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
书中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
既论述了大革命的开创性和决裂性,又论述了它的连续性,认为大革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书对大革命以来法国历史的反复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02.《新史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
本书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
多年来,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每一卷的主题设计均有所变化,力求迅速追踪和反映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
在已出版的各卷中,已广泛涉及“新文化史”“环境史”“新革命史”等方面的前沿内容。
本卷主题为“中古时代的知识、信仰与地域”,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组织策划。
所收文章均是青年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无论是考证内容还是研究思路方法,都价值颇高。
0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
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
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
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04.《社会权力的来源》
本书是关于人类社会权力性质系列研究的第一卷。
迈克尔·曼定义了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即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和政治。
通过从新石器时代,到地中海的古典时代、中世纪欧洲乃至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的权力叙述,作者探讨了这四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舍弃了陈旧的“社会”概念,取而代之以一个重叠交叉的社会权力网络的模型。
运用这个模型,作者在本卷中对国家的出现、社会分层、城市政治、军事帝国、宗教、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动态变化提供了自己的解释。
05.《丘吉尔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
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作者丘吉尔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
他的撼动人心的讲演、统领全局的才略、把握时机的果断,在全书中都一一体现。
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是读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优选读本。
06.《革命的年代》
《革命的年代:1789—1848》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一部。
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时代证言。
1789年至1848年,“工业”“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统计学”“新闻出版”等词被发明出来,或者被赋予其现代意义。
而这一切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双元革命”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美国的政治革命。
前者在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与全球扩张的带动下,创造了具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后者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制度的主要模型。
霍布斯鲍姆在本书中紧紧扣住 “双元革命”在历史上的突破性角色来讲述现代社会的发端,并阐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希望帮助读者们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何会变成今天的面貌,而它又将走向何方。
07.《资本的年代》
《见识丛书·资本的年代:1848—1875》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
1848年至1875年,双元革命赋予资本主义经济十足的信心来进行其全球征服。完成这项征服的是它的代表阶级——资产阶级,而他们所打的旗号,则是其典型的自由主义的思想方式。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景和经济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它们的实际胜利非常明显。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所针对的“旧制度”看上去正在接受一个凯歌高奏的资产阶级领导权,接受它所代表的经济、制度和文化进步。在经济上,原先受限于腹地狭隘所导致的各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困难,这时已获克服,这主要得归功于工业转型的扩散以及世界市场的大幅度拓展。在社会上,革命年代贫民爆炸性的不满情绪此时也逐渐平息。
简言之,在资本的年代,持续的资产阶级进步的主要障碍似乎均已铲除,因而其内部矛盾所造成的可能困难,一时间似乎还不致引起忧虑。在欧洲,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者和社会革命分子,似乎较任何其他时期都少。
08.《帝国的年代》
《见识丛书·帝国的年代:1875—1914》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
资本年代的矛盾渗透并支配了1875年至1914年这帝国的时代。一方面,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术的伟大革新,并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正式转化为有系统的征伐、兼并和统治,使世界进入一个殖民帝国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一切又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反叛和革命的合并力量。工人阶级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帝国格局也慢慢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恶化,而且超出各国政府控制能力的国际形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西方世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繁荣的时代,而又同时孕育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战争和对革命的恐惧。之后的世界所面临的希望和恐惧都直接根源于此。
09.《极端的年代》
《极端的年代 : 1914—1991》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四部。
极端的年代,即霍布斯鲍姆所定义的“短20世纪”,仿佛一张三联画,或者说,像一个历史的三明治。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到二次大战结束,是大灾难的时期。紧接着,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25至30年期;这短短数十年光明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改变,恐怕远胜任何长度相当的历史时期。如今回溯起来,它却可以视为某种黄金年代。而20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其实对世界的极大部分来说,如非洲、前苏联,以及欧洲前社会主义地区,根本就是又一灾难时期。
站在90年代的制高点,反思过去种种及未来茫茫之余,弥漫的气氛乃是一种世纪末的悲观心情。历史学家也许动辄喜欢以“历史终结”的口吻提醒空谈之人,未来却会依然继续进行。关于历史,只有一项通则可以绝对成立,那就是只要有人类,历史就会继续下去。
读书活动:
第9期「百日共读计划」:长达140天的马拉松式共读之旅,10月17号开班
第2期《百年孤独》精读班:21天打卡共读,仅限30人,10月31号开班
第4期「阅读写作营」(B书单):10部名著+10篇笔记+10场分享,11月3号开班
第10期「百日共读计划」:长达140天的马拉松式共读之旅,12月7号开班
第3期《红楼梦》精读班:180天系统阅读经典,1月1号开班
阅读岛:和100位书友共读100本好书
个人简介:
林飞,读书博主,微信读书450+本、4500+小时。
拥有多年举办线上读书活动的丰富经验。
曾担任上市公司商学院高级课程经理,知名图书出版公司主编。
文章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文艺类一等奖、评论类三等奖。
个人随笔集《北京,我终于离开了你》。
2024年6-8月,独自驾驶摩托车骑行9000余公里,穿越中国16省。
合作单位:
中信出版丨湛庐文化丨读客文化丨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丨人民邮电出版社丨湖南人民出版社丨华文博览丨蓝狮子图书丨先读丨悟道书院丨东方出版社丨中译出版社丨人民出版社丨浙江文艺出版社丨江西美术出版社丨天津人民出版社丨上海译文社丨雁北堂丨北京大学出版社丨广东人民出版社丨博集天卷
分享丨点赞丨在看三连击,记录专属阅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笔墨之林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北大历史系书单:9本世界史好书,本本经典!》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北大历史系书单:9本世界史好书,本本经典!》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