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菊与刀精彩书评

如果说浩如烟海的日本文学是柔嫩飘零的樱花花瓣,那么根植于日本人骨髓中的思维方式就是支撑起花枝的树干。读《菊与刀》,想象自己是一滴清水,由根部引入,随着日本文化的思维脉络,通向日本民族思想、情感、文艺作品的缤纷花间。

日本文艺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气质,在种种义理约束与生死命题的山峡之间,有清泉叮咚作响,这就是日本人的自然陶情。山水之间的种种清雅物事,使得日本这个民族拥有一种极反差又极和谐的魅力,观樱,赏月,插花,品茶,与严苛自律形成反差,又通过移情入景的“物哀”情节,与民族性格达到高度和谐。读日本文学或观看日本电影,常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气质,清淡,缓慢,冷色调的。像初冬湖面上的水汽,缥缈清冷,却可以勾得人久久凝视,忘却寒气袭人。日本人爱樱花,在于一树繁花的美,也许更在于樱花那种转瞬即逝的飘零之美,精致,脆弱,短暂,如同生命。

一年前读白石一文《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觉得这书空虚,压抑,无力,主人公对世界抱着一股没有道理的抵触,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疏离感,很是感到不喜欢。一年后读《菊与刀》,看到鲁思说日本小说的主角“厌烦一切”,小说的主人公或作者都不分析阴云来自何处,“人们都容易伤感”,发现《菊与刀》作为一部社会学研究作品,一些章节却大可作为日本文学的书评来读,可见作者确实有着高超的洞察力,今天的我们仍能从书中获益。

日本文学中对死亡的描写非常多。一些是以死亡为结尾,全书的叙述将结果引向死亡,如渡边淳一《失乐园》,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越来越觉得死亡是主人公唯一的出路。或是以死亡为开端,从死亡出发引出故事,如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从死亡的黑暗出发,渐渐走向光亮。再如被称为“追逐死亡的殉道者”的三岛由纪夫,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死亡的痴迷。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不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尤其自杀,更被视为是一种逃避困难、不负责任的行为,秉持这样的观念,就很难领略到日本文学中的死亡之美,或者对一些情节设置感到莫名其妙。《菊与刀》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分析之后,对日本人的死亡观念作出了解读,为达到自我目标而自愿死去是一种英勇的、可以洗脱耻辱罪孽的行为,自认为死得壮烈,强过活得苟且。了解了日本民族的死亡观念,对于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情结便能多一些理解和感悟。

许多结构精奇的小说,在前面的十分之九里极尽繁琐变幻,用最后的十分之一抽丝剥茧,以一条精微的线索串联起所有的情节,使它们各安其分,若合符节。在接触一些日本文艺作品之后读《菊与刀》,就颇有翻读悬疑小说最后一章的那种豁然和痛快。世界在变,人在变,时至今日读《菊与刀》,也许不一定能够从政经等方面印证说明什么,但从欣赏文艺作品的角度看,《菊与刀》使我们更接近那群创作者的内心,不失为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风俗观念的一条途径。

来自: 格一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菊与刀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菊与刀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45.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他来了,请闭眼》精彩书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我想写的书评,是有关于谢晗的。这本书让人印象深刻得忍不住去想象薄靳言推理的时候的意气风发,或者是不屑,或者只是单纯的想去想象他当时是怎样一副令人惊艳的表情。我很少再看第二遍小说,因为剧情、结果、转折都已经一清二楚,我又何必再去看一次没有悬念了的故事了呢?可是这本让我忍不住想去找那些人物内心的想法。其实本来对谢晗没什么感觉,后面越看越喜欢。【……?】其实他很喜欢唱歌对吧?后来他囚禁简遥的那段黯无天日的时间里,他总是哼着歌出现或者离去,优雅从容却又令人胆寒。后来他唱的歌终于被简遥注意到——“How could an…

    2024-10-13
    00310
  • 张书琴:埋葬在故里的月光

    读罢,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在意识朦胧间,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村庄。 ——题记 这是一本让我读着读着,就想要落泪的书。仍记得,好几年前人们就在思考:城乡变革究竟给村庄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或许并没有讲述所有的变化,但我依旧能够感受到,那小小的村庄发出的些微历史的叹息。 塔尔坪,在“我”的心目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见证了“我”与所爱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村民的一次次谋求生计的樵采里,在树木一阵阵无声叹息的告别中,炭笔在小屋的墙上画下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困苦里长大的孩子,终究背负着故乡的期盼…

    2023-06-07
    00402
  • 故事·艺术·漫谈:《唐草物语》精彩书评

    谈到涩泽龙彦,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暗黑系”。渊博到可怕的知识面,最喜爱的是骷髅头,讲起天马行空的故事来,总有那么一点说不出的诡异感,可以说是如今日本“暗黑风始祖”,倒很是符合泉镜花那轰轰烈烈、瑰丽繁华的想象。故而,《唐草物语》能够获得第九届泉镜花文学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唐草物语》,究其题名“唐草”,涩泽龙彦解释说那是一种古典的阿拉伯花纹——斜斜密密地交织在一起,彼此牵连,如同他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各种传说故事:《海市蜃楼》中秦始皇和徐福之间的交集,《三个骷髅》中日本花山院在安倍晴明的帮助下找回前世人…

    图书评论 2023-07-11
    002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