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

选自:《领导者习惯》

作者:[美] 马丁·拉尼克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当你想到自己的习惯时,最容易想到的通常是显而易见的习惯,比如你的晨间例行事项。

但请记住,你的行为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是习惯性的,这一点也适用于你的工作,就像适用于你到办公室之前的惯例行为一样。你如何开始你一天的工作,如何开会,如何回复邮件,如何接电话,如何与同事互动,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习惯所驱动的——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如果你想像劳拉一样获得晋升,或者想像斯科特一样为你的公司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你需要有正确的习惯。但是你最初是如何养成这些习惯的呢?是看遗传基因吗?需要拥有名牌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参加领导力发展项目?雇用一个昂贵的执行教练?拥有一套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程序?每天练习?

早期的领导力理论家假定,领导者是天生的。这些理论家们相信,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这使他们更有可能担任领导职务。然而,双胞胎研究反驳了这一观点。当研究人员检查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担任领导角色的可能性时,他们发现遗传因素仅占30%,另外的70%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如果领导力主要是后天习得的,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最终成为领导角色的人必须具备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某些技能。事实的确如此,数十年的研究充分记录了这些高效领导者具备的技能。我们知道最优秀的领导者善于影响他人,沟通清晰,预先计划和战略思考,能很好地委派授权——这只是表面现象。

例如,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研究的56家豪华酒店中,管理人员中那些拥有具体愿景、迎合员工的价值观、授权员工做决策的人,比其他管理人员表现更好,他们指导的员工取得了更好的财务业绩。同样地,在对一家工业分销公司工作的100名分行经理的研究中,那些超越自身利益、表现出自信、强调共同愿景、激励和激发员工、鼓励创新和创造力的管理者,指导每个员工实现了更高的年销售额和利润率。事实上,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很多。

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团队回顾了有关这一主题的大量文献,以期能够在高效领导者中找出最常见的领导技能,让人们成为有效的领导者之一。经过长时间的评议,我们列出了两个范畴,六个方向的22项核心技能清单, 这些技能成为领导习惯公式发展的组织框架,我将在下一章详细描述。

《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

现在,我们应该清楚的是,领导力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再是“谁有能力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培养优秀领导者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消化了这一章的关键信息,那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培养优秀领导者的最佳方式是帮助人们将22项核心领导技能内化到自动化的程度——换句话说,将这些技能转化为习惯。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任何领导技能一开始都是弱项,你还没有练习过这项技能,不知道如何把它做好,所以你必须更专注。这个阶段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专注,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犯很多错误。例如,学习如何用愿景来激励你的跟随者。这项技能包含多个部分:先描绘蓝图的目标结果,这样你就可以为你的跟随者们具体地定义目标;之后预见整个集团或公司的发展方向;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需求,从而确保你的愿景对他们有吸引力。

当你继续练习这项技能时,你的大脑将开始自动处理一些基本的过程,比如记住任务的先后顺序,也许在顺序的特定部分会更熟练。也许你会找到一种方式来解读你的追随者,让你不用耗费太多的专注力就能够快速地理解他们的价值和需求,或者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想象出终点的视觉型的人。当你的大脑内化这项技能的不同组成部分时,技能就会开始变得更容易,你也越来越熟练了。

坚持练习得越多,尤其是那些你觉得有挑战性的事情,你就越接近掌握的程度。当你达到掌握的程度时会特别擅长这项技能,你自己有信心做好,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认可。但即便你已经掌握了这一技能,仍然需要专注和努力才能完成它,因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动性——这项技能还没成为一种习惯。完全形成习惯需要在达到掌握程度后继续练习,心理学家称之为过度学习。如果你坚持习惯性地使用远见激励追随者,你会发现,曾经那些让你觉得困难、不自然以及需要大量努力和专注力的事情现在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领导者习惯》书摘:成功的领导者拥有的22个习惯》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245.html

(0)
上一篇 2018-12-10 22:04
下一篇 2018-12-10 22:09

相关推荐

  • 《一万天的奇迹》金句摘录

    在确诊癌症的这些年里,我体会到了曾经以为不可能拥有的爱与同情,还亲自见证、体验到了最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这些都令我深感自身的渺小,激励我去做一个更好的人。我知道致命的恐惧会令人崩溃,但我却克服了恐惧,找到了勇气

    书摘试读 2022-05-07
    00411
  • 《惠通桥之战》前言

    战争叙事似乎都离不开一座桥。如美英盟军“市场-花园”行动中那座“遥远的桥”——莱茵河雷马根大桥,日军强迫英美战俘修筑的泰缅铁路“桂河大桥”,南斯拉夫游击队炸毁的塔拉河大峡谷之桥,越南战争中的杜梅大桥、清化大桥,更不用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泸定桥、卢沟桥、鸭绿江桥、清川江桥、长津湖水门桥…… 道理说来也很简单,现代战争离不开交通线。道路中断,也许还有绕行的可能;失去一座桥,就可能遭遇军事术语中所说的“绝对障碍”。因此,对一座桥的争夺,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败。 基于这一特点,战争题材的写作者会发现:原本在广阔战场上展开…

    2024-04-11
    00229
  • 《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读本》书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应急处突能力

    进入2020年,世界、国家、全球、地域、个人,都开始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这个世界会不会好,会不会更好。不确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更差,能差到哪里。不确定气候变化还会带来哪些危害。不确定如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是不是人类就再也回不到疫情前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有些地方有些人就会永远面临疾病、死亡、失业。总之,2020年之后的世界,是被“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不断支配的世界。 全球的不安全、世界向前发展的不确定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风险防控的人类安全命题,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应急处突能力。 &nb…

    2020-12-02
    0042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