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程》书评:在建筑的格局中写作

《故事工程》书评:在建筑的格局中写作

如同天才和凡人间的不同,有天赋的作家凭借直觉写作,笔下生花,情节走向自成体系,一个成熟的故事框架与格局如浑然天成,这是天赋使然。而缺少这种敏锐感觉的作家也未必写不出好作品,在对故事架构和写作过程仔细推敲的基础上,写出的故事亦能大放光彩。有此种灵性的作家毕竟为少数,加之出版业僧多肉少,竞争激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跳出窠臼,获得编辑的亲睐成为作家乃至各种写手最关心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写作指导书层出不穷,意在阐释写作的模式和方法,为致力于创作的人提供一个门槛

这里的关键在于“门槛”二字,并不是说你按照书中的方法做了,你就能写出一个不错的故事,在我所看过的指导书中,没有一个作者敢下这个保证,但这是很好的平台,通过解构故事,让你知道一个好故事的诞生所必须的要素有哪些,在创作过程应避免的问题又有什么,知道了这些关键之处,起码你不再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明确哪些地方应该精雕细琢。在这点上,这本书做得非常全面,如同书名所昭示的那样,作者把创作过程当作一个建筑工程来进行剖析,细化到了最小的螺丝钉。

作者将成功写作的方法归纳成六大技能,其中又包括四大基本要素:立意、人物、主题、故事结构,以及两大叙事技巧:场景设置和写作风格。简单来说,立意是一个问题,其实是想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想法容易沦为空洞的场景,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出一个目的,故事内容则是回答这个问题。有趣的是我们常绞尽脑汁想拔高自己作品的立意,但作者指出立意的高下之分是在题材的层面上来考虑的,如侦探故事中的高立意在科幻小说就显得平平无奇,首先确定题材,再来思考如何在其中灌输新元素。容易与立意混淆的是主题,主题是超脱于情节之上,具有启迪性的东西,是整个故事的精髓。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灌输观点和探究问题。

人物和故事结构可以平行来看。作者将人物的性格弧线放到三维空间里去,非常有意思,一维空间是人物的表象特征与行为习惯,这是最浅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二维空间则是解释他们的行为成因,作者用心魔来表示这一空间需要营造的元素,即是内部矛盾,这是走向深刻,引起读者共鸣的重要一环。三维空间展现出的是人物在矛盾和压力下的真实反应,战胜心魔,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弧线。在营造三重空间的过程中,故事背景的塑造很重要,冰山原则很值得借鉴,即只展现十分之一的内容,事实上背景无需巨细靡遗,读者可以通过细节自我铺展开,作者甚至可以在这些细节中埋入伏笔。总而言之,背景只需要足够多的素材即可。

故事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布局、反应、进攻、解决,其实不难发现,这和人物弧线的发展不无相似之处,前者是外部冲突,后者是内部矛盾,两者相得益彰,能酝酿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在这个部分,作者进行了相当精细的计算,在四个部分中插入关键情节点和中间点,实际是有意识地控制了故事发展的张力。我们在有灵感的时候,想到的也许就是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是如何扩充,将这四个要素融合贯通,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剩下的两大叙事技巧中,关于场景设置,作者分享了一个小秘诀,信息贵在少,每幕场景传递的是一个单一且重要的故事片段,这样做的好处是故事紧凑,读者也不必因为信息过多而来不及吸收。至于写作风格,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中肯的忠告,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开始不必过多纠结于风格,也不要刻意模仿别人的风格,首先关注的是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帮助你讲好故事的文字已足够,然后就是勤加练习,你的风格会逐渐凸显出来,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还有一个问题是真实性与阅读体验的距离,我们常说自然的文字就是好文字,所谓自然就是要尽可能贴近生活,真实,不浮夸。然而,真实也可能是枯燥的,如何通过细微差异和弦外之音将读者带入日常生活中,同时又无损阅读体验,是需要借鉴好作品中的遣词用句来学习的。

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在建筑的格局中写作,严谨有序,不时又有些关键部位需要好好研究,非常有价值。唯一可以拿来挑刺的是,过多类比,尤其是抽象的容易让读者混淆概念,文字表述上有时显得赘述,但瑕不掩瑜,这本书功能性非常强。我认为作为新手来说,可以依照书中的分析,先解构优秀的电影或小说,加深理解,再动笔实践,可以事半功倍。

作者:店长K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故事工程》书评:在建筑的格局中写作》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故事工程》书评:在建筑的格局中写作》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3391.html

(0)
上一篇 2024-03-21 18:42
下一篇 2024-03-21 21:16

相关推荐

  • 今天过不了查重的古书为何会成经典

    最近的两部古书看起来原创度低,常常被质疑。但丝毫不会撼动这俩书的经典地位。很多人对比之下要怀疑,凭啥,简直近乎抄了一半甚至一半以上…… 这两部书分别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資治通鑑》和南宋朱熹的《詩集傳》。我谈谈我的理解: 一、古人得书极难 今天一个普通业余爱好者拿出两千元,至多五千、一万元人民币即可置办基础典籍排印本。而古人,宋以前基本上抄书,宋以后也仍有抄书。而到了明代,宋濂还写《送东阳马生序》,到清代,袁枚还在写《黄生借书说》。杜泽逊教授分析,古人不是懒不是笨,是真的得书极难,所以有时候举国之力修…

  • 《魔道祖师》精彩书评:无刃之刀

    魔道祖师文中有很浓厚的武侠色彩。道义、恩情贯彻全文,如果说世家规则是修真界的法律,道义、恩情则是修士的公共道德规范。 一 1) 夷陵温家监察寮中, “温情道:“温晁要是知道你干了什么还不得撕了你?他要是真的下决心要除掉谁,你以为我能拦得住?”” .... 温情严厉地道:“......你以为温晁蠢到那个地步?他们迟早要搜到这里来的。这儿是我管辖的监察寮,而这儿是你的屋子,被人发现你藏了谁会是什么罪名?你好好想想!” 2) 点金阁中, “江澄道:“……我向各位宗主道歉。诸位有所不知,魏无羡要救的那名温姓修士叫温宁,他和他姐姐温情…

    图书评论 2024-03-31
    00348
  • 刘楚昕《泥潭》:并非杰作,但勇气可嘉

    很少有纯文学作品能复制《泥潭》这样的销量奇迹,预售期间,便突破了40万册。从无名之辈到畅销书作家,刘楚昕仅仅用了一个月,而人们都清楚,这得益于他在漓江文学奖颁奖礼上的获奖感言,经由短视频的疯狂传播,让刘楚昕一夜成名,也面对汹涌而来的审视。 人在痛苦中如何自救 在新书发布会时,刘楚昕谦逊地说自己写得不够好。他自称受鲁迅和大江健三郎的影响较大,渴望写一本像《阿Q正传》那样解剖时代的小说。而在写法上,笔者认为《泥潭》映射出加缪《局外人》、余华《第七天》《河边的错误》的影子。 《泥潭》终稿有13万字,据悉是从5…

    2025-07-16 图书评论
    0014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