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读罢,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在意识朦胧间,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

——题记

这是一本让我读着读着,就想要落泪的书。仍记得,好几年前人们就在思考:城乡变革究竟给村庄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许并没有讲述所有的变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那小小的村庄发出的些微历史的叹息。

塔尔坪,在“我”的心目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见证了“我”与所爱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村民的一次次谋求生计的樵采里,在树木一阵阵无声叹息的告别中,炭笔在小屋的墙上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困苦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背负着故乡的期盼,走向了远方。这是独属于乡村经受城乡变化的一种阵痛。

人为死而生,亦为生而死。这是一个跳不出的无限循环。

在《我有一棵树》里,树就代表了生与死:在人活着的时候,人们将树的用途挖掘到极致;在人死去的时候,棺材就是下一辈子的家。而“我”,也是被父亲养育多年又砍伐的木头。父亲,扮演着一个樵夫的角色,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在树里—他的信仰就是树。甚至在他多病的老年,他靠睡在棺材里,治好了一些病。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充满了一种灵性,父亲则是这种灵性外化于形的载体。

多年以前,哥哥带着对圆满未来的憧憬,背着“隆重”的送别礼,领着他第一次去淘金的幼弟,浩浩荡荡地走向了死亡。他布满疤子的身体换来了八百块,也就是那个年代里的十六克黄金,可到现在,它只值不到三克。然而,在他们所在的那辆侧翻的汽车上,却运着满满一车的、甚至碾不出一两金子的金矿石。在往昔的岁月里,贫苦的人们到最后,只能无力地走向死亡,这是村庄的宿命。

我不由想起了我的故乡——它裹携着血的暗红和泥土的腥,埋葬着在此扎根的生命。

早已记不得是多少年前,我蹲在爷爷担稻谷的竹篓里,炎热的风里夹杂着秸秆的清香,让我微微地沉醉。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未来城乡的变化,会多么令人措手不及。

后来,我那被土地束缚了一生的爷爷奶奶,在城乡交流的浪潮里,被波涛无情地拍打着。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在车流汹涌的县城里,他们甚至不敢在绿灯时踏上斑马线。他们的腿脚颤微微地,踩在灌注了水泥的地上,张着嘴,大口地喘息。“呼——呼——”他们会抚着衰老的心脏,说:“这里不踏实,我要回家。”

在水泥以百米甚至千米的速度,侵占着蜿蜒的乡村小道的同时,城市里也迎来了一大批的农民工大军。他们浮沉在霓虹灯下的人群中,就像乡间随风的蒲公英,一样的无助。他们盼望着衣锦还乡,却也惧怕着命丧他乡。毕竟他们的根埋藏在数千里甚至数万里之外的一个小村庄的角落里。在这热情又冷漠的城市里,他们迷茫着、惧怕着。

人们眷恋着故土,却也贪慕着荣华。故土像是月光,洋洋洒洒地穿过层层枝叶,变成碎在地上的盐巴。它宽容地养育着土地上的子民,用抔抔黄土,掩盖掉副副棺材。最后,它自己也会被钢筋水泥无情地埋葬。

而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请别忘记我的村庄。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 张书琴

相关电子书推荐

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月光不是光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集

头顶三尺是远方,地下三尺是故乡

陈仓致敬父亲的在天之灵

直指人心,催人泪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7098.html

(0)
上一篇 2023-06-07 22:56
下一篇 2023-06-07 23:06

相关推荐

  • 勇气第一,行动第二:《行动的勇气》精彩书评

    书 名:行动的勇气 作 者:本·伯南克 原作品:The Courage to Act: A memoir of a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 译 者:蒋宗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页 数:604 页 定 价:78 元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8659794   当然,我知道这注定会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标题。勇气第一行动第二,或者行动第一勇气第二,就像我们的各种辩论赛选手经常会碰到的一个议题: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如是这般问题,即便不吃不喝激烈的辩论三天三夜,也注定是不会有标准答案。唯一可以确信的是:至少在伯南克的这本着作中,”勇…

    2023-07-11
    00305
  • 《边城》精彩书评:一点忧伤,一点柔美

    沈先生的文字,美如溪水,一路细碎地奔淌着,沿途的景色甚是沁人;带有淡淡的忧伤。他所描绘的湘西小镇,古朴纯真,淡淡的,甜甜的,置身其中,似乎画中人都已然忘记了时间。清新的爱情,唯美的旋律,在沈先生的笔下那么的深切可感,那么的动人心扉。 书中的世界仿佛静止。 时间在走,岁月在长;翠翠从一个小雏孩儿长成了14岁的娇羞少女,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她是自然的孩子,有着自然赋予的神气,自然映照的明眸。 顺顺家的孩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竟同时喜欢上了这个摆渡人家的女儿。对天保来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车路不通,…

    图书评论 2024-03-30
    00661
  • 《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书评:好好用尽人生的每一秒

    如果把宇宙漫长的历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仅存活于这一年中最后一秒里。但对我们来说,这一秒即几千年的时光。毕竟,同许多事物一样,时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020-05-21
    0027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