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

这是一本看哭所有人的书。本书主要描写面对失智到忘记自己的父亲,女儿怎样让他在余下的生命里有尊严、快乐的活着。一本打动人的书要的不仅仅是读者当下的感动,而是在感动之余你将有什么改变,致力于什么行动。
作为本书的编辑,好多篇章看得我眼泪直流,无法抑制。而且在我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一样会有流泪的冲动。为什么会如此触动人心?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不仅仅是在看作者的故事,不单单是书中主人公的生活,而是移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身份进去,联想到很多自己过往生命里那些遗憾或应该不留遗憾的人和事情。
 文学作品不是知识性读物,我们阅读它不是为了获得怎样知识的提升和储备,而是去遇见,去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去感受不一样的际遇,若能从中获得一二体悟就是收获。

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
忘了我是谁》是写的我们平常人的生活,生活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的事。作者蔡怡把她和她亲人的故事用文学之笔展露给我们看。一个作家能够把她生活里无论好的坏的,一并把生命隐私的部分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家丑不可外扬”一直是中国人以为圭臬的准则。而在作者这里,没有什么隐私,越是优秀的作家,越是能直白地展露自我。因为作者首先是一个人,自我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体验,必定和大众有共性的。所以,作家的写作很多时候不是愉快的写作,而是满怀痛苦的经历,不愿意再回首的,但是为了诉诸文字,展露出一切给人看,她必须往复在这条回顾的路上。幸好这条路也是有鲜花的有掌声的,这就冲淡了苦涩的味道。甜蜜与痛苦交织的才是真实的人生。
蔡怡的父亲年老、失智,母亲早父亲而去,照顾父亲的责任就被蔡怡揽到自己身上,好在丈夫对于岳父的入住没有异议,但是却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书房和家就成了隔绝的两个空间,他的那片天地是不受打搅的。蔡怡懂得所以并不把麻烦带给丈夫,她一个人应对失智父亲,好在有护工,她和护工好像成了联盟。在照料老父亲的过出中相互安慰。
患失智(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他们并不是完全智力丧失,只是灵魂缩水罢了,他们也会伤心、难过,也有尊严,会害怕,会孤独。也能接受到外界友好的善意和鄙夷的目光。对于全世界第四大最害怕患的疾病来说,失智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无尽的黑暗。
蔡怡的父亲当年凭恩师赠予的两张船票,携爱人来到台湾,从此改变了两家三代人的命运。父亲逐渐步入时空迷宫,有段时间经常跟女儿说,让他回老家,他是家里的独子,要守护爹娘的祖家。飘零异乡的游子,心的最低处存放的是故乡。中国山东一个普通村庄的儿子,自60年前的一天离开,没想到竟是永诀。再也回不去了,老家已物是人非,家里的田早已不是自己家的,家里的老屋早已无法居住,家里的爹娘也早已不在人世。面对这样惨淡的光景,女儿不敢说。只能一封封伪造家书,说家里的侄儿代为看护着老家,让他安心。
记忆的缺失让父亲总是在一个问题上打转,一遍遍重复的询问女儿的母亲那,她怎么还不回来?女儿一遍遍骗他说去母亲去美国了,当她实在编不下去了,告诉他母亲已经死了,他不是还参加了丧礼吗?父亲听了情绪失控嚎啕大哭,就像刚刚经历母亲去世一样。面对这样的局面,女儿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安抚。并且把谎言持续下去。
父亲刚来女儿家时,失智状况还没那么严重时,女儿把他当作大宝贝看待,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父亲。用曾经给儿子买的儿歌本教父亲儿歌,父亲以前很喜欢唱歌,他很认真的学习,并且很高兴地在一众亲朋给他祝八十大寿的饭桌上,表演颠倒歌 。
父亲语调高昂地开唱了,“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马五沿街跑……”他左顾右盼的神采、生动自然的手势、抑扬顿挫的激情,仿佛是“京戏名角”在锣鼓喧天的舞台上,演着如“四郎探母”那样的大戏。他陶醉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与掌声中。
  他是今天的主角。
  我猜父亲那被疾病、衰老禁锢的灵魂,正坐着纸飞机,飞出框架,回到华北平原上种满棉花的广大农地,回到他的童年,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童年。满桌的老友都沉默下来,用无比虔敬的心,欣赏八十六岁老父眉飞色舞地表演童谣。他们眼中有深思,有省悟,有笑容,更有泪水。或许,人生生不过是一场胡说话,话说胡。

