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

选自:《领导者习惯》

作者:[美] 马丁·拉尼克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当你想到自己的习惯时,最容易想到的通常是显而易见的习惯,比如你的晨间例行事项。

但请记住,你的行为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是习惯性的,这一点也适用于你的工作,就像适用于你到办公室之前的惯例行为一样。你如何开始你一天的工作,如何开会,如何回复邮件,如何接电话,如何与同事互动,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习惯所驱动的——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如果你想像劳拉一样获得晋升,或者想像斯科特一样为你的公司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你需要有正确的习惯。但是你最初是如何养成这些习惯的呢?是看遗传基因吗?需要拥有名牌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参加领导力发展项目?雇用一个昂贵的执行教练?拥有一套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程序?每天练习?

早期的领导力理论家假定,领导者是天生的。这些理论家们相信,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这使他们更有可能担任领导职务。然而,双胞胎研究反驳了这一观点。当研究人员检查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担任领导角色的可能性时,他们发现遗传因素仅占30%,另外的70%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如果领导力主要是后天习得的,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最终成为领导角色的人必须具备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某些技能。事实的确如此,数十年的研究充分记录了这些高效领导者具备的技能。我们知道最优秀的领导者善于影响他人,沟通清晰,预先计划和战略思考,能很好地委派授权——这只是表面现象。

例如,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研究的56家豪华酒店中,管理人员中那些拥有具体愿景、迎合员工的价值观、授权员工做决策的人,比其他管理人员表现更好,他们指导的员工取得了更好的财务业绩。同样地,在对一家工业分销公司工作的100名分行经理的研究中,那些超越自身利益、表现出自信、强调共同愿景、激励和激发员工、鼓励创新和创造力的管理者,指导每个员工实现了更高的年销售额和利润率。事实上,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很多。

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团队回顾了有关这一主题的大量文献,以期能够在高效领导者中找出最常见的领导技能,让人们成为有效的领导者之一。经过长时间的评议,我们列出了两个范畴,六个方向的22项核心技能清单, 这些技能成为领导习惯公式发展的组织框架,我将在下一章详细描述。

《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

现在,我们应该清楚的是,领导力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再是“谁有能力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培养优秀领导者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消化了这一章的关键信息,那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培养优秀领导者的最佳方式是帮助人们将22项核心领导技能内化到自动化的程度——换句话说,将这些技能转化为习惯。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任何领导技能一开始都是弱项,你还没有练习过这项技能,不知道如何把它做好,所以你必须更专注。这个阶段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专注,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犯很多错误。例如,学习如何用愿景来激励你的跟随者。这项技能包含多个部分:先描绘蓝图的目标结果,这样你就可以为你的跟随者们具体地定义目标;之后预见整个集团或公司的发展方向;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需求,从而确保你的愿景对他们有吸引力。

当你继续练习这项技能时,你的大脑将开始自动处理一些基本的过程,比如记住任务的先后顺序,也许在顺序的特定部分会更熟练。也许你会找到一种方式来解读你的追随者,让你不用耗费太多的专注力就能够快速地理解他们的价值和需求,或者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想象出终点的视觉型的人。当你的大脑内化这项技能的不同组成部分时,技能就会开始变得更容易,你也越来越熟练了。

坚持练习得越多,尤其是那些你觉得有挑战性的事情,你就越接近掌握的程度。当你达到掌握的程度时会特别擅长这项技能,你自己有信心做好,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认可。但即便你已经掌握了这一技能,仍然需要专注和努力才能完成它,因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动性——这项技能还没成为一种习惯。完全形成习惯需要在达到掌握程度后继续练习,心理学家称之为过度学习。如果你坚持习惯性地使用远见激励追随者,你会发现,曾经那些让你觉得困难、不自然以及需要大量努力和专注力的事情现在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245.html

(0)
上一篇 2018-12-10 22:04
下一篇 2018-12-10 22:09

相关推荐

  • 《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试读2:楚国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

    一 月盈而亏,盛极而衰,是中国历史自古以来不变的规律。即使是以象征生生不息的凤凰为图腾的楚国也不能例外。 楚国衰落的伏笔,其实早在它达到极盛前就已经埋下:吴起那次著名的变法未能彻底,就已经注定了楚国将在国际竞争中落后。 吴起的改革针对楚国的时弊,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因为变法中途而废,楚国政治顽疾只是获得了时间上的短暂缓解,过了几十年,在宣威盛世过去之后,贵族势力又一次自然增长到国家不能承受的程度。 二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韩非子·问田》),吴起变法的失败,使楚国走上了下坡…

    2023-06-07
    00482
  • 《沉睡的蝴蝶》试读

    上海,1944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风雨交加,不仅寒冷,而且黑暗。 司法行政部直辖上海监狱,原提篮桥监狱,从去年起,就由汪精卫的南京政府接管了。接管当月,就死亡四十三人,死因不明。 其实,在这个监狱里处决犯人,特别是处决抗日分子就像是家常便饭。 今天,也不例外。 院子里荷枪实弹的狱警们就等着打完一次活靶,发了赏金,回家过节。 雨一直下着。 监狱二楼“优待室”的走廊上,一个身材修长、穿海军制服的男人走来,他身边有一名狱警陪同。他们走到二楼拐角处,狱警对男人说:“她还剩十分钟。” 男人点头:“谢谢。” “我一会…

    2024-07-12
    00651
  • 为什么繁华喧嚣的都市,往往会成为孤独者的集散地?

    我们都曾有过“拥挤”的生活体验,都曾遭遇非自愿的亲近,比如职场中令人不适的过度靠近,比如来自亲友的隐私窥探。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这些对个体边界的侵犯往往令人极度反感,却又无法拒绝。 我们追求个体的独立,对边界的尊重,也都渴望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现代城市不断增加的空间距离为人们提供了远离边界侵犯的可能,社交媒体和移动网络为我们实现了不与他人接触的“正常”生活。 终于,我们在城市中,在现代技术的狂欢中,获得了安全感、边界感,和梦寐以求的个体自由。 而代价是,我们也默默交出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失去了他人…

    2023-05-19
    005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