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约在周穆王三十七年,楚人战败南迁。从那之后,退守南国的楚国一直在默默蓄积着力量。几十年后,楚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主——第六代国君熊渠。
这位国君以勇武善射闻名。《史记·龟策列传》称:“羿名善射,不如雄渠、蠭(fēng)门。”“雄渠”即熊渠。可见在传说中,他的箭术甚至超过了后羿。《韩诗外传》记载:“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意思是说,有一次熊渠夜间巡行,看见一块横卧着的石头,以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引弓射之,箭头陷没在石头里边,箭杆上的羽毛都掉下来了。熊渠下马仔细一看,才知道那是石头。此事虽不可信,但他武功出众当无疑义。
除了过人的武功,熊渠在政治上也很有头脑,善于争取民心。楚人从立国之初就身处各民族林立的环境当中,因此明智地采取“怀柔”政策,除了进行必要的战争之外,还争取与各民族友好相处。“楚国发迹于丹、淅,后向睢山、荆山发展,即沿丹水而下,逐步至汉水流域。其间广阔地带,杂居着群蛮百濮等方国部落。此外,西南有巴人,东南还有扬越。在周王朝的压迫下,楚人一方面臣服姬周,一方面巧与周围方国部落周旋,求得生存与发展。”(魏昌:《楚国史》)到了熊渠时代,更明确地制定了民族包容政策,以图获得境内和周边民族的支持,因此“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史记·楚世家》)。
楚国虽然在北方面对强大的周王朝,但是在向南的方向上却没有强敌。这里地广人稀,土地富饶,天然具有发展潜力。楚国统治者又采取了明智的政策,调动了各民族的力量共同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楚国成功地恢复了因与周王朝连年战争而损伤的国力,军力复盛。
就在楚国国力恢复之时,周王朝却在下坡路上无法回头。
如前所述,周昭王之死,标志着周王朝已经结束了极盛期。在那之后,周王朝的国势不断下滑,周懿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史记·周本纪》),王室已经衰弱到人们经常作诗慨叹嘲讽的程度。由于西戎屡次进攻,周王朝国都一度被迫从镐京迁徙到犬丘(今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不但蛮夷之君不来朝见,就是中原诸侯也渐渐不听周王室的话。因此周夷王为笼络诸侯,不得不放下架子,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始下堂见诸侯,觐礼废”(《纲鉴易知录·周纪·夷王》)。
熊渠抓住中原王朝自顾不暇的机会,开始主动出击,攻打邻国,向周围展示自己的肌肉。《史记·楚世家》载:“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越),至于鄂。”也就是说,楚国利用周王室衰落之机,西征庸国(今湖北省竹山县),东攻扬越(古时百越族的一支,在今湖北中部),一直打到湖北东部一带。
熊渠的进攻路线是东西两方,这是因为以随国为首的汉阳诸姬实力强大,楚国此时还不具备北上的能力。因此只能采取迂回战略,避开汉水东北的姬姓诸侯国,先向西征伐庸国,以解除未来北上的后顾之忧。庸国当初曾跟随周武王参加牧野之战,一直是西部大国,能主动伐庸,可见楚国实力已今非昔比。之后,熊渠挥师沿汉江而下驱赶扬越进入江汉平原,并一直向东追击,拥有整个江汉平原。
楚国的扩张史由此开始。
二
春秋列国竞争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那些在战场上迅速崛起的大国,大都是边缘型国家。秦国地处西北,在与游牧民族旷日持久的竞争中培养起了虎狼之性。齐国地处东面,在与东夷的长期斗争中保持了不懈的斗志。而晋国与北狄和山戎做了几百年的邻居,从他们身上熏染到了中原文化不断流失的强悍。
不过,在这几个大国中,楚人的尚武精神是最为突出的。
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出土于云梦睡虎地的楚式铜镜,上面刻着这样一幅图案:两个武士头戴盔甲,赤足裸膊,各持剑、盾,正与双豹紧张搏斗。一豹昂首翘尾跳跃而起,一爪扑向武士,武士毫不怯懦,昂首弓步,手持盾牌猛力抵挡;一豹斗败远窜,顾首探视,武士持盾握剑,乘胜追击。整个画面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这面原来被断为战国晚期的铜镜,现在被认为更可能是秦统一之初的楚地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楚人的勇悍遗风。
湖南长沙颜家岭楚墓中出土的一件狩猎纹漆樽,反映的则是楚国猎人勇斗野牛的情景:一猎人持长戟向一只野牛刺杀,野牛低首扬角,俯身前扑;牛后有一人正作引弓待发状。
