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

莉安·莫利亚提的《小谎言》封面上醒目地展示着一根硕大、斑斓的棒棒糖,正在碎成千片万片。以这样的封面呈现来展示书中人物看起来甜美的生活,以及他们藏起来的糖衣包裹的谎言是如何碎成齑粉这件事,是一个绝好的暗喻。

在《小谎言》及其前作,包括2013年撼人心魄的《别对我撒谎》(The Husband’s Secret),莫利亚提按时间顺序叙述的这个故事,起初似乎是简单而不足提的,写的不过是在她的祖国澳大利亚的人妻与母亲们每天重复的日常生活。除了她们偶然使用“李好”(gidday)以及澳洲的其他俗语,住在悉尼附近彼立威半岛的女人们如此闲适,跟生活在美国任何地方的家庭妇女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区别。

在一开篇,人们仿佛可以听见从彼立威公立学校传来的愤怒的吼叫。在这个学校里,服饰夸张的家长正在出席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筹款会。然而,穿得如同奥黛丽?赫本的妈妈们与打扮得如同猫王的爸爸们却吵了起来。在这场混战中,有一名家长最终未能幸免,可是在我们发现这个不幸的家伙是谁之前,这本小说需要往回跳过六个月。

莫利亚提揭示的家庭问题是令人熟悉的,即使我们猛烈摇头,假装这种可怕的正在发生的事家庭暴力和欺凌”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首先遇见了刚刚四十岁的玛德琳。她嫁给了稳定的埃德,跟他有两个孩子,克洛伊和弗雷德。玛德琳同时也是正值青春期的艾比盖尔的妈妈,后者的父亲内森在艾比盖尔婴儿时期就抛弃了她们母女俩。玛德琳让自己对内森的怨恨滋长了十四年,当内森在女儿面前表现得仿佛是个好父亲,让女儿备受崇拜时,玛德琳对内森的怨恨甚至积累成了憎恨。她对自己幸福的家庭生活也不满意,而她也看不到埃德所看到的:她的朋友塞莱斯特和珍是“残缺的”女人。

塞莱斯特美得“令人不安,令人不悦”。她跟有钱的丈夫以及他们的双胞胎儿子住在可以俯瞰到海滨的一座豪宅里。在本书隐藏的所有秘密中,塞莱斯特的是最丑陋的。书中对于家暴所进行的描述,以及人物对于虐待的曲解的逻辑,会让你思绪联翩。“一点点暴力”,塞莱斯特告诉自己,“不过是平静和舒适的、让人羡慕的生活所需要的一种代价。”

单身妈妈珍刚搬来彼立威不久。儿子瑞吉正要上开始上幼儿园。珍一直对瑞吉父亲的身份保密,对导致怀上瑞吉那一夜的可怕事件耿耿于怀。甜蜜乖巧的瑞吉却被告发说他掐了小朋友的脖子,莫利亚提把校园霸凌带到舞台中央,将焦点集中于父母的出位行为。看起来,中学时候的那些刻薄的女孩子们,将来极有可能会成长为刻薄的母亲。

在彼立威学校,这一波特别容易辨识的妈妈们因为其标志性的发型而被叫做“金发波波族”。她们仿佛邪教的发起者与追随者,为能够控制一切而斗争,也牢牢掌握着学校里的话语权。可能禁止课堂上吃杯子蛋糕值得考量,可是反对金发波波族的话,你就会被禁绝于生活之外了。莫利亚提直觉地抓住了这些女人的抱负,以及她们如何像炫耀奖杯一样标榜自己的孩子。一位善于观察的家长形容另一位是“金发波波族中的精英。她是家长教师协会成员,有一个会对坚果过敏的天赋惊人的女儿。所以她部分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幸运的女孩。”

任何有孩子的人都知道,送你的儿子或女儿去学校,很大程度上就感觉像是你自己也回到了学校。对于彼立威的家长来说也如此。他们的生活是平行的,在彼此欺骗的解构力量下相互冲撞。在彼立威学校的那个可怕的夜晚,她们无法将自己掩藏在奥黛丽?赫本的表面下。

《小谎言》拉响了关于那些我们为了活下去必须说的大小谎言的警钟。即使它让我们嘲笑那些举办愚蠢的变装派对的成年人,而那些派对似乎更让人们想起了中学舞会。这本小说坚决地站到了了家庭暴力的对立端。

随着今年新学年的开始,这部小说关于霸凌的信息变得非常及时。“彼立威公立学校是无霸凌的地方!”学校的官方政策如此宣扬,可是《小谎言》提醒我们,是勇敢而警觉的成年人和有勇气的孩子们一起来阻止了暴力。

译自《华盛顿邮报》书评

译者:高远远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小谎言》精彩书评:埋在大小谎言下的不堪》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97.html

(0)
上一篇 2024-04-03 18:03
下一篇 2024-04-03 20:00

相关推荐

  • 地火在地下运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20世纪真正的起始之年无疑是1914年。那年夏天,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一场世界大战,随后的四年间,7000万人在战场上厮杀,而驱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却谁也说不清楚。那是一场荒诞、不必要和非理性的战争,与之前长久以来对人类力量的自信、对理性和不断进步的信念背道而驰,留下无法驱散的幻灭感,促使人们批判、反思并重新评估原有的所有价值,成了通往非理性世界的入口,那个昂扬奋发的19世纪(当然,只是对西方而言如此)自此真正划上了句号。 从某种程度上说,洋洋50万字的《骄傲之塔》都是为了一个由此而来的简单问题:当时那个西…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359
  • 《七星彩》精彩书评:唾沫横飞

    忐忑 怎么办怎么办,继动武之后二公子好像又把女朋友惹生气了,怎么才能把女朋友哄回来,在线等,急急急! 叮,彩圈的公众平台上名为二公子的圈粉发表了这样一条状态~ 各路好友纷纷支招—— 楚得子:二爷您开这什么玩笑,您还会有女朋友啊,从来都是招之既来,挥之即去的,还有哄女朋友这一说,别逗~ 沈御:娶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整天出去花天酒地,被女人甩脸子是命。 松间小路:怎么可以惹女朋友生气呢?哄还来不及呢,我都想把一颗真心捧在她面前,相信我的爱情会感动母亲,我们很快就可以成亲了~ 齐大非偶:女人就是矫情还有口是心…

    图书评论 2024-10-12
    00475
  • 山雨欲来:“一战”前的西方世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抑或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战”对西方世界的影响都很深远。然而,就“一战”的爆发,有人认为出乎意料,将其定义为一场原可以避免的灾难;也有人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列强步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新型世界秩序的建立。偶然也好,必然也罢,都半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效力。那么,在回顾历史时,我们不禁要问,在“一战”开真正始之前,是否存在着某些症候呢?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The Proud Tower: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1890-…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4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