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法国女人学雅致》书评:内在与外在最熨帖的时候

《跟法国女人学雅致》书评:内在与外在最熨帖的时候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研讨会,结识了几位优雅的女性,她们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事业上有小成,而最让人目不转睛的是她们的仪态,不会画过浓的妆,也没有锋芒毕露的感觉,淡雅的妆容和恰到好处衬托出身体曲线的服饰,举手投足间的从容与自信,无一不在道出她们的美。我也一直觉得这个阶段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也许少了年轻时的张扬,但无疑已经与内心的自己达成和解与共识,知道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也明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也许这是内在与外在最熨帖的时候。

《跟法国女人学雅致》一书就是在介绍处于中年的法国女人是如何优雅做自己的,这是给年过40岁的女性的礼物,但在我看来,这本书对年轻女性意义更大,我们漫不经心,不知有些小习惯将会深刻地影响着自己以后的状态,人总是在一个不可逆的方向前进着,但能够延长优雅的时间,何乐而不为!书中囊括了从护肤到化妆,从穿戴至健身的各种妙招,也因为作者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分享这些技巧,所以列举的产品和建议实用性的都很强。

时尚简单智慧宽容,这是作者冠以美丽生活的关键词,也是她观察到的法国女人的优雅之道,让我深表叹服,前两者是她们表现出来的状态,简单,但这简单背后的功夫是精细的,费时的,就像她们会公然否认花费时间打扮,但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个圈内的笑话。要保持优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的是长期的自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生活缺乏生机。后两者是在人有一定阅历后,心态上的臻至成熟。年龄渐长以后,气质发挥着比相貌更重要的作用,而气质正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生活阅历、脾性心智的集中体现。

法国人对于“正念饮食”的观点很是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吃的时候不要有罪恶感,用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对待吃的欲望。有些人克制不了大快朵颐的念头,付诸行动后又觉后悔,实在是种百害而无一益的心理体验。不如学学法国女人,她们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却也不会拒绝偶尔享受高卡路里食物带来的愉悦感,这种实用主义与乐活态度的完美结合,正是法国女人保持优雅的秘诀。

具体通过什么来维持年轻漂亮呢?她们的回答是爱情、美食、好酒、运动、不断的脑力训练、偶尔的放松消遣、深刻的友谊,以及能够正确面对困境的生活态度,其实从中不难发现,这就是始终积极的参与感,为自己营造精彩的生活,同时在这过程中,对当下的自己不断加深认同度。了解自己、欣赏自己,也是需要锲而不舍追求的。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跟法国女人学雅致》书评:内在与外在最熨帖的时候》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跟法国女人学雅致》书评:内在与外在最熨帖的时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3396.html

(0)
上一篇 2024-03-21 21:06
下一篇 2024-03-21 21:18

相关推荐

  • 《首辅养成手册》精彩书评:宜宁之死

    陆嘉学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起来,生怕惊醒了身边熟睡的玉人.可惜罗宜宁还是醒了. “嘘,还早还早,你再睡会儿.”陆嘉学按住宜宁的小手,轻声轻气地哄她. 宜宁迷迷糊糊地就要再躺下,却看到陆嘉学正自己抱着外衣向宴息室走去,”陆嘉学,你要去干什么!”宜宁瞬间就清醒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死死拽住陆嘉学的衣角,不让他走,”你不会又是要去赌钱吧?” “不是不是,”陆嘉学哭笑不得,有些谎撒了一次就让人当真了,”哪有人大清早地去赌钱呢.” 宜宁不信服地瞪着他,小手还是揪着他的衣角.陆嘉学无可奈何,只好又坐回床上,耐心地向她解释:”皇上让我去趟大同……” “…

    图书评论 2024-03-14
    00527
  • 马骅:盐,性命攸关的抗战——读历史小说家李浩白新作《盐战》

    作者:马骅(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宋朝:珠玑罗绮竞豪奢》等。) 盐这种东西,供应充足时太稀疏平常;可是一旦有“盐荒”的出现,立即会变成性命攸关的重大事件甚至你死我活的战争。这是读历史小说家李浩白新作《盐战》后最深的感触。 《中华盐业史》对食盐的生理作用进行四点归纳:“(一)维持胃液中盐酸成分之常度。(二)调节血液之碱度。(三)维持心脏之跳动。(四)维持肌肉之感应力。在人类肌肉中常含有相当分量之无机盐类,其作用乃在维持肌肉之正常反应力。如缺少此项盐类,肌肉之反应…

    2018-12-10
    00213
  • 《流星之绊》精彩书评:残酷现实中无处不在的温情

    整篇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反应现实的残酷,因赌债而四处筹措资金的面馆老板,因儿子绝症而杀人抢劫的警察,因做面难以受欢迎而想要去买配方的面馆师傅,因父母双亡而不得不以诈骗为生的三兄妹…… 太多的悲情人物,太多的无可奈何,但是行文之中作者却刻意在流露出一种温暖。 当其父亲被怀疑成是14年前杀人凶手的时候,形成(其儿子)选择的是希望得知真相,而不是去掩盖; 当最终杀人凶手浮出水面的时候,受害者的大儿子选择的是直面凶手希望知道原因,而不是立刻揭发; 当杀人凶手决定自杀之时告诉被害人大儿子离我远一点,并且避免其牵…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