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

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

“刚入学,好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导师关系、同学关系该如何平衡?”

“想做科研,却连文献都不知道该怎么查?”

“论文屡屡被拒,还要怎么修改?”

……

不用慌,学术“咸鱼”的心理,老师都明白。

基于自身实际经历和多年教学经验,钱婧老师为一知半解的学术“咸鱼”们带来了超贴心“自救指南”。本书聚焦学习、研究、发表过程中不引人注意却影响大局的“隐痛问题”,用轻松的风格提供大量实用工具、图示案例和专业点评。

无论你是大学新生,被作业、论文逼得焦头烂额;还是进阶级科研人才,奔波在学术投稿却屡屡被拒的路上。本书都将作为一本通用型学术素养培育指南,通过基础技能、论文指导、科研生活、学术投稿四个方面为大家指明方向,帮助大家克服求学时遇到的学业“雷区”和情绪“痛点”。

本书的宗旨是:让每一条学术“咸鱼”不仅能“学进去”,更能“写出来”“发顶刊”“好上岸”。

爱因斯坦还是对的吗?

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

因斯坦经常被视为天才的象征,他的理论因其美丽和深邃而受到人们的钦佩。这本书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冒险经历,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和惊人的方式,来测试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从中子星的爆炸和黑洞的碰撞,到探测引力波的引人注目的测试。这本书带着读者踏上了一段历时百年的探索之旅。

精神退缩

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

本书是当代精神分析大师约翰·斯坦纳的一本重要著作,旨在探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两个难题:一是如何与卡住的病人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二是如何处理变得重复、静态、无成效的分析。对此,斯坦纳提出了精神退缩理论。他认为,许多困住的病人会在治疗中通过创造一种称为精神退缩的心智状态来保护自己免受痛苦,他们躲在这个避难所里,回避与分析师和现实世界的接触。但如果病人退缩的时间过长或反复,就会导致分析卡住,病人的发展受阻。

在这本书里,斯坦纳详细地阐释了精神退缩理论及其依赖的病理组织等,并用案例和故事说明了它们的运作机制与方式。为了给其原创概念提供更广泛的背景,斯坦纳汲取了许多精神分析文献中的思想,例如克莱因对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的区分,并简要回顾了前人关于人格病理组织的工作。他着眼于这些组织作为抵御无法忍受的内疚的防御方式,描述了可逆的人格分裂机制,以便重新获得丧失的自体部分并将其重新融入人格。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新书书单推荐:2023年7月26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11830.html

(0)
上一篇 2023-07-26 14:29
下一篇 2023-07-26 15:19

相关推荐

  • 推书网2024年1月2日分享书籍:北流、北漂往事

    北流 林白 8.0(149人评价) 一首《植物志》,打通人与自然的阻隔,照出李跃豆记忆深处的世界。从此,她在二十一世纪的粤港地区穿梭,却又如遁形般游走于不同时代坐标中。移步换景下,她不断变化,亦不断生长。 似已隐匿又在时间的流动中循环讲话的亲友,带出一个斗转星移的二十世纪下半叶。浮动的农场闪烁着独特光芒,嬗变的词语照耀着寻回的故土。当时空与变化中的面庞紧密相依,情感的源头与归处竟意外地合二为一。 所有的信息汹涌而至,岁月的缺口成为包罗万象的南国之诗。 北漂往事:徐则臣短篇小说集 徐则臣 6.6(229人评价) 我曾无数…

    2024-01-03
    00226
  • 推书网2024年1月29日分享书籍:法庭上的莎士比亚、焚书、赋能业务

    法庭上的莎士比亚 昆廷·斯金纳 8.9(20人评价)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思想史巨擘昆廷·斯金纳关于莎士比亚修辞学的研究力作。作者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裘利斯·凯撒》《哈姆莱特》等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分析,从修辞术的角度对经典的莎士比亚法庭剧加以重新审视,解释了莎士比亚创作过程。 通常人们认为莎士比亚拥有司法才能,赞美他直接呈现生活等,但在斯金纳看来,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些法庭剧,在于他所接受的当时极为普遍的修辞术教育,这使得他掌握一整套修辞术规则并将其运用到戏剧…

    2024-01-30
    00192
  • 豆瓣9.0以上的10部高分历史佳作,最后一本直接封神!

    01.《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这部凝聚着钱穆先生心血与智慧的鸿篇巨制,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钱穆,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迁徙途中,穿越枪林弹雨,辗转大江南北,最终在云南昆明的宁静一隅,将满腔热忱倾注于这部中国通史的撰写之中。生活的艰辛、物资的匮乏、内忧外患的交织,无一不促使钱穆深思中华民族的命运,这份沉甸甸的思考,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贯穿了《国史大纲》的每一个篇章。 钱穆先生明确指出,探究中国历史的精髓,首要在于挖掘国家民族内在的独特精神。他期望,这部饱含士人风骨的史纲…

    2024-12-10 书单推荐
    0049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