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读罢,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在意识朦胧间,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

——题记

这是一本让我读着读着,就想要落泪的书。仍记得,好几年前人们就在思考:城乡变革究竟给村庄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许并没有讲述所有的变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那小小的村庄发出的些微历史的叹息。

塔尔坪,在“我”的心目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见证了“我”与所爱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村民的一次次谋求生计的樵采里,在树木一阵阵无声叹息的告别中,炭笔在小屋的墙上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困苦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背负着故乡的期盼,走向了远方。这是独属于乡村经受城乡变化的一种阵痛。

人为死而生,亦为生而死。这是一个跳不出的无限循环。

在《我有一棵树》里,树就代表了生与死:在人活着的时候,人们将树的用途挖掘到极致;在人死去的时候,棺材就是下一辈子的家。而“我”,也是被父亲养育多年又砍伐的木头。父亲,扮演着一个樵夫的角色,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在树里—他的信仰就是树。甚至在他多病的老年,他靠睡在棺材里,治好了一些病。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充满了一种灵性,父亲则是这种灵性外化于形的载体。

多年以前,哥哥带着对圆满未来的憧憬,背着“隆重”的送别礼,领着他第一次去淘金的幼弟,浩浩荡荡地走向了死亡。他布满疤子的身体换来了八百块,也就是那个年代里的十六克黄金,可到现在,它只值不到三克。然而,在他们所在的那辆侧翻的汽车上,却运着满满一车的、甚至碾不出一两金子的金矿石。在往昔的岁月里,贫苦的人们到最后,只能无力地走向死亡,这是村庄的宿命。

我不由想起了我的故乡——它裹携着血的暗红和泥土的腥,埋葬着在此扎根的生命。

早已记不得是多少年前,我蹲在爷爷担稻谷的竹篓里,炎热的风里夹杂着秸秆的清香,让我微微地沉醉。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未来城乡的变化,会多么令人措手不及。

后来,我那被土地束缚了一生的爷爷奶奶,在城乡交流的浪潮里,被波涛无情地拍打着。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在车流汹涌的县城里,他们甚至不敢在绿灯时踏上斑马线。他们的腿脚颤微微地,踩在灌注了水泥的地上,张着嘴,大口地喘息。“呼——呼——”他们会抚着衰老的心脏,说:“这里不踏实,我要回家。”

在水泥以百米甚至千米的速度,侵占着蜿蜒的乡村小道的同时,城市里也迎来了一大批的农民工大军。他们浮沉在霓虹灯下的人群中,就像乡间随风的蒲公英,一样的无助。他们盼望着衣锦还乡,却也惧怕着命丧他乡。毕竟他们的根埋藏在数千里甚至数万里之外的一个小村庄的角落里。在这热情又冷漠的城市里,他们迷茫着、惧怕着。

人们眷恋着故土,却也贪慕着荣华。故土像是月光,洋洋洒洒地穿过层层枝叶,变成碎在地上的盐巴。它宽容地养育着土地上的子民,用抔抔黄土,掩盖掉副副棺材。最后,它自己也会被钢筋水泥无情地埋葬。

而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请别忘记我的村庄。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 张书琴

相关电子书推荐

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月光不是光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集

头顶三尺是远方,地下三尺是故乡

陈仓致敬父亲的在天之灵

直指人心,催人泪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7098.html

(0)
上一篇 2023-06-07 22:56
下一篇 2023-06-07 23:06

相关推荐

  • 开始与终结-烈火的召唤精彩书评

    《烈火的召唤》在最初吸引我的就是他们名字:阿尔法和欧米茄。大爆炸后的每一代人新生儿分为了两个极端,一个阿尔法,一个欧米茄。阿尔法堪称完美,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健壮活泼。与之相对的是欧米茄,天生带着缺陷:残疾,肢体猥琐,七星,有的瞎了一只眼,有的多了一只,有的甚至生来就无法睁开双眼。两个孩子中只有阿尔法人能传宗接代,但是他们生下的每个正常孩子都伴随着一个孪生的欧米茄。所以人们认为欧米茄身上带着大爆炸一流的毒素,是被污染的弱者。双生儿同年同月同日生,也在同一时刻死去。不管他们在什么地方,离得多远,其中…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64
  • 《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

    小时候听了大人的话觉得浑身黑漆漆的“不祥”,结果等看完了武内直子老师的《美少女战士》漫画书,被最后变成了两个长着翅膀的乌鸦姐妹科波斯、迪摩斯惊艳到了以后,就对这种小生灵抱有好感了。神社中长大的少女,带有一种与喧嚣的城市格格不入的气质,上白下红服色的巫女裙与一双漆黑的乌鸦所构成的画面,亦静亦动,三种强烈的对比色产生的美,的确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日本的乌鸦实在是太多,它们的身影如同麻雀,随处可见。个大、壮硕,不畏人、不集群,它们不必朝飞暮归,不必成群结队地去田野觅食,在城里,在方圆数十米内,它们完全…

    图书评论 2024-10-14
    00457
  • 24个比利精彩书评:他们叫我比利,我大概没有名字

    1979年8月4日,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坏了,一个正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的小女孩被困在了电梯里,尖声哭叫。门外的配电器冒出了火花,伴着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候另一个在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病人,人们一般叫他比利,突然沿着缆绳滑到下面,打开通风口跳进电梯,一边检查电梯内部,一边站在小女孩的身边安慰她,“你读过诗吗?”比利问那个小女孩。“我读过《圣经》”。“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比利和她说话,一直等到维修人员到来,半个小时以后,在比利的陪伴下,小女孩终于安全离开了电梯。 这一幕发生在阿森斯医…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4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