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我们仨精彩书评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那时一个朋友冲着漂亮的封面买了一本,随手翻了翻就塞进了书架。我向来是不大爱看现当代作家的文章。后来大学读了中文系,对各个作家都增加了一些了解,经历了一些大是大非的事,心渐渐变得平淡,某日下午,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仨》。遂拨了通电话给友人,借了过来阅读。
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先生做的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梦。是寻梦回忆梦,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希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
是的,若知离别在即,我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人影飞去。还不如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梦,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长,对有情的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为,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
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么。
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
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我们仨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我们仨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29.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人性的抨击-马伯庸龙与地下铁精彩书评

    我喜欢看书,一开始看书就是为了看书中精彩的打斗场面和错中复杂的故事情节,慢慢的开始明白,书中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能够找到一些人性的东西。 《龙与地下铁》看书的简介觉得是一本玄幻的书籍,所以就拿起来看看。里面有古代神话中的哪吒、李靖等,还有龙,这本小说难道是根据封神榜里面的故事改编的?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这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书中不缺乏精彩的打斗场面,也不缺乏精彩的故事,更有对人性的剖析。 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为龙,多少的鲤鱼为了变身成龙,而不懈的努力去跳过这一个龙门,但是当他们跳过以后,命运却已经…

    未分类 2024-02-17
    0090
  • “菓匠 花桔梗寒冰”-日日100精彩书评

    21日,回到村里结婚。结婚前两日才回到家里,结婚的一切准备都是爸妈、妹妹和我妻子操办的,至于我本人,只要人到就可以了。婚后第一天,在院子的一角,我看到那个妈妈当年结婚时陪嫁的箱子,桐木,黄漆,但因为岁月的洗礼而早已色彩斑驳。我问妈,怎么把箱子扔掉了?妈说,你结婚整理房间时,这箱子太破旧碍眼了,而且里面有些地方已经腐烂了,所以扔掉让你爸什么时候劈了烧火吧。记得老妈曾告诉我,这是她结婚时陪嫁来的,而且曾经也是姥姥的陪嫁品。小时候,妈妈给我们一家人纳的布鞋总是做好后放到这个黄箱子里。大学毕业时,老妈跟…

    未分类 2024-02-17
    00114
  • 最温暖的旅程-杀死一只知更鸟精彩书评

    这一周看《杀死一只反舌鸟》,感慨良多。趁记忆还温热,人物还鲜活之际,草草写下。见笑。      深度与广度      长篇小说,最考验作者驾驭能力的,是主题深厚与广泛之间的拿捏。哈珀·李是个半路出家的作家,科班出身的法学学生。《反舌鸟》描摹的是一位律师,中心事件是一场乌有之案。她借吉姆之口,质疑了种族背景下陪审团制度的缺陷和不正义;小说最后阿提克斯律师与塔德警长的冲突,象征着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交锋。作为南方人,哈珀·李心目中最重要的主题,当然还是种族与正义;但她也不忘偶尔嘲笑一把愚蠢的公立教育,并…

    未分类 2024-02-17
    0011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