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

小时候听了大人的话觉得浑身黑漆漆的“不祥”,结果等看完了武内直子老师的《美少女战士》漫画书,被最后变成了两个长着翅膀的乌鸦姐妹科波斯迪摩斯惊艳到了以后,就对这种小生灵抱有好感了。神社中长大的少女,带有一种与喧嚣的城市格格不入的气质,上白下红服色的巫女裙与一双漆黑的乌鸦所构成的画面,亦静亦动,三种强烈的对比色产生的美,的确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日本的乌鸦实在是太多,它们的身影如同麻雀,随处可见。个大、壮硕,不畏人、不集群,它们不必朝飞暮归,不必成群结队地去田野觅食,在城里,在方圆数十米内,它们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就像旧日的伦敦。只是当年渡鸦在伦敦担任的是“清道夫”的角色,而今日它们只会给东京的卫生系统增加负担罢了,比起乌鸦们的消化道,大都会的垃圾焚烧炉才是更加简便的生鲜垃圾处理方式嘞。

诚如书的副标题上所写道的那样,该书记述的是:伦敦,伦敦塔与乌鸦的故事。和第一部分不同,第二部分写的过于学术化,过于专注的探讨与塔渡鸦相关的文学性或者神话性、传说性,沉溺于分辨创发的传统、伪民俗以及现代传说的分野。虽然作者极力通过对塔渡鸦生活习性和伦敦趣闻轶事来缓解,但相比他此前出版的《乌鸦》,甚至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仍然损失了相当多的趣味性。

我读到的不是一部乌鸦的乡野传说史,没错,这是一部伦敦塔的渡鸦的故事。这个封面背景和书名,让人初看的时候,还以为是本探案悬疑类的小说才对o(≧⌒≦)o犹记得当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动物系列”的丛书,其中就有本《乌鸦》,……没错,虽然内容上天差地别,但是这两本书居然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至少两书的作者都叫博里亚·萨克斯。

虽然料想到是本短小精悍的小书,结果和预期的内容完全不同。我想要看的是类似《乌鸦》一书,“对神话、文学和生活中的乌鸦、喜鹊及其他相关鸟类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从《圣经》故事、传奇小说、绘画、诗歌到当代电影,足以激起读者对这种有趣鸟类的好奇心”的内容。然而,这本书则将关注点放在了伦敦塔的渡鸦上,对渡鸦这一物种的生理习性漠不关心,对它们与英国与伦敦塔无关的趣闻轶事无动于衷,只是在用来做论据佐证的时候顺带一提。

乌鸦可谓是鸟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可即使毫不起眼,它也能让自身那独特的神秘感毫不消减。这种神秘感得以令乌鸦在世界各地都衍生出了许许多多与死亡和智慧相关的神话、传说、图像以及文学作品。也许这是因为大部分鸦科是全黑的?

加之乌鸦那懒散的姿势以及对腐肉的喜爱,才会令其在许多文化中成为死亡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圣典和神话中总少不了乌鸦和渡鸦的身影。它们聪颖异常,是神话中狡诈,善恶作剧的精灵,但同时它们又常与死亡相联系,是人之将死的不祥预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神话故事中,乌鸦和狼经常会联袂出现在堆满死尸的战场上的缘故了。在北欧神话中的乌鸦和狼都伴随在魔法和战争之神奥丁左右。

福金和雾尼是主神奥丁(北欧神话中的神)手下的两只渡鸦,除这两只圣鸟之外,奥丁身边还常伴着有格利(Geri)和福雷奇(Freki)这两条大狼。对奥丁而言,渡鸦不单是他手下圣灵,更是他的耳目。每天破晓时分,两只渡鸦便从奥丁肩上飞离去往人间,看遍世间万物,听闻天下诸事,与生灵和死物共语。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乌鸦作为传递预言的使者。这种对乌鸦的崇拜至今仍保持在那些零碎不全的传奇故事和民间信仰中。

