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讲楚国史
楚国影响了秦汉500年 楚文化影响了中国3000年
一个古老民族的成长、屈辱与荣耀
一部楚国史就是半部春秋战国史
(点击图片可以直接去京东购买该书)
书籍信息
作者:张宏杰
书号:978-7-5455-7256-8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定 价:78.00元
页 数:392页
字 数:242千字
开 本:32开
装 帧:精装双封 彩插 书签 世系图
用 纸:胶版纸
CIP:K231.09
类 别:中国历史-楚国-通俗读物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简读中国史》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内容简介
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它为复融华夏,不屈不挠;楚人开放包容浪漫,有着对美的极致追求,创造了绝世惊艳的楚文化。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有精美绝伦的漆器,有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有典丽优雅的楚辞,有一代霸主楚庄王、治水专家孙叔敖、伟大诗人屈原、忠贤典范申包胥……
春秋时期,楚国大败晋国而称霸,最盛时是一个方圆5000里的煊赫大国,可谓“楚境横天下”,然而,在崇尚权诈、较量贪狠的残酷的战国时代,楚国统治集团却还保持着春秋时代礼乐文明熏陶而养成的质朴、文雅和慢节奏。当慢节奏的楚国遭遇贪狠的战国时代,其灭亡已不可避免。
本书审视“中原化”对楚国兴亡的影响,审视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历程,借助考古发现和历史典籍里的记载,以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兴亡规律,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书回答的问题
(一)楚人究竟是黄帝之后还是三苗后裔?
(二)周初分封的名单上为什么没有南方的楚人?
(三)与中原王朝相比,楚国有哪些独特的气质?
(四)在春秋争霸时代,楚庄王是如何带领楚国争霸的?
(五)为什么中原国家承认楚国的富裕,承认楚军的强大,但就是不承认它是一个文明国家?
(六)先秦贵族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楚国贵族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七)楚国的衰落和中兴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从发掘的文物看,楚文化有哪些特质?
(九)吴起变法为何会半途而废?
(十)楚秦汉之间有怎样的恩怨纠葛和文化对弈?
编辑推荐
★ 楚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部分。
了解华夏文明必须要读楚国史。楚国影响了秦汉500年,楚文化影响了中国3000年。
★ 再现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张宏杰的讲述下,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的兴亡历史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作品不仅语言优美,逻辑清晰,而且史料翔实,观点鲜明,对楚国历史上的许多疑点,通过挖掘文献、文物等史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展现了一幅楚国兴亡的历史画卷。
★ 视角独特。
作品以“中原化”对楚国的影响,以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为讲述的核心,阐明了楚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以楚国兴亡的微观视角看春秋战国的宏大历史,为了解春秋战国时代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体验。
★ 全面展现了楚文化的精髓。
作品展示了楚文化在青铜冶铸、竹木漆器、音乐哲学等方面的成就,概括了楚国及楚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创新、尚武、不羁等精神特质,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楚文化的面貌特征打开了一扇门。
★ 充满人性关怀的阅读感。
作品继续秉持了张宏杰人性关怀的写作风格,从楚国视角解读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将历史赋予了人情味、同情心,以当时的历史境况为解读的出发点,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同时又以宏大的历史趋势作为叙述的归宿,给人更多有益的思考。
新书目录
第一章 楚国的源头——黄帝之后,还是三苗之裔 / 001
第二章 楚国的建立——四夷之君不得正式盟会 / 023
第三章 周昭王之死——争夺铜矿的漫长战争 / 035
第四章 蛮夷性与后发优势 / 045
第五章 青铜的力量 / 061
第六章 楚人的威胁和争霸的开始 / 073
第七章 宋襄公主义 / 091
第八章 强大了的蛮夷更可怕 / 103
第九章 晋文公为什么退避三舍 / 113
第十章 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楚庄王的出现 / 129
第十一章 楚国终于登上霸主宝座 / 147
第十二章 楚国贵族的生活 / 167
第十三章 晋楚双霸下的弭兵大会 / 197
第十四章 吴国的崛起 / 207
第十五章 楚灵王的“中原病” / 215
第十六章 伍子胥的复仇 / 229
第十七章 昭惠中兴——楚国的恢复 / 239
第十八章 从文物看楚文化的特质 / 249
第十九章 战国时期的到来 / 267
第二十章 吴起变法 / 279
第二十一章 宣威盛世 / 289
第二十二章 楚国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 / 305
第二十三章 屈原改革失败 / 321
第二十四章 楚怀王之死 / 331
第二十五章 楚国的灭亡 / 349
第二十六章 楚文化的遗产 / 361
参考文献 / 377
精彩文摘
- 随着一个又一个惊人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学家意识到,中国早期文化史需要相当程度的改写:以前,人们的观念中一直认为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近数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包括楚文化在内的长江文化,是中国文化同样重要的一个摇篮。它与北方的黄河文化双峰并峙,二水同流,在文明高度上不相上下。
- 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制度创新往往是在像楚国这样的边缘国家完成的。或者说,边缘国家、边缘地区往往是旧制度刚性最弱、最容易突破的地方。这就是“蛮夷”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 可以说,“争霸”运动的初期,实质是一场周文明的自救运动。在中原政治需要霸主的时代,齐桓公捷足先登,当上了中原诸国的第一位共主。他以维护周礼为号召,组织多国军队对“破坏国际秩序”的国家进行征讨。从齐桓公的“争霸”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春秋前期,“霸主”地位主要是一种荣誉,而不是获得实利的资本。战争的目的,是使各国遵守“国际秩序”,而不是灭掉其他国家。
- 持续数百年的波澜壮阔的“春秋争霸史”,最初是因为抵抗楚国而兴起的。正是楚国等“蛮夷”对中原文明构成的巨大威胁,才促使中原国家发起了争霸运动。没想到,争霸运动发展到后来,居然演变成了楚国向着霸主宝座进发的态势。
- 中原化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全面脱胎换骨和升级换代,给这个国家带来更丰富、更高层次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在中原化的前期,中原的高度文明与边缘国家的野蛮气质相结合,意味着这个国家政治军事实力、国际竞争力的迅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剧烈的社会分化,权贵阶层对社会底层的榨取很容易达到极限。社会上层会在温柔乡中失去早期的质朴、勇敢和力量,而下层人民也会因为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与之离心离德,整个民族因此不再团结一心。一旦边缘民族的质朴、好战精神被中原的熏风吹散,那么,这个民族的噩运也将随之降临。
- 春秋时代贵族们活得从容而优雅,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和关塞,并不遣兵把守,因为人们不会不宣而战。而到了战国时代,各国防范森严,日日枕戈待旦,不择手段成了战争的主要手段。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好书推荐:《楚国兴亡史 : 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好书推荐:《楚国兴亡史 : 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