像这样以武士与猛兽搏斗为主题的图案,还出现在许多楚国文物上。这些图案,生动地体现了楚国人的尚武精神。
从迁徙到长江流域开始,楚国人就一直在战斗中生存。楚国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一个个都勇敢善战。几百年来,楚人从来没有放下过武器。在与这些桀骜不驯的“野蛮人”的周旋中,楚国人血液里的勇武指数不断上升。
楚人的尚武,首先表现在国君的身先士卒上。历代楚王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亲自领兵上阵,猎取敌人的首级。春秋时代,楚国一共有16位国君,除了3位因为年龄太小或在位时间太短而没打过仗外,其余的都曾冒矢疆场,带队亲征,其中有3位还死在征途之上。
楚康王即位五年,国家没有战事,他怕国人责备自己,说:“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左传·襄公十八年》)也就是说,如果做了国君却不率兵出征,死后就不配享受规定的礼仪,因此大举率兵攻郑。
楚国与善战的原始部落巴族是长期的敌人。楚文王即位后,率兵伐巴,失败而回。回到郢都城下,掌管城门的鬻拳居然关闭城门,不让国君入城。(《左传·庄公十九年》:“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描绘,鬻拳站在城门上大声责问说:“王自将而见败,宁不为人笑乎?”
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举动。然而楚文王居然羞愧地低下头,率兵掉头而去,直奔另一个楚国的敌人黄国。他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自己的面子。伐黄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楚文王却为连续作战而付出了代价。他积劳成疾,最终在回国路上去世了。
国君们如此富于进取心,将军们自然更为英勇善战。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师薄于险……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军陷入险阻之地时,楚国大将叔山冉大吼一声,跳下战车,徒手与靠近的晋兵搏斗。他双手抓住一名高大的晋军,用力一掷,正砸中几十步外的晋军战车,连车前的横木都被砸得咔嚓一声断裂。这种超凡的勇力吓坏了晋军,晋人退兵而走,楚军得以出险。
在春秋战国的战争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楚国军队统帅的自杀率最高。
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派屈瑕攻伐罗国。由于轻敌,楚国兵败,屈瑕羞愧自杀。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楚国主将子玉也自杀而死。公元前575年,楚国兵败鄢陵,主将子反引剑自尽。公元前559年,令尹(春秋战国楚国最高官职,辅佐楚王掌管全国军政事务)子囊攻吴失利,“遂伏剑而死”。公元前519年,楚司马薳(wěi)越追击吴太子没有完成任务,乃自缢于薳澨(shì)。春秋时期各国对将领并没有战败自杀谢罪的要求。比如,公元前627年秦主将孟明视被晋败于崤山,公元前607年宋主将华元被郑败于大棘,公元前597年晋主将荀林父被楚败于邲,他们都没有自杀,仍然照常任职。这说明,楚国将领的责任感和羞耻心,是他们自杀的主要原因。学者王准检索史籍,发现春秋时期,楚国的军事长官以及贵族,自杀者至少有17人。(参见王准:《春秋时期楚人自杀现象探析》)因此,楚人的后代项羽乌江自刎,并非仅仅是他个人性格所致,也是受楚人传统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将军们的带领下,楚军才能“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鏦,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淮南子·兵略训》),令各国闻风丧胆。
三
楚国历代国君大都英勇尚武,除了因为楚人立国蛮夷之中外,还因为楚国历史有一个特殊的传统——弑君。
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自三代以来,纯以礼治为尚。”(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绪论》)西周王朝可以称为“礼治社会”,主宰社会的,不是法律,而是礼仪。
西周建立后,创立了整套系统周密的礼仪体系和典章制度,所谓大礼有三百,小礼有三千,从大型活动到日常起居,莫不讲究礼仪,礼法之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是楚人却不理这一套。
