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与自己和解

我们学习,我们工作,或者其他手段和方式,这一切不就是为能更好的生活吗?而什么是好生活,怎样才算好。

而好的人生这应该是建立在好的生活之上的,而想要过好人生,得先过好生活。

《更好的人生》这本书讲了两个很新颖独创的的故事,两个很年轻的故事,很美妙。

书中两个主人公他们对生活一开始都充满着迷茫,但是最后都认清自己,有了自己的执着和追求。

马蒂尔德,她中断学业,放弃工作,生活陷入泥潭,失去方向和目标,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的生活一切都是在往糟糕的轨道上走。”她自己都觉得那是“潜伏期的抑郁”。有一天,她把装有一万欧元的包遗忘在了咖啡馆,然而四天后,一个胖胖的小伙纸原封不动的把钱还给了她。

另一个故事。

扬,以优秀成绩毕业,却只是一个临时工,他不喜欢很多东西,却一直没有去改变或表达自己的抗拒。中规中矩,对自己的生活做了太多规范化的要求。直到一天,他与邻居夫妻邂逅,他感到所有的感官都被打开,被邻居的相处模式好氛围所吸引,和夫妻俩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畅聊,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

……

马蒂尔德说,人无法和自己的天性较劲,但最后还是义无反顾的,甚至疯狂的去找巴蒂斯特

而扬他觉得让他陷入糟糕境地的始作俑者正是自己。而经过那场谈话,他亦然的决定要改变,决定和女友分手。

安娜的文字,包含对人性的善意和揣摩,生活是没有完美答案的。

其实啊,追根究底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跟我们自己较劲。执拗,别扭。那种迷茫,焦虑,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控制外界事物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选择用怎样的情绪去面对它,过度的沉迷其中只会让自己更加迷惘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从悲伤混乱中走出来,和自己和解。可以不用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自己,接纳自己,取悦自己。并为之做出努力。自己把道理想通,在我们这具皮囊里填入实质性的东西。

从迷惘的生活中突破自己,成就自我生命的觉悟与重生。

在未来的某一天,等你活得更好的时候,你会发现,是曾经的自己的那些迷惘与不确定使此刻是幸福更有厚度,更弥足珍贵。

那时,请骄傲的对自己说,我已成为更好的人,在过想要的生活,谱写更好的人生。

来自: 姜姜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与自己和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与自己和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8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6
下一篇 2024-02-17 23:36

相关推荐

  •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面纱精彩书评

    《面纱》写于1925年,当时毛姆已年过半百。假如你是第一次邂逅毛姆,又怀着一种捧读名著的心情打开这本91年前的小说,以为是那种进入很慢、情节很拖、人物很多的模式,立刻就会发现大错特错——开头既不会有20页描述某座教堂的历史,也不会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主角的身世,而是年轻的少妇凯蒂和情人正在家里作乐时,听见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凯蒂怀疑门外是丈夫沃尔特,但是开门后一个人也没有。自此,她陷入无止境的猜疑和惊恐之中,最后忍无可忍,打算和丈夫摊牌。 是不是有点八卦有点想看下去?这就是毛姆,一个被公认很会讲故事的…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72
  • 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常被人揶揄的名句,细品之下却为这寥寥数语勾勒出的情景交融所折服。 树语由来是情语,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在缀满树语的专著《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伊甸园中的故事发生在苹果树下,神话传说中的魔幻之树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在树上刻下印记几乎是种本能,任岁月的痕迹加深往昔记忆,顺带为不同品种的树赋予性格。树,见证历史也传播文化。 旁征博引的科尔班当然也没有遗漏那些与今天理解不同、略显吊诡的故事:譬如…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70
  • 窥见日本文化,再客观宽待霓虹国-菊与刀精彩书评

    你是怎么看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的呢? 当然,这三点本就得合在一起。 文化底蕴与社会模式才能铸就前两者,也因而变成一个真正的日本。 我总是向往日本的,他人口中的风景,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与谦卑,动漫与小说中的温情及所呈现的内心的不浮躁和深度……当然,我知道仅这些是片面的,可能是恰巧的选择性的去认识了这些,日本给我的印象自然而然也就是美好的了。 以致于几时会忘记日本曾经是那样罪恶的存在,日本是二战时期的侵略国,我们国家受害最重。对于这个一水之隔的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岛国,有人仍然带着鄙视甚至厌恶的…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40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