生命就是一个轮回,从婴孩来回归婴孩去,枯萎的是皮囊,灵魂只是在人生这场戏场上转了个圈又回到原点。这未尝不是一件安慰的事。

父母老了,他们的心愿变得异常单纯简单,作为子女的我们尽量要满足他们。不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书里有篇文章写到父亲最小的儿子来看望父亲,父亲挽留他在家住一晚,给他炫耀好大的床。但是儿子却坚持说要走,晚上要抽烟。父亲说外面阳台给他抽,家里还有红酒给喝。儿子最终还是走了。夕阳西下,倦鸟归林的时候,只听父亲还在家里喃喃地说:留下来吧,留下来吧!过了两个月,小儿子再来看父亲的时候。女儿给父亲介绍你最小的儿子来看你了。父亲却说她胡说,这明明是你们家来的客人。
失智的老人有今天没明天,今天倘若还记得你是值得庆幸的,无论你是他曾经多么宝贝的人,说不定明天就把你遗忘。这篇文章让我流泪满面,有什么事情能比陪伴父亲一晚更重要的,不知道在父亲的遗忘里有没有遗憾,我想他的小儿子一定会有吧。
很佩服本书的作者蔡怡,她用她的耐心、智慧和巧思,让父亲的晚年不致孤单独行,陪伴父亲的日子不仅仅对父亲是一种给予,而同样是再次了解了父亲的过程,失智后的父亲放下了一生只为别人的心,此时他才终于可以真实的回归自我,表现自己的爱恨,自己的喜恶。但是他对女儿的爱也并没有因为遗忘而消失,那是一种已经刻入骨子里的关爱,让女儿在这个人情冷暖的社会依然能从父亲身上再次汲取爱的力量,勇敢前行。
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人人都会遇到不完美的人生,谁都会遇到不幸福的事情。如何在不完美中过出完美,在不幸福中过出幸福来,才最能体现人生的智慧。蔡怡做到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西离:《忘了我是谁》看哭了所有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199.html

(0)
上一篇 2018-11-15 22:16
下一篇 2018-11-21 16:10

相关推荐

  • 24个比利精彩书评:他们叫我比利,我大概没有名字

    1979年8月4日,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坏了,一个正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的小女孩被困在了电梯里,尖声哭叫。门外的配电器冒出了火花,伴着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候另一个在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病人,人们一般叫他比利,突然沿着缆绳滑到下面,打开通风口跳进电梯,一边检查电梯内部,一边站在小女孩的身边安慰她,“你读过诗吗?”比利问那个小女孩。“我读过《圣经》”。“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比利和她说话,一直等到维修人员到来,半个小时以后,在比利的陪伴下,小女孩终于安全离开了电梯。 这一幕发生在阿森斯医院,它通常又…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88
  • 《围城》:他不如意的人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看过《围城》的人,基本都不喜欢方鸿渐,他不学无术,优柔寡断,没本事脾气还大,学业、事业和家庭无一不失败,书里书外都被人看不起。 从他归国走下邮轮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并且没有上升的迹象。 冯唐说,人的一生,好坏皆是咎由自取。 方鸿渐的人生一团糟,除了时代的因素,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自己。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既看不上方鸿渐,也害怕活成方鸿渐,但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带点方鸿渐的影子。 他不如意的人生,给现实中的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方鸿渐人不坏,还有点小幽默,按理说,挺招女孩子喜欢的。…

    2024-11-25 图书评论
    00152
  • 《花与爱丽丝》精彩书评:无法忘却的青涩,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

    《花与爱丽丝》是岩井俊二和苍井优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了吧。 《情书》那个电影太美,美到所有人都记住了白皙黑发少年低头的那一瞬间的温柔。而《花与爱丽丝》里最让人难忘的,是两个女孩抱在一起时候的笑容,多么纯真无邪啊。 曾几何时,在青春这个词背后,很多人想起的是初恋,是无果的暗恋,是青涩的告白。而那些只不过是青春的一小部分,更多人的青春,还是和朋友无忧无虑的大笑,还有一起上下学的欢乐时光。 女孩子的世界特别单纯,能吃到一起,就是缘分,能一起上下学就会成为好朋友,如果再有点别的兴趣爱好,那这一辈子的闺蜜就是你…

    图书评论 2024-08-23
    0024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