自从西周时起,中国政治权力的传递就一直遵循着一个明确的原则:立嫡以长。也就是说,选择继承人时,不必考虑他的品质、才能、年龄,而仅仅考察其出生顺序就可以了。这一做法最有效地保证了权力传递的有序和政治局面的稳定,却也容易导致统治者一代比一代孱弱。谁都知道,出生顺位与治国才能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
只有楚国经常破坏这个规则。作为一个非华夏国家,楚国礼仪纲纪观念淡薄。混合了蛮族和中原血液的楚王家族的男人们都异常强健,像饿狼渴望鲜肉一样,对王位垂涎三尺。因此,如同草原民族一样,楚国最高权力的更替经常充满血腥。楚国历史上出现过5位因政变而即位的君王,而且总是“恒在少者”。
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后30年,即公元前741年,楚国内部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楚君蚡冒的弟弟熊通杀死侄儿,代立为王。《史记·楚世家》记载:“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公元前672年,在随国的支持下,熊恽袭杀亲哥哥熊艰,是为楚成王。几十年之后,楚成王的儿子商臣又逼其自杀,自立为王,是为楚穆王。楚康王死后,他的弟弟公子围杀掉了继承人郏敖,并杀死郏敖的两个儿子,是为楚灵王。之后,灵王的弟弟弃疾逼死了包括灵王在内的三位兄长,自立为王,是为楚平王。
春秋战国时期,弑君自立事件在楚国中前期是最频繁的。这种在中原国家看来大逆不道的禽兽行为,一方面确实血腥而野蛮,另一方面对楚国的发展其实也不无意义。因为不断地弑君,保证了楚国王位上坐着的都是极其强悍的年轻人。
如果乘直升机飞到湖北省当阳市附近,我们就会看到在农田中的几条土垒组成的一座古城的轮廓。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土夯的古城墙,底宽约18米,顶宽5—10米,高6米,显示这座古城应该是周代一个重要的都城。
这就是糜城遗址,一个古老的诸侯国权国曾在此建都。权国是西周时期迁徙的殷朝武丁之后裔所建立的一个小国,位于楚国南面,国土不广,但国力却不弱。一直以来与楚国相安无事。不过,这样的日子也在楚武王熊通即位三年后就到头了。
篡位者大多强健有为,楚武王强暴好战,这是因为篡位者的罪恶感压迫着他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压服那些对他不满的人。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王位后,他就开始了野心勃勃的扩张。他挥师渡汉,远征南阳盆地,攻击周朝设在汉北的重镇,但没有得手。于是,他转而出师江汉平原的西部,灭掉了权国。后来他又三次伐随,并最终死在征途之中。
其他篡位之君也是这样。楚成王才智超群,开疆拓土,称霸中原。楚灵王在为君前就曾数次亲自率军出征,会盟诸侯。楚平王的治国能力也高于凡辈。因此楚大臣曾对成王讲:“楚之举常在少者。”张正明说:“在楚国历史上,凡弑篡而立的君主必定是公子王孙,大抵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而且都出现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即楚国转弱为强、变小为大的时期,唯独楚国将亡时公子负刍弑其弟公子犹而代立是例外。”(张正明:《楚史》)
四
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蛮夷性,楚国很早就成了周代秩序的破坏者。
在西伐庸国、东下扬越之后,志得意满的熊渠做了一件惊人的事:他居然把三个儿子都封为王,与周天子相提并论。他的大儿子熊康被封为句亶王(今湖北荆州一带),二儿子熊红被封为鄂王(今湖北鄂州一带),小儿子熊执疵被封为越章王(可能在今湖北荆州和鄂州之间)。
这是周朝历史上第一次发生诸侯僭越封王事件。按照周朝体制,唯有周天子能称王,诸侯只能称公、侯、伯、子、男。熊渠是子爵,现在他一下子竟然封了三个王。
为什么要公然做出这样的举动呢?显然是对中原诸侯称楚人为蛮夷的回应——既然你们认定我是蛮夷,那么就请尝尝蛮夷的厉害吧!他干脆向全天下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中原王朝不是把“王”作为不可挑战的最高权威吗?我就一下子封三个王给你们看看。
不过,这三个王号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周厉王即位后,西周王朝已穷途末路,厉王极力强化国家机器,对周边民族不断攻伐。熊渠为了避免与周王朝发生正面冲突,主动取消了三个儿子的王号。但封王这一惊人之举,已经向天下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楚国已经彻底摆脱周王室的束缚,决心与周王朝分庭抗礼。
