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兴衰荣败-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如果说参考文献能佐证一部著作内容的充实与否,那在《骄傲之塔》背后长达50页的文献说明则象征着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在创作上的勤奋与严谨。当阅读这部《骄傲之塔》的时候,内心会由衷的赞叹这部著作。正如作者简介中引用奥利弗•B•波拉克对其的评价:“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巴巴拉•W•塔奇曼的行文有一种画面感,让人在阅读过程体验到历史长河中波涛激起的浪花。塔奇曼擅长挖掘历史,在她的书中历史的追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她带领读者真正站在理智的角度去回顾历史,发现其中事物的兴衰荣败。

《骄傲之塔》一书共八章节,回顾了1890年至1914年间英美和西欧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塔奇曼详尽的展开了这些事件的始末,并客观的对这些事件在此间二十余年中发酵与演变进行着推演,她让这些历史之中起着推动与影响作用的人物得到了后人的认识。

塔奇曼在回顾历史过程中,她所走的是一条理智的道路。例如第二章节所描述的“无政府主义”,从它的兴起到一系列针对总统的刺杀行为,她不仅仅将这些刺杀行动视为单体事件,并进行了因果的联系。

在书中所记述的这些年代,无政府主义时期有六位国家元首遇害。工人阶级所处的是一个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普及时期,在理念推广下无产阶级工人们觉醒生活窘迫与绝望的根源在于权力与资产阶级,在他们心中工人阶级是善良无害的,不应当被君主所统治,不应该被权力所束缚,不应该被各种条例、规矩所限制。人们渴望得到真正的自由,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的目的极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轻松一点,收入增加一点。但事实上,在一系列的发酵中,无政府主义利用谋杀这种手段向人们展示其行动。

作者巧妙的描述出了翁贝托一世他在无政府主义这段历史之中恰当的位置,而在其遇刺事件的描述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显得干练至极,如她将国王遇刺后的心境用简单几字勾勒出。“一个人走近他的马车,在距离不到2米处向他连发四枪。国王用责备的眼光看了刺客一会儿,然后倒向他的副官,对马车夫咕哝了一句‘前进!’后断了气。”我们不能用情感去审视历史,但塔奇曼已经为我们圆满了此事。她的行文在极力保持着一种对历史的理性,同时又致力于还原当时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从书中不难看出她对情感既克制同时又抒发。在历史事件当中我们无法真正的揣摩当事人的心境,但是这些还原了他们彼时的感受,作者塔奇曼于此更是拿手。

革命是需要代价,但是以谋杀的手段以达到目的,这绝非一个妥善和圆满的方法。但正如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似乎会被塔奇曼的叙述能力折服,而被牵引着跟着历史之中这些人物命运的起落而让心情变得沉重或轻快。我们或许会同情无政府主义,或许会认为国王的遇刺完全是一种无辜的无益的行为,但事实上塔奇曼却一再的为我们书写出历史的细腻之处,她不局限于这些事件的表相,她深层的去挖掘出这些事件当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此尝试去还原当时人物内心。

“美国报纸对翁贝托国王遇刺事件的报道被一位叫里昂•柯佐罗兹的波兰裔美国人一读再读。剪报成了珍贵的收藏品,每天晚上都被他放在床头。”正是这种大肆的报道令这位柯佐罗兹的内心产生了化学变化。在这些个体事件的背后,塔奇曼将它们进行了串连,令读者认识到这其中相互间的作用。

如果说历史是一台舞台剧,那塔奇曼则是一位优秀的编剧,但她所编写的剧情之中,她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历史本身,更多的是与历史相结合毫无违背的人物情感。若以史家以书写真实为职责,那塔奇曼所做的是避开了史家的绝对理性,回归于客观人性的角度。

来自: 龙川文不留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演兴衰荣败-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演兴衰荣败-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4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精彩书评

    刚开始被这本书吸引,是源于一枚吃货的本能。那四季变换的田园,配上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果汁,糕点,下午茶,让人不禁咽下口水。在晚秋到初冬那和煦的阳光里,两个老人的身影,让你觉得这简直就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日和,在日语里即是指天气,或是好天气的意思。那并不是耀眼的初冬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最长情的陪伴。 美好的事物,正如津端太太说的那样:当你想把生活过得精细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段。褪掉现代都市浮躁的外衣,用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串成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不知道我是不是脑洞…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05
  • 豆瓣8.9,《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的文笔简直可以用华丽来形容,不愧是世界名著,几乎一口气读完

    《了不起的盖茨比》建立在“幻象的破灭”上。 正因这样的幻象,世界才如此鲜艳。 你无需理会真假,但求沾染那份魔术般的光彩就是了。——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使其成为 “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重要作家。 学术界评选二十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第二。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盖茨比的经历,正是作者菲茨杰拉德起落颠沛人生的写照,他对财富的想法与他对人生诗意浪漫的情感,他们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爵士时代的夜夜笙歌,不在于爱情…

  •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晴耕雨织,还有塔希提与远方-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精彩书评

    拆开《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忍不住一口气念完,心里想着若能如此度过一生也能高攀“幸福”了。打小受了太多的大理想、大道德教育,生活学方才靠着“小春日和”式的书一点点滋补起来。不过,想想书里这一对受到尼轰国追捧的老夫妇的田园生活,又觉得,人吗,多半都是在所谓的“幸福生活样板间”里走走转转,撷一点灵感装点自己意趣索然的大众脸生活,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带着微笑或狂喜把一种生活活到极致。狂喜者固然灿烂,却容易玉石俱焚;微笑者呢,却坐拥了今天以及明天的小春日和。 小春日和是晚秋到初冬阳光和美的好天气。不冷不热,大…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