学与绘面连接的传统,“左手写作,右手画画”。虽然外界了解他的绘事多从 《繁花》插图开始,但个人绘画经历最早要追溯到青年时期在东北乡下通信的日子,本次展出的《梧桐与无花果》作于1976 年,是目前保留下来唯一一件草稿。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梧桐与无花果 1976年 纸本 9 x 16.3cm

此后三十年,金宇澄调回上海,先后在钟表厂、工人文化宫任职,以小说获奖调入《上海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并无画事,及至为《繁花》配图呈现惊艳。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便是《繁花》插图手稿的集中亮相。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插图 2012纸本水笔 32.2×25.2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插图 2012纸本水笔 35.3×25.7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插图 2012纸本水笔 27.5×18.7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插图 2012纸本水笔 29.5x21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插图

本次展览的另一亮点是金宇澄作品的集中呈现。过去十年,他的绘画作品己近500 幅,尺寸、形态和主题各异,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糅合象征与神秘意味。本次展览精选了其中100余幅,试图勾勒艺术家的创作变迁。

不同于历史、风俗、宗教面面,也不同于为小说服务的注脚配图,这些画作介于写实和超现实之间,充满了“虛幻却真实”的感觉。

一方面,他自由随性的画笔背后,关切的是大时代中人的生存命运与尊严。如《午饭》中对年老力衰者的同情,《理想》中对于人类命运和未来世界的关怀。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午饭 2016年 纸本水笔丙烯 26.2 x 23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理想 2019年 纸本丙烯 70 x 50.1cm x3

另一方面,作品中出现的许多超现实意象,与日常现实世界相互交织。如《伤痕》 《红》《街景》中的“马”,《静安寺》《北风》《一栋欧式建筑》等画面中出现的“手”,这些意象连同《梅花落满南山》《桃花》等作品一起打开了现实与超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红 2017年 纸本丙烯 52 x 38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街景 2018年 纸本丙烯 67.7 x 47.6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静安寺 2018年 纸本丙烯 43 x 29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北⻛ 2022年 布面丙烯 56.5 x 56.5cm x3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一栋欧式建筑 2017年 纸本水笔水彩 44.5 x 34.5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梅花落满南山 2014年 硬纸板丙烯 54 x 39cm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桃花 2019年 纸本丙烯 65.2 x 95.2cm

“无处不在的隐喻、批判与好奇,构成金宇澄作品面面中特有的情意与哲思所在,这些气质和力量,结合语言和媒介实验,日益体现出迷人的魅力。”策展人谢晓冬说,在南池子美术馆这座园林建筑中,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进人到一种奇幻,照见我们的过往和今来。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金宇澄个展”展厅现场

上海、上海故事是金宇澄的创作中心。金宇澄个展“错影”于2023年2月7日在上海艺博展厅展出,与此次在北京的个展“繁花遥相呼应,一南一北,辐射了中国文艺的半壁江山。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错影”展览现场

金宇澄有两副笔墨,一副用于小说,一副用于绘事。

他写《繁花》,自然写实。上海地处冲击平原,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淤泥,淤泥以上也不尽是平旦的马路,曾经有鹅卵石硌脚的“弹格路”。《繁花》故事,大多是淤泥和鹅卵石的故事,偶见繁花,也是淤泥中长起来的花。它不干净,有杂质,有毛边,不是单纯的美丽故事。作者足够成熟,成熟到不必讨好读者的小资情怀。

金宇澄将温情、想象、浪漫、幽默留给了绘画。他的上海视野在绘画中完全展开:建筑、街区、行道树、客厅、阳台、衣架、餐具、衣服、花瓶、乐器⋯⋯他处理上海的物相有点像爱德华·霍普下笔纽约,一切似乎很熟悉,但你找不到确切地址,找不到相应物事。金宇澄是小说家,画面里没有霍普的人物,他用小说家的想象加持,点醒这些影像的生机和趣味:一双从天而降的玉手把高楼揽入怀中,阿进浴室睡在浴红的小马,衣服袖口伸出两只手拨弹乐器,椅座上粗腿缠绕⋯

金宇澄的写作,是严峻的自然主义;金宇澄的画作,是哀伤的都会浪漫主义。这两者并不对立。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

▲ “繁花——金宇澄个展”展厅现场

繁花——金宇澄个展

策展人:谢晓冬

出品人:罗皓菱

主办:南池子美术馆 云杪文化

展期:2023年8月3日至10月29日

地址:南池子美术馆

(北京市东城区普渡寺西巷21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繁花:批注本》与金宇澄个展“繁花”: 一次双重复调》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3568.html

(0)
上一篇 2023-08-18 11:42
下一篇 2023-08-18 12:21

相关推荐

  • 《殷商六百年》六问六答:一部跨越夏商周三代的华夏文明演进史

    伊尹是商朝初年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学术传统认为,伊尹是一位道德极为高尚的辅政大臣,忠心不二地辅佐成汤、太甲。《殷商六百年》对伊尹与成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评价和定位,认为①伊尹本是夏朝的氏族首领,受到夏桀的冷落之后投奔成汤。投汤期间,多次反复,甚至背叛成汤回到夏朝。但是伊尹善于权谋,尽显一代枭杰的本色。最后伊尹联结夏朝反汤势力,与成汤结盟,灭了夏朝。②商朝建立以后,成汤与伊尹形成两头政治,共治天下。③成汤死后,伊尹为了夺权,废太甲,结果为太甲所杀。④伊尹的儿子伊陟也太戊时期的权臣,太戊重用巫咸,撇开伊陟,由此重创了伊氏家族,殷商复得以兴。这些都与传统学术观点略有差异

    2023-03-10
    00784
  • 只为一首歌,唤醒一条河!九旬老人刘兴诗,用笔墨奏响“黄河大合唱”

    1939年的初春,北方的寒气依然凛冽,年轻的音乐家冼星海一夜未眠,白天听到的一首诗在他的脑海中一遍遍浮现: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这首诗叫《黄河吟》,创作者是战地宣传工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诗里的字,像疾风骤雨,击中了冼星海的心。 青年光未然(左)与冼星海 经过六个寒冷的夜晚,在昏暗的窑洞里,冼星海在原诗基础上多次修改,最终成稿60多页,完成了《黄河大合…

    2024-04-08 图书资讯
    00621
  • 景观之上,是生活绘就的无尽诗意——与贾云峰聊新书《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

    近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的新书《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新书面世。随着这本书走到人们手中,这本跳脱思维惯性、创新理论升维、青年情感表达的新书令人耳目一新。在此之际,让我们通过著名城市品牌策划人贾云峰先生的采访,抢先来看作者的独家解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