楚武王熊通也是这样的人。他不守中原规矩,一即位就要周王朝晋升自己的爵位。他威胁说:“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观中国之政”即介入中原的政局。结果当然是“王室不听”。被拒绝后,熊通大怒:“王不加我,我自尊耳!”(《史记·楚世家》)于是,当即自立为楚武王。你既然始终认为我是低人一等的蛮夷,我干脆与你平起平坐。这如同孙悟空自命齐天大圣的举动一样,也是楚国蛮夷性的鲜明表现。
五
楚国的蛮夷性还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力上。
在各个诸侯国中,楚国一直是一个更为集权型的国家。楚国虽然也模仿中原国家采取分封制,但是由于它非华夏国家,不受西周封建体制的约束,所以它的分封制度不如中原诸侯国那样完善而稳定。
中原诸侯国都实行层层分封。也就是说,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等,让他们世袭土地。时间长了,这些卿大夫和诸侯一样,权势越来越稳固,最终尾大难掉,晋国这样的老牌国家最后就因此被分裂了。
而楚国从立国开始,就是一个集权型的国家,国家权力集中在王室和贵族手中。官职不得世袭,而是根据能力、品行和资历来遴选。
楚国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早地出现了郡县制的雏形。“篡位者”熊通在政治上表现出极强的创新精神。灭掉权国后,他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把它分封给臣下,而是在权国故地设立一个县。所谓县,最初就是悬字,悬挂的悬,就是这块地方“悬着先不处理”的意思。他任命斗缗为权尹。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即自熊通灭权国而置权县始。
县的出现,在中国政治史上意义非常重大。分封制相当于一种地方自治,国君想直接从各地贵族手里征发百姓,征收税款,会遇到贵族的阻挠和反对。而县尹由国君任命,随时可以免掉,并不世袭,这就保证了国君对新征服土地的绝对控制权。因此,楚国先于其他诸侯国建立起了官僚管理体系的雏形,在春秋战国的第一波效率化改革中占了先机。后来各国纷纷效仿,越来越多的国家慢慢都推行了郡县制。这是战国变法的基本逻辑,其实也是1000多年后西方各国建立中央集权,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基本逻辑。
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制度创新往往是在像楚国这样的边缘国家完成的。或者说,边缘国家、边缘地区往往是旧制度刚性最弱、最容易突破的地方。这就是“蛮夷”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作者:张宏杰
书号:978-7-5455-7256-8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定 价:78.00元
装 帧:精装双封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简读中国史》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内容简介
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它为复融华夏,不屈不挠;楚人开放包容浪漫,有着对美的极致追求,创造了绝世惊艳的楚文化。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有精美绝伦的漆器,有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有典丽优雅的楚辞,有一代霸主楚庄王、治水专家孙叔敖、伟大诗人屈原、忠贤典范申包胥……
春秋时期,楚国大败晋国而称霸,最盛时是一个方圆5000里的煊赫大国,可谓“楚境横天下”,然而,在崇尚权诈、较量贪狠的残酷的战国时代,楚国统治集团却还保持着春秋时代礼乐文明熏陶而养成的质朴、文雅和慢节奏。当慢节奏的楚国遭遇贪狠的战国时代,其灭亡已不可避免。
本书审视“中原化”对楚国兴亡的影响,审视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历程,借助考古发现和历史典籍里的记载,以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兴亡规律,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试读1:蛮夷性与后发优势》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试读1:蛮夷性与后发优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zhai/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