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

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

内容简介

1572年8月18日,巴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和亨利·德·纳瓦尔结为连理。这场婚礼本应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和解的象征。然而,就在婚礼后的第六天,法国国王的御前会议一声令下,胡格诺派的首领被当即处决。随后,天主教徒又对新教徒展开大屠杀,亡者成千上万,男女老少皆成为刀下亡魂……

从一场象征着和解的婚礼到一场极端暴力的屠戮,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胡格诺派数位领袖的“预防性处决”如何演变升级为一场波及全法的大屠杀?法国国王、太后、吉斯家族、西班牙国王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对于这些由来已久的谜团,阿莱特·茹阿纳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既不是卡特琳娜·美第奇的诡计,也不是西班牙策划的阴谋,更非出于法国国王清剿新教徒的意愿。查理九世当时认为王权受到极大威胁,在这种特殊的局势下,他决定采用特别的司法程序。而在他被迫使用这种极端解决方案的同时,他实际上确立了国家理性的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彼时尚未形成理论。

大屠杀的悲剧在法国造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断裂,引发了人们对王权的根基与界限、以及不服从的合法性的思考,同时也令人深思宗教分裂对王国传统造成的弊害。但是,从政治上恢复王国传统的愿望却遭遇到反击,对国王的过度神圣化打开了波旁王朝通向绝对主义的大门。

本书荣获法国第八届基佐奖、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2014年度J.拉塞尔·梅杰奖(J. Russell Major Prize)。”

作者:

阿莱特·茹阿纳,蒙彼利埃三大荣誉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十六世纪史研究,在法国贵族、宗教战争、十六世纪法国政治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主要著作包括:《反抗的责任》(1989)、《宗教战争历史与词典》(合著,1998)、《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合著,2001)、《圣巴托罗缪大屠杀》(2007)、《十六世纪的法国(1483-1598)》(2012年第五版)、《绝对权力》(2013)。

2.《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

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

内容简介:

“ 烧尾 ”有“ 鱼化龙,登龙门 ”之意,科举制自诞生以来,牵动整个唐朝社会,本书除了介绍科举制度、科举文化之外,还讲述了李白、刘禹锡、李商隐、温庭筠、李贺、孟浩然等人与科举和仕进相关的经历,以及上官婉儿、薛涛等文化女性的遭遇,生动呈现了唐代士人的社会生活与风貌。一日看尽长安花的“ 雁塔题名 ”到底是怎样的场景?李贺受限于避讳制度无法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的经历让人慨叹“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受到扬州事件影响的温庭筠早早就进入了“ 科举倒霉者 ”的名单……他们的奋斗与成败折射的是唐朝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底层逆袭永远是社会活力的来源,也是能打动人心的历史,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作者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和古代医疗社会史,曾受邀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

3.《莎士比亚的记忆》

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

内容简介:

文中的“我”——海尔曼-索格尔,有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将这套记忆接受了过来。“我”是从丹尼尔-索普——他写过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的传记小说——的手中接过来的,丹尼尔-索普是一个普通士兵,亚当-克莱“临终前用最后一口气把这珍贵的记忆交给了”他。

亚当-克莱几乎没来得及介绍这宝贝礼物的不凡之处,只说是“拥有这东西的人必须大声地把它献出来,而另一个人则必须大声地接受它。

这样献出东西的人才会永远地失去那件东西。”克莱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他当时中了两颗子弹,可怕地挣扎着,高烧更是惊人,他没来得及作介绍。

“莎士比亚的记忆”的特点是丹尼尔-索普逐渐摸索出来的。随着丹尼尔-索普一点点地淡忘,海尔曼会一点点地记住它的。作为一名德语文化的学者“, 我”——海尔曼对此套记忆存有极大的兴趣。直到“我”一天早上差点迷失在“我”以往所熟悉的不来梅车站时,“我”才惊醒“我”已经快要不是“我”了。作为“我”之为“我”的特点的记忆正在被莎士比亚的记忆淹没。

按照斯宾诺莎的说法,任何东西都想保持其形态,石头就想成为石头,老虎就想成为老虎,而“我”则想回去成为海尔曼-索格尔。

于是“, 我”如法炮制, 通过电话将“莎士比亚的记忆”转送给了另一位听起来很有教养, 并且乐于接受此记忆的人。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

曾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老虎的金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

作者

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于198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擅长呈现一种非现实意义上的真实,他构建了众多的故事迷宫。

在这些故事迷宫中,各种精神遭遇随时都会发生。

这些精神遭遇又象是一个个隐喻,描述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某种可能性,《莎士比亚的记忆》就是这些精神遭遇中的一个。

《莎士比亚的记忆》通过海尔曼的经历揭示了精神世界的辩证法。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2025年03月23日电子书分享: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烧尾、莎士比亚的记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dan/54193.html

(0)
上一篇 2025-03-19 17:33
下一篇 2025-03-23 16:53

相关推荐

  • 推书网推荐3本贼冷门但含金量贼高的科普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真正能够让我们深入思考、拓宽视野的科普读物却并不多见。 推荐3本相对冷门,但是含金量极高的书籍,这些书籍虽然冷门,但含金量极高,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有着极高的阅读价值。 01、文明的进程 《文明的进程》 [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8.8分,140人评价 作者埃利亚斯在学术领域,火了整整两个世纪! 被誉为20世纪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和21世纪的社会学大师! 小编本来以为他的书会很艰涩,结果一翻开他这本豆瓣9.1的成名作,才发现,原来他并不研究呆板的历史事…

    2023-11-11
    00120
  • 推书网2024年10月14日电子书分享: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你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强项、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

    1.《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内容简介 汇集数十位顶尖名人的教子启示录,启发千万父母教育观念的经典智慧书。 李开复、李嘉诚、张朝阳、潘石屹、刘永行、郑渊洁、刘墉、白岩松……身为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当他们将自己出类拔萃的智慧和超强能力运用到教育子女上,那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教子故事,为万千父母指出前进的方向。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是一部专门献给中国父母的读物。轻松耐读的“名人教子故事”大餐,再缀以深入浅出的“慧文点心”佐餐,最后又为您端上“点评小语”和“教育名言”的甜点。让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尽享教育饕…

    2024-10-14
    00220
  • 推书网2024年1月28日分享书籍:读虫记、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耳光响亮

    读虫记 陈睿 苏洽帆 豆瓣评分无 这是一本讲述昆虫在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中扮演角色的科普书籍。也许它们只是在我们家里生活过,也许它们在我们的文化符号上出现过,也许它们在科技的进步上功不可没,这本书将为你呈现完全不一样的昆虫故事。本书把人类历史与昆虫的关系分为了六个递进的阶段:观察、总结、应用、描述、模仿、学习。从最简单的观察昆虫行为,最后到在昆虫中寻找科技进步的创意,这实际上也是个人学习昆虫的顺序。 六章的内容将重新梳理这些习以为常的历史,原来昆虫对人类这么重要。作者语言生动有趣,形象地描绘了昆虫的习性…

    2024-01-30
    002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