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晴耕雨织,还有塔希提与远方-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精彩书评

拆开《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忍不住一口气念完,心里想着若能如此度过一生也能高攀“幸福”了。打小受了太多的大理想、大道德教育,生活学方才靠着“小春日和”式的书一点点滋补起来。不过,想想书里这一对受到尼轰国追捧的老夫妇的田园生活,又觉得,人吗,多半都是在所谓的“幸福生活样板间”里走走转转,撷一点灵感装点自己意趣索然的大众脸生活,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带着微笑或狂喜把一种生活活到极致。狂喜者固然灿烂,却容易玉石俱焚;微笑者呢,却坐拥了今天以及明天的小春日和。

小春日和是晚秋到初冬阳光和美的好天气。不冷不热,大自然的颜色还在,阳光却被未来的冷意洗掉了躁热。这刚刚好的温度,也适用于“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平静心情吧。怀着这样的心,不论工作或是生活,人都更有耐力去面对长达一生的艰辛。津端老夫妇就在这样的心境上种养了两个人的一辈子。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男主外女主内,煮饭睡眠劳作,或用“晴耕雨织”这个略感传(nan)统(quan)的说法。身为建筑师的丈夫修一相信“城市需要森林”,亲自修建原木房子,打点菜田,并种下一百八十棵树。富家小姐出身的英子婆婆则在小小的厨房焙制餐点、在厨余做手工编织,向儿女亲自垂范什么是好的饮食和生活。

然而每一样简单都浸透着务求精致的用心。比如修一会格外细心地在田里插上黄色的指示牌,提醒毛手毛脚的老婆婆,这儿有低垂的树枝“请注意,会疼哦”,那是小鸟的澡盆,“欢迎来洗个澡吧”。到处张挂留言板,用简笔漫画认真记录每一天的快乐:80岁的童心掺了爱意,再年老的芳心都能轻松撩动。英子女士呢,一定要按照季候变幻调色弄味、定制风味点心,并拿一生积攒的美丽餐具和手织棉麻为房间换装。她生性洒脱,不计较钱也不计较烦忙,侍弄青菜制作果酱的忙在打点三餐的忙碌里穿针走线,透着从容的潇洒。亲手烤培根、做年糕、草莓酱、果醋菠萝、栗金团、柚饼子,每个季节都有储存时鲜的方式,一季季做下来便成了仪式……仅仅是追随书里披露出的菜谱,也能给餐饭添一些阳光雨水的味道吧。

老人的生活又不止于眼前的平静耕织,爱好帆船的修一,下一个梦想是驾着帆船游玩塔希提岛。就是那个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安放了高更不羁余生的浪漫原乡。英子一生都在支持丈夫的事业和顽童心,塔希提的追浪梦想大概也为期不远了。

阅读这种生活的过程和咂摸汪曾祺笔下的食物,和一字字念《闲情偶寄》、念《随园食单》、念《茶经》的恬适快乐是非常相仿的。不过,后者有一种士大夫们在做完或吹破了兼济天下的狂梦后,终于能独对时间的平和。津端夫妇的极致大概在于,他们直接跳过了天下理想的负累,把一家子的好生活同时当作活着的意义和表象。

仔细想来,这不正是文艺青年们呼声甚高的生活么:不只有眼前的晴耕雨织,还有塔希提和远方。然而并没有那么简单。电子科技和机械的包围太多了,把人从土地从自然里生生抽离出来,时间也被他者化,只有在一团乱麻式的忙碌和影视剧提供的生活里,我们才知道该如何过活。遇见津端夫妇混合了泥土气息和老者智慧的生活,难免会有一种失物招领般的惊喜和佩服。

但又有多少人能领回这么活着的本领呢。修一先生看来,重要的是要保持“看见,感受和惊奇的心”,他不留情面地戳穿人们的虚张声势,“现在的年轻人忙忙碌碌,疲于生活,他们所处的环境乍看之下仿佛一个新新世界,其实那一切也许只是个假象。”

来自: 古肩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晴耕雨织,还有塔希提与远方-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晴耕雨织,还有塔希提与远方-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57.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他来了,请闭眼》精彩书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我想写的书评,是有关于谢晗的。这本书让人印象深刻得忍不住去想象薄靳言推理的时候的意气风发,或者是不屑,或者只是单纯的想去想象他当时是怎样一副令人惊艳的表情。我很少再看第二遍小说,因为剧情、结果、转折都已经一清二楚,我又何必再去看一次没有悬念了的故事了呢?可是这本让我忍不住想去找那些人物内心的想法。其实本来对谢晗没什么感觉,后面越看越喜欢。【……?】其实他很喜欢唱歌对吧?后来他囚禁简遥的那段黯无天日的时间里,他总是哼着歌出现或者离去,优雅从容却又令人胆寒。后来他唱的歌终于被简遥注意到——“How could an…

    2024-10-13
    00310
  • 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

    2024-02-21
    00236
  • 地火在地下运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20世纪真正的起始之年无疑是1914年。那年夏天,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一场世界大战,随后的四年间,7000万人在战场上厮杀,而驱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却谁也说不清楚。那是一场荒诞、不必要和非理性的战争,与之前长久以来对人类力量的自信、对理性和不断进步的信念背道而驰,留下无法驱散的幻灭感,促使人们批判、反思并重新评估原有的所有价值,成了通往非理性世界的入口,那个昂扬奋发的19世纪(当然,只是对西方而言如此)自此真正划上了句号。 从某种程度上说,洋洋50万字的《骄傲之塔》都是为了一个由此而来的简单问题:当时那个西…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