虽然世界各地都有乌鸦传说,但乌鸦的形象很少出现在宏大而系统化的欧亚神话中,而更多见于乡土气较浓的民间故事里。凯尔特神话中,渡鸦常与掌管着战争与死亡的莫瑞甘(Morrigan)相伴出现(一说莫瑞甘借渡鸦之形现于人前),而这大概是在欧洲人们所最为熟知的渡鸦传说了。但世界宗教故事中并不乏此类故事。

乌鸦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会跳求爱的舞蹈,实行一夫一妻制,是以希腊人在婚礼中将它们作为爱情的象征。甚至和海豚一样,乌鸦的智商可能也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事实上,很少有动物能像乌鸦一样,既没有变成家养的宠物,又始终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似乎总能带给人某种自然的暗示。自迈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乌鸦成为了城市风景中少数的野生元素之一,只有它们还能把我们从21世纪的水泥丛林带回到远古的乡村,和我们的祖先曾经看到过的一样神秘。

在英国,人们视乌鸦为图腾。这有可能是沿袭自凯尔特人的传统。1555年,皮埃尔·贝隆在他的鸟类博物志里说,在英国,禁止对渡鸦进行任何形式的伤害,否则将受重罚。他的解释是,如果不是渡鸦及时清理,死尸将腐烂并污染空气。《堂吉诃德》里则提到了另外的解释,英国的亚瑟王曾经化身为一只渡鸦,而王的臣民等候着他的归来,所以英国人不敢杀渡鸦,生怕误伤了传说中的君王。在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这种信仰至少持续到了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

因为,据说如果伦敦塔的渡鸦们离开了,伦敦塔就会倒掉。所以,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往英国的伦敦塔,都不会错过如今有专人喂养的渡鸦。这个传说可以追溯到英国中世纪的故事传说“蒙福的布兰”,巨人布兰在威尔士语中他的名字意思是乌鸦或者渡鸦。按照传说,伦敦塔上的那些乌鸦就是布兰的灵魂,只要乌鸦还在,英国就永远不会被侵略者所征服。而这正是该书的主角,并非从生物学的意义,而是单纯从地域性而言,被分类出来的——伦敦塔渡鸦。

来自: 斗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乌鸦之城》精彩书评:帝国余晖,伦敦的塔渡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53.html

(0)
上一篇 2024-10-14 09:13
下一篇 2024-10-14 09:19

相关推荐

  • 《记忆编码》书评:“圆周率背诵大赛”冠军,教你各种记忆法

    如果说,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那“过目不忘”的记忆,就是唤醒巨人的唯一方法。如何拥有超强的记忆,也就成了我们长期学习、研究的问题。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而将抽象概念转变成形象概念的过程就是记忆的关键,这一过程又可以称为——记忆编码。

    2020-05-15
    00189
  •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面纱精彩书评

    《面纱》写于1925年,当时毛姆已年过半百。假如你是第一次邂逅毛姆,又怀着一种捧读名著的心情打开这本91年前的小说,以为是那种进入很慢、情节很拖、人物很多的模式,立刻就会发现大错特错——开头既不会有20页描述某座教堂的历史,也不会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主角的身世,而是年轻的少妇凯蒂和情人正在家里作乐时,听见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凯蒂怀疑门外是丈夫沃尔特,但是开门后一个人也没有。自此,她陷入无止境的猜疑和惊恐之中,最后忍无可忍,打算和丈夫摊牌。 是不是有点八卦有点想看下去?这就是毛姆,一个被公认很会讲故事的人。 然而…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153
  • 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

    这是一本看哭所有人的书。本书主要描写面对失智到忘记自己的父亲,女儿怎样让他在余下的生命里有尊严、快乐的活着。一本打动人的书要的不仅仅是读者当下的感动,而是在感动之余你将有什么改变,致力于什么行动。 作为本书的编辑,好多篇章看得我眼泪直流,无法抑制。而且在我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一样会有流泪的冲动。为什么会如此触动人心?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看作者的故事,不单单是书中主人公的生活,而是移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身份进去,联想到很多自己过往生命里那些遗憾或应该不留遗憾的人和事情。  文学作品不是知识性…

    2018-11-15
    0016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