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和传说的分野-奥丁的子女精彩书评

小时候家里有不少的藏书,加上识字也早,乖乖的抱着本中国神话故事连环画就能消磨整天。年纪再长,功课日紧,那些连环画也早已封存,丢进了箱底喂虫子去了。家里没有每月给孩子零用钱的习惯,从来都是有了需要向大人报备,接送的路上绕道顺道买一下。直到后来学校取消了订饭,学生们可以各自觅食去,从饭费里省下的钱,大都是贡献给了漫画和言情。

说来也是巧了,旁的书第一本买的就是本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古巴比伦神话故事》,该书的伪精装的装帧设计给当时土包子惯了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结果,等买回去了才发现是系列之一,花了好久的时间才攒够钱,愣生生把这套讲述世界各文明古国神话故事的书给凑齐了。自此之后,就对神话传说与故事有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这些年下来陆陆续续的也囤积了书架上的几格。

这么多的神话书看下来,少少也有点经验了。虽然有时候神话和传说比较容易混淆,但个人感觉这两者差得还是蛮大的,最起码好些时候,虽然说不出什么具体理由来,但感觉很清楚看得到底是神话还是传说,分辨不出来的情况也有,然而并不多见。怎么说呢,传说中不一定有神的出现,神话是必定以神为主角的。再有就是,神话中出场的诸神是有来路的,而不是简单的以“神明”二字就一言以蔽之了。神话体系中的诸神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始祖神的原生神,一种就是现成的世界又来了外来的神明占地盘的。后者比前者更为罕见。

中国神话有盘古,印度神话有梵天,希腊神话有卡俄斯,一神教的创世神上帝都是前者。至于书中所描述的北欧神话,倒很有可能是后者,即外来的神明。对,北欧神话里作为反派出场的巨人,才是这个世界最初的子民,而神族、人类、精灵、矮人、侏儒统统都是后来者,所有的神话大抵都有这些巨人(巨大人类)的出场,还都是反派,想想也真是醉了~

神话学家们发现,创世神话并非民间传统最古老的产物,他们往往是在人类从部落向人类社会形态过渡时产生的。现在传说中的造物主,创世传说往往是人类对一个早已逝去时代的追忆。这样的造物主,比如古希腊的地母该亚和印度的梵天,将今天的宗教传统与一个更古老的过去联系起来。许多民间的流传着的故事,也许正是现代人对已经失落的神话的残存。这些神话仅留片段,没能整合成一套完备的宇宙观。

北欧神话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神话体系,仅限于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形成时间还略晚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神话体系,在当今的神话领域属于十分小众的学派,但还算不上真正小众(濒危)。现存北欧神话的来源很广,自最古老的抄本《大埃达》以降,还包括了很多古籍传说,因此各时代、各地区的神话有时会有出入甚至矛盾之处,版本众多。好比那个女武神(古诺尔斯语:Valkyrja,瓦尔基丽娅),亦有说其是永远的处女,和《圣经》里永远纯洁的天使不同,可以尽享欢愉,然后、就又是处女了≥﹏≤

人的固有印象根深蒂固,就像是第一次尝到某种食物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你此后对这种食物的印象。我第一次是从同人中接触到了洛基这个人物形象,倾向性的描述,令人读来只觉这个人物的可悲可怜,和该书给人留下印象可谓是天壤之别。此前洛基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完全又是一个被预言给坑了的娃儿,掐头去尾这么一看,和那个黑魔王衰得也不差什么了,奥丁顶了老邓的角色,整一出《哈利·波特》版的北欧神话啊喂~

然而,该书与我此前看过的为数不少的“洛基同人”描写角度截然相反,不知作者是否受过熊孩子的气,心里憋着一股狠劲写出来的,读来只觉洛基这个捣蛋鬼人憎狗嫌,最后落得那种下场也是咎由自取的。但在原版的北欧神话里,从来只见洛基出头当枪使,奥丁在后面不动声色的得好处。就像筑城那次,要是觉得利用诡计获得胜利,正义因此受损而意难平,啊呀呸,真那么接受不了怎么不见他去实践诺言呢?还有脸在那嫌弃这个好处不够完美,合着让他吃着羊肉还嫌有羊骚味了,全然一副自己懒得做饭,别人都把饭做好喂到你的嘴边上,给面子的吃了还要抱怨几句“饭煮得太硬”的惺惺作态o( ̄ヘ ̄o* )[握拳!]

该书在资料采集上兼具了北欧主要的神话和传说,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北欧神话的故事,创世的故事给略过去了,直接跳进到阿斯加德众神开始筑城,被巨人伪装的建筑师耍那块儿。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算的,时间线来说阿萨-华纳神族应该还没有拼盘,集齐阿斯加德十二正神,反正该书是给儿童看的净版的神话故事,没有成人无删节版本的那么污,因为要“避小孩讳”/(ㄒoㄒ)/~~ 已经被删得一塌糊涂了,且就稀里糊涂的看吧。

看评论说翻译标点乱、分段错很多之类的,大抵是我看得泛泛,倒没注意到这些细节,不过感觉作者的翻译有些地方不到位。貌似是那条有着神秘威能的金腰带,某处形容说它能够令系上这条腰带的神明“功力加倍”,我读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译者武侠小说读多了啊喂~真心不是我想吐槽,无论“神力加倍”或者“威能加倍”都好,可是“功力加倍”是个什么鬼눈_눈

来自: 斗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神话和传说的分野-奥丁的子女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神话和传说的分野-奥丁的子女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25.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4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他来了,请闭眼-丁墨-精彩书评

    如果男主父子真的都杀人了,那么他们肯定都会悲剧的。但无论是主角光环,还是之前父亲和女主聊电话的情景,相信作者都不会让他们悲剧收场的,毕竟能兜回来自圆其说才是真精彩啊! 以下是我的无责任推测,首先肯定,男主父子都没有杀人(无论是哪一个人格),可如果说双重人格只是男主做戏,这种设定也太简单了,所以我大胆推测,男主确实是有双重人格的。而前文为何一直不提男主生母,1号为何肯定她是被杀死?如果男主生母是意外或疾病之类的离世,应该是有记录的,女主应该也不会毫无所知,1号再说出这么明显的谎话也没有意思。所以推测…

    2024-02-17
    00112
  • 只是一个人的朝圣-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我老婆是一个图书行业从业者,一直比较鄙视我这种不读书不看报,总吃零食,不睡觉的屌丝青年。 有一天老婆拿回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这是关于宗教的吧,我一直对宗教方面有莫名的向往,可能因为神秘吧,我是一个好奇的孩子。 结果讲的居然是一个英国老大爷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如果觉得剧透就先去看书吧。 一个60岁的英国老男人—哈罗德·弗莱,一生平淡,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在酿酒厂干了40年的销售代表,离开时同样平静,连欢送会都没有一个。关于家庭也是失败的可以,唯一的儿子不认可他、疏远他,一起生活了好几十年的老…

    未分类 2024-02-17
    00103
  • 生死两岸的守望-我们仨精彩书评

    生死两岸的守望 ----读杨绛散文集《我们仨》 By 李伟长 我不是个容易落泪的人,尽管这些年来,为一些人一些事,我愤怒过,痛苦过,感动过,然而至于落泪却不是常有的事,依然记得的只有十七岁时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的满眶热泪了,而当我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发现自己的眼里早已饱含泪水,我知道这不光光是因为感动,还有领悟和沧桑。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 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

    未分类 2024-02-17
    001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