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跨学科的巨著《审美大脑》,绝对值得阅读!

在美学中散步,才能体会丰富的趣味和由衷的喜悦。

当我们的生活出现逆境时,我们抬头仰望,往往只能看见一片漆黑的天空,但只要我们不懈的去坚持,努力的去改善现状,也总会看见漫天星光浮现。

有人总是说性格决定命运,更准确的应该说是心态决定了生活的走向。

当我们走过悠悠的过往,走过人生四季,当你的心里寻找到了人生的一份美,那么我们也便会从当局者迷转换成旁观者清。

可见生活是需要美学来点缀的。

推荐一本跨学科的巨著《审美大脑》,绝对值得阅读!

审美大脑》

作者:[美] 安简·查特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阅想时代

 

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悟,一半在自己手中。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美与真、善一道共同构成了一种核心价值观,从而奠定了人性的根基。

人类发现美、追求美的历程,不仅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的深度对话,更是对人类审美体验的一次全面剖析。

 

审美是人类独特的主观感受,人类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描述美,美也因此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和充满神秘感的东西,令人趋之若鹜。然而,我们既不知何处可以寻觅其踪影,也不知道其到底为何物。

·美究竟是什么?审美从何而来?

·我们究竟是如何感知美、鉴定美的?

·我们的大脑是不是天生就对美有感觉?

·究竟是什么给予了我们美的体验?

当你被一幅画作深深感动,为一段旋律心潮澎湃,或是对一个数学公式产生莫名的崇敬时,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的力量?美究竟是世间事物外在的一种属性,还是在人脑中能找到的某种物质?美是由文化构建的一种想象吗?人类渴求美与鉴赏艺术的能力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本书将带你潜入大脑的奇幻世界,揭秘大脑是如何感知并学会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的,引导你用更加敏感的心去感受美、创造美。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简·查特吉,他是医学博士,神经病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心和神经科学与社会中心成员,国际经验美学协会主席,行为与认知神经病学学会主席。2002年,他被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授予行为与认知神经病学Norman Geschwind奖。

《审美大脑:人类美学发现简史》作为一部引领时代潮流的跨学科巨著,本书巧妙地将神经科学与人文美学两大领域相融合,从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到人文艺术,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人类追求美、体验艺术的心灵地图。

本书通过丰富的科学实验和生动的艺术案例,揭示了人类大脑中与美、快乐和艺术相关的神经回路与机制,并展示了这些机制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

·美。通过神经科学的透镜,揭示我们对面容美、身体美、风景美、数学美等的偏好如何根植于大脑深处的奖赏系统,这些特性不仅关乎生存繁衍,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

·快乐。从基础的味觉体验到复杂的情感满足,深入剖析大脑中的快感生成机制,展现快乐的多维度本质,更让我们反思快乐与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导我们追求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艺术。通过神经美学的视角,解析艺术如何触动人心、激发情感,并揭示出艺术体验背后的神经机制。无论是色彩情感表达,还是视觉形态探索,艺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阅读本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险,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无论你是对神经科学充满好奇的学者,还是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启迪。

我们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奏,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中感受着宇宙万物的变化,修养生息。

强调读懂美学的本质是为了过上更有诗意的生活。

生活有时候避免不了悲剧,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幽默的情绪来超脱人生。

以一种淡泊清新的生活方式,把美学艺术中的至纯至善演绎出来。很多人在这车水如流,熙熙攘攘的世界生活,总是每天匆匆忙忙,日子急驶而过。

内心却空虚无状。其实这样的生活反倒忽略了身边丰富华丽的世界,忽略了那些虽平凡,虽微小,却充满意义的事情。

不如让我们一起慢慢的让自己缓下脚步,在生活中感受美学。

学会欣赏身边的美,看见自己的美。一人一物一世界,一言一叹一微尘,让我们每个人行走在人世,心境都明澈清朗。

愿岁月安然,我们都过上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荐一本跨学科的巨著《审美大脑》,绝对值得阅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荐一本跨学科的巨著《审美大脑》,绝对值得阅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51396.html

(0)
上一篇 2025-01-14 09:32
下一篇 2025-01-14 16:27

相关推荐

  • 2024年最火的非虚构作品,非他莫属

    最近读完了可以说是2024年最火的一本非虚构作品——杨素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也被上海译文出版社列为“译文纪实”系列的一本。 这些年,随着非虚构写作的火热,几乎每一年都有几本比较火热和出圈的非虚构作品,比如之前的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等等。而今年最出圈的就是杨素秋的这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应该说,一本书能够爆火,一个重要因素是这本书刺激了当下时代的脉搏。比如之前的写的在大城市送快递、做保洁的故事,刺痛了很多漂泊在外地,普通人隐秘的神经和伤口,导致引起…

  • 黑暗时代:帝国的崩溃与欧洲的新生

    打破误解,还原真相,了解真正的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 看欧洲如何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混乱,建立封建秩序 编辑推荐 本书致力于打破人们的固有印象,向读者介绍一个真正的“黑暗时代”。黑暗时代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是文明之光熄灭的时代;相反,它在混乱中酿造了有序,在黑暗中产生了光明,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时代。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客观的历史事实,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尽可能地拨开迷雾,还黑暗时代以本来面貌。同时,辅以大量插图,给人以更加真实和清晰的感性认知。这些插图有些是臆想的…

    2024-11-22
    00240
  • 经典书单推荐:因为一句话,爱上一本书

    每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 有时是倾诉,有时是思考, 有时是一个疑问或一句回答。 如果这句话触动了你, 多半,你就会爱上它。 痛苦大多数时候并非锥心刺骨, 而是芒刺在背。 ●书名:《软刺》(原名:狼的历史) ●作者:【美】艾米丽·福里德伦德 十四岁少女琳达住在明尼苏达州北部森林的湖边小屋里,她的父母早年曾是嬉皮士,贫穷、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及孤僻的性格,让琳达与周遭格格不入,甚至被同学叫成“怪胎”。 转机似乎接踵而来,在学校,敏感的琳达察觉到新来的历史老师格里尔森先生内心忐忑不安,决定帮助他,而老师也推荐琳达参加…

    2018-11-02 好书推荐
    0031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