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

莉安·莫利亚提的《小谎言》封面上醒目地展示着一根硕大、斑斓的棒棒糖,正在碎成千片万片。以这样的封面呈现来展示书中人物看起来甜美的生活,以及他们藏起来的糖衣包裹的谎言是如何碎成齑粉这件事,是一个绝好的暗喻。

在《小谎言》及其前作,包括2013年撼人心魄的《别对我撒谎》(The Husband’s Secret),莫利亚提按时间顺序叙述的这个故事,起初似乎是简单而不足提的,写的不过是在她的祖国澳大利亚的人妻与母亲们每天重复的日常生活。除了她们偶然使用“李好”(gidday)以及澳洲的其他俗语,住在悉尼附近彼立威半岛的女人们如此闲适,跟生活在美国任何地方的家庭妇女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区别。

在一开篇,人们仿佛可以听见从彼立威公立学校传来的愤怒的吼叫。在这个学校里,服饰夸张的家长正在出席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筹款会。然而,穿得如同奥黛丽?赫本的妈妈们与打扮得如同猫王的爸爸们却吵了起来。在这场混战中,有一名家长最终未能幸免,可是在我们发现这个不幸的家伙是谁之前,这本小说需要往回跳过六个月。

莫利亚提揭示的家庭问题是令人熟悉的,即使我们猛烈摇头,假装这种可怕的正在发生的事家庭暴力和欺凌”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首先遇见了刚刚四十岁的玛德琳。她嫁给了稳定的埃德,跟他有两个孩子,克洛伊和弗雷德。玛德琳同时也是正值青春期的艾比盖尔的妈妈,后者的父亲内森在艾比盖尔婴儿时期就抛弃了她们母女俩。玛德琳让自己对内森的怨恨滋长了十四年,当内森在女儿面前表现得仿佛是个好父亲,让女儿备受崇拜时,玛德琳对内森的怨恨甚至积累成了憎恨。她对自己幸福的家庭生活也不满意,而她也看不到埃德所看到的:她的朋友塞莱斯特和珍是“残缺的”女人。

塞莱斯特美得“令人不安,令人不悦”。她跟有钱的丈夫以及他们的双胞胎儿子住在可以俯瞰到海滨的一座豪宅里。在本书隐藏的所有秘密中,塞莱斯特的是最丑陋的。书中对于家暴所进行的描述,以及人物对于虐待的曲解的逻辑,会让你思绪联翩。“一点点暴力”,塞莱斯特告诉自己,“不过是平静和舒适的、让人羡慕的生活所需要的一种代价。”

单身妈妈珍刚搬来彼立威不久。儿子瑞吉正要上开始上幼儿园。珍一直对瑞吉父亲的身份保密,对导致怀上瑞吉那一夜的可怕事件耿耿于怀。甜蜜乖巧的瑞吉却被告发说他掐了小朋友的脖子,莫利亚提把校园霸凌带到舞台中央,将焦点集中于父母的出位行为。看起来,中学时候的那些刻薄的女孩子们,将来极有可能会成长为刻薄的母亲。

在彼立威学校,这一波特别容易辨识的妈妈们因为其标志性的发型而被叫做“金发波波族”。她们仿佛邪教的发起者与追随者,为能够控制一切而斗争,也牢牢掌握着学校里的话语权。可能禁止课堂上吃杯子蛋糕值得考量,可是反对金发波波族的话,你就会被禁绝于生活之外了。莫利亚提直觉地抓住了这些女人的抱负,以及她们如何像炫耀奖杯一样标榜自己的孩子。一位善于观察的家长形容另一位是“金发波波族中的精英。她是家长教师协会成员,有一个会对坚果过敏的天赋惊人的女儿。所以她部分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幸运的女孩。”

任何有孩子的人都知道,送你的儿子或女儿去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感觉像是你自己也回到了学校。对于彼立威的家长来说也如此。他们的生活是平行的,在彼此欺骗的解构力量下相互冲撞。在彼立威学校的那个可怕的夜晚,她们无法将自己掩藏在奥黛丽?赫本的表面下。

《小谎言》拉响了关于那些我们为了活下去必须说的大小谎言的警钟。即使它让我们嘲笑那些举办愚蠢的变装派对的成年人,而那些派对似乎更让人们想起了中学舞会。这本小说坚决地站到了了家庭暴力的对立端。

随着今年新学年的开始,这部小说关于霸凌的信息变得非常及时。“彼立威公立学校是无霸凌的地方!”学校的官方政策如此宣扬,可是《小谎言》提醒我们,是勇敢而警觉的成年人和有勇气的孩子们一起来阻止了暴力。

译自《华盛顿邮报》书评

译者:高远远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97.html

(0)
上一篇 2024-04-03 18:03
下一篇 2024-04-03 20:00

相关推荐

  • 24个比利精彩书评:他们叫我比利,我大概没有名字

    1979年8月4日,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坏了,一个正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的小女孩被困在了电梯里,尖声哭叫。门外的配电器冒出了火花,伴着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候另一个在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病人,人们一般叫他比利,突然沿着缆绳滑到下面,打开通风口跳进电梯,一边检查电梯内部,一边站在小女孩的身边安慰她,“你读过诗吗?”比利问那个小女孩。“我读过《圣经》”。“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比利和她说话,一直等到维修人员到来,半个小时以后,在比利的陪伴下,小女孩终于安全离开了电梯。 这一幕发生在阿森斯医院,它通常又…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80
  • 也说高分低能:《不计其庶》精彩书评

    “读书无用论”是个老热点,隔不几年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被拎出来挂墙头。老论点还总搭配着老论据,即应试教育几十年,所谓的好学生多半“高分低能”,比方说什么高考状元没没无闻,什么辍学少年当了大老板,手下都是名校生。如此种种,早被有识诸君驳了又驳,毋庸赘述。 我今天却是来认真谈谈“高分低能”这说法的合理性的。高分低能的是谁?就是叶家冢妇,庭芳嫡母,出身名门的白富美陈氏。先看高分高在哪,以封建王朝的官员妻子而言,陈氏爹是二品布政使,亲哥哥是杭州知府,家里兄弟侄子都不缺,出身项满分。个人素质方面,琴棋书画…

    图书评论 2023-07-11
    00349
  • 王林:兴趣为要,读书为本

    温儒敏教授在微博中的这句话,“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这句话比“整本书阅读要降温”的观点更值得思考。

    2023-03-03
    004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