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一战”前的西方世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抑或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战”对西方世界的影响都很深远。然而,就“一战”的爆发,有人认为出乎意料,将其定义为一场原可以避免的灾难;也有人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列强步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新型世界秩序的建立。偶然也好,必然也罢,都半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效力。那么,在回顾历史时,我们不禁要问,在“一战”开真正始之前,是否存在着某些症候呢?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The Proud Tower: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1890-1914),美国当代著名史学家芭芭拉·W·塔奇曼著,一部深入剖析“一战”前西方世界多领域思想文化转变的作品。塔奇曼曾先后凭借《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部史学著作获得1936年和1972年普利策奖。虽为历史著作,但塔奇曼丝不拘泥于史料的旁征博引,而是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在简洁的叙述中,使人主动参与其对“一战”前西方世界诸多新变的理解与阐释。

“一战”前的西方世界是一个不均质的世界。多数国家虽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彼此之间的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民主基础等则存在较大差异,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大英帝国,也有经历过法国革命的法兰西共和国,还有曾创设出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利坚合众国,以及美名曰君主立宪制而实不改君主专制的德意志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些国家,或继续深入开展,或渐近完成之势。然而,在一曲颂扬繁荣的赞歌中,或多或少能够听见些许不和谐的音部。尽管当初不甚了了,很少为评价家注意到,但对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而言,或许甚为关键。

“一战”前,英国凭两次工业革命的优势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尽管德、美两国后来居上,时时挑战英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不过,英国国内民主的进程却较为曲折:贵族势力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间的斗争从未停止,前者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敞开,后者要求合理权益的保障。在这一重要历史转型时期,英国国内却建立了“西方世界最后一个正常运转的贵族政府”,以索尔兹伯里勋爵为首相的内阁,试图维护衰朽的贵族统治秩序。内阁伴随着首相去世结束,“社会的一个新的阶层正在崛起,权贵的地位虽不至于立刻被取代,但来自它的压力越来越明显,权贵们也渐渐被推到了边上”。

在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法国,一桩案件引起了极大关注。犹太裔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因“向德国出售军事秘密”判处叛国罪,即将面临极刑。然而,对于案件的真相,众说纷纭。有人要求立即执行死刑,有人认为内有隐情,竭力争取再审。在后革命的年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内再度走向“分裂”,“缺乏安全感、没有多少公信力,备受轻视,处于防御状态”的政府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军官犹太人身份令人担忧反犹主义的兴起,军队势力牵涉其中,辛苦积累的名声可能付之一炬。以左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英勇发声,以《我控诉》震撼尘嚣。德雷福斯事件逐渐由国内事件升级为国际新闻,一场“道德斗争”最终演变成“政治斗争”,“斗争中心从德雷福斯转变为了德雷福斯派革命”。

在大西洋西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新当选的众议院院长托马斯·B· 里德(Thomas B. Reed)风光正盛,他“既没有亲信也没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是国会的唯一统治者”,深居简出,以避嫌疑。如日中天之际,里德积极为不久的总统选举前后奔忙。与此同时,一位名叫马汉的美国军官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高度强调海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性,以至于时年二十四岁的西奥多·罗斯福称此书为“海军的经典之作”,心甘情愿成为其门徒,也由此掀开了美国建设强大海军的历史篇章,影响到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八九零年至一九一四年期间,弥漫西方世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其行动同样值得多加关注。无政府主义“拒绝政党”,“蒲鲁东称之为‘专制主义的变体’”的存在。然而,无政府主义面临着有效动员的困境: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的具体开展往往要求“服从权威、组织和纪律”。从巴枯宁到蒲鲁东,再到彼得·克鲁泡特金亲王,无政府主义或实践偏离理论,或理论远远高于实际,在热忱的殉道行为背后,是日益滋长的焦虑急躁情绪,是渴望瞬间改变社会面貌的乌托邦式幻想。她魅力十足,却难寿终正寝。

在德意志帝国,继瓦格纳之后,又一位音乐大师——理查德·斯特劳斯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 斯特劳斯的重要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形式上多有创新,改编自哲学家尼采同名著作。在十九世纪末,尼采发疯之后,尼采的哲学理论最终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上帝已死”,“超人哲学”,人们一面积极阅读尼采,一面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误解他。彼时,德意志帝国已完成统一大业,积极实行对外扩张政策,尼采所谓“超人”哲学逐步被改造为尼禄主义,成为殖民主义的有力工具。

可以看出,“一战”前的西方世界内部极其不均质,大国的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两相交错。英国一方面须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与后起之秀美、德博弈,另一方面不断深化民主理念,巩固现代民主的基础。法国国内反犹主义起起伏伏,虽有政治引导,但在战争中依旧显著。无政府主义的吸引力不减,但因斗争实践被俄罗斯人添加进新的内涵。海权之争已然开始,远洋时代的开发就在前方。在塔奇曼停笔之处,我们对“一战”前复杂多面西方世界的思考,或许才刚开始。

文/吴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山雨欲来:“一战”前的西方世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山雨欲来:“一战”前的西方世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43.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与自己和解

    我们学习,我们工作,或者其他手段和方式,这一切不就是为能更好的生活吗?而什么是好生活,怎样才算好。 而好的人生这应该是建立在好的生活之上的,而想要过好人生,得先过好生活。 《更好的人生》这本书讲了两个很新颖独创的的故事,两个很年轻的故事,很美妙。 书中两个主人公他们对生活一开始都充满着迷茫,但是最后都认清自己,有了自己的执着和追求。 马蒂尔德,她中断学业,放弃工作,生活陷入泥潭,失去方向和目标,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的生活一切都是在往糟糕的轨道上走。”她自己都觉得那是“潜伏期的抑郁”。有一天,她把装有…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38
  • 面对“生命的未来”-生命的未来精彩书评

    开始静下心来读这本书的当天下着小雨,坐在古筝班外大堂的扶手椅里,大堂天井三层楼高,声声古筝音如流水,悦耳清心,遂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开始阅读。 《生命的未来》首先在装帧上看着就很美,腰封上的蓝色蝴蝶让人未忍心丢弃,取下折了做书签用。接着翻了内封,发现和外封一样,绘图都很漂亮。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是位“最会讲故事”也“最具文采的博物学家”。在本书中,他用动人的文笔“讲述悄无声息在全球各角落上演的物种灭绝故事”,这正是吸引我阅读此书的原因。 在本书中,作者将“生命的未来”分七章来讲述,“绝境”、“瓶颈”、“大自然的极…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62
  • 《他来了,请闭眼》精彩书评:致敬谢晗同学

    作为一个变态,并且是变态界的一线资深人物,不得不承认,其实谢晗还是很萌的(捂脸,我对邪恶反势力人物真的是木有抵抗力啊)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如果能冷静下来分析,以他的能力跟智慧,还是能想出其实艾伦是西蒙装出来的吧? 只能说,他是个过于聪明,过于自信,过于渴望一个能够匹配的上他,能够懂他的伙伴,不论男女。。。 要是他能够冷静下来理性的分析,其实他还是能想到这可能是个圈套的对吧?不然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试探薄靳言了,但是他内心深处还是不断的在挣扎,一边理性的想我要试探他我不能太相信他,一边感性的想他终…

    图书评论 2024-10-14
    0031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