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7月12日,由微博读书、刺之花文化和磨铁图书联合举办的“刺破孤独——《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由于疫情期间作者和读者无法见面,他们用这种别样的方式做了一场签售会。作者李尚龙与嘉宾们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对孤独的理解和感悟,为屏幕前的读者带来一场充满火花的知识盛宴。

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知名编剧宋方金,知名演员苏青,知名英语教师尹延,知名小说作者秦明,青年作家卢思浩,新精英创始人古典,青年作家苑子文,青年作家苑子豪,著名演员、导演、筷子兄弟成员肖央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知名英语教师石雷鹏主持对谈环节,微博平台进行独家网络直播,270余万人在线观看。

由磨铁图书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主要讲述四个有着不同经历和不同性格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世间最惨烈的青春、体会过如深渊般的孤独后,面临不同的人生做出的抉择。他们既是小说的主角,也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影射。李尚龙说,成长既是前进,也是蜕变。只有经历过孤独的破茧,人才会真正变得成熟。

“在书中可以找你的影子,关于生活、情感生活,好的生活不止有爱情,在孤独的时候,推荐你读这本书。”石雷鹏老师说。

宋方金认为,不孤独的编剧不是一个好编剧,因而他对这本书的主题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作者的叙事方式也有明显的提升,变得更加从容、潇洒,这是创作成熟的标志。对谈过程中,宋老师还与听众们分享了书中对他触动最大的十句话,分别涉及“婚礼时的孤独”“普遍性孤独”“时间沉淀后的孤独”“因过于卓越而产生的孤独”等。而每个人都一定经历过的,就是夜晚让人感受到的孤独和伤感。这些无助的时刻即是“成长的阵痛”,对抗蜕变带来的疼痛、打开自己的内心,就更加容易打开世界的模样。

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大笑,那么伤心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静下来,深刻地去体验自己的孤独呢?”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孤独的时候,尹延老师这样回答,“很多时候,我们像太宰治笔下的大庭叶藏一样,因为害怕孤独而故意合群,甚至践踏自己去取悦别人;又像《让子弹飞》中的六子一样,在证明自己清白却得不到人群的肯定的那一刻,他一定是孤独的。没人在意真相是什么,就如没人在意我们在想什么。因此,我非常喜欢书中的‘程逸’,他为了合群而伪装自己、欺骗他人,但实际上收获的却还是孤独。”

友情、爱情、婚姻......无论是否是依靠伪装和欺骗得到的,没有任何一种来自外部的存在可以让孤独消失,孤独意味着成长,长大的瞬间即是孤独感达到顶峰的时刻。因此,肖央认为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

无独有偶,古典也坦言孤独是伴随生活存在的。但是,当人们注视内心的孤独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核心其实是爱。所以,在学习如何与孤独相处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如何爱与被爱。

正如卢思浩所说,孤独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永远都会卷土重来,而如何投入地去做事、去爱、去填满这种孤独感,如何在孤独中生存,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直陪伴在对方身边的苑子苑、苑子豪用一个故事向听众们诠释了他们心中的孤独:弟弟子豪在地震中醒来,发现包括哥哥子苑在内的其他人都没有震感。只有自己清醒的时刻是孤独的。

而身为法医、更为理性的秦明分享了派遣孤独的方式: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孤独是一种内心情绪,只能由自己去调节,这样才能够精准地刺穿孤独。

除了孤独,书中还涉及到成长、婚姻、爱情等被整个时代广泛关注的话题。文字总是可以触动柔软的心弦,在前行的路上,除了孤独,亦有无言的陪伴。

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

《我们总是孤独成长》于今年7月出版上市,是百万销量作者李尚龙写于而立之年的新作。希望这本有温度的书可以化为力量,指引更多孤单却依旧勇往直前的年轻人们,学会拥抱孤独,学会成长,学会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刺破孤独——李尚龙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线上发布会在京举行》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121.html

(0)
上一篇 2020-07-03 11:21
下一篇 2020-07-21 11:18

相关推荐

  • 生活美学的“集大成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重推周作人系列和蔡澜系列图书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也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郑振铎说:“鲁迅先生和周作人是两个颠扑不破的巨石重镇,没有了他们,新文学史上就要黯然失色。”除了散文创作,周作人在儿童文学、童话学、神话学、性心理学,以及翻译理论与实战上,都卓有成就,著述及翻译作品文字达1100多万。2019年,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了周作人系列图书,本系列选取了一个大众的视角,来阅读周作人。为本套书作序的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董炳月先生说:无论从学术角度和大众角度,这一套书都值得阅读收藏。 《…

    2019-12-11
    00320
  • 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骆玉明教授以千古奇书《世说新语》为底本,解读时纵览正史、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典籍资料翔实而权威,构建出文、史、哲的广阔视野,又考察胡适、鲁迅、陈寅恪、李泽厚、田余庆等近当代名家的论述,进一步延伸了与《世说》相关联的经典话题。

    2020-06-19
    00185
  • 纪念叶嘉莹:与诗词相偎着,她走过了漫漫一生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诗词伴随了叶嘉莹的一生,也陪她度过了许多人生困厄的时刻,让她“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对她来说,“生命的感发”是她研究古典诗词的核心,也是她“终身热爱诗词,虽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 在叶老逝世之际,央视新闻《夜读》用她最爱的诗词,以怀故人。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公众号) 叶嘉莹讲杜甫 李白是了不起的一位天才,但他的诗多半是从自己出发的;杜甫不是这样的,他真的是深入生活,关心大众。他能够体验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的…

    2024-11-25 图书资讯
    0036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