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爆火,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亦保持密切关注。2025年1月30日发布博文《国内外通用大模型会取代图书馆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70949.html),国内外通用大模型会取代图书馆吗? 我试着让DeepSeek“深度思考(R1)“解答,结论是:“通用大模型不会取代图书馆,但将推动其向‘智慧知识中枢’转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文化遗产保存、权威知识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仍是技术无法替代的。未来的图书馆将整合大模型的效率优势,强化自身的专业化与人文属性,形成‘AI处理信息,图书馆守护知识’的共生生态。据国际图联(IFLA)预测,到2030年,超过90%的图书馆将深度集成AI工具,但实体图书馆的数量仍会保持稳定增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技术革新不是终结,而是图书馆进化的重要契机。”
我的角色是较为具体的实务工作者,思考问题需要更加的务实。诗和远方很美、很浪漫,但眼前的苟且不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近年,国内外通用大模型的迭代升级,一次次刷新了感知与认知。我的感受是,国内外通用大模型不是不能取代图书馆,只是受到制约,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是制度安排。本文侧重商业模式方面的学习与思考。
我私底下与师友分享过我的观感,主要内容大致如下。deepseek有可能真的会是“昙花一现”,背后涉及的利益链,非常长,且非常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倒有可能是一种特别福利,尝尝味道。当前确实受到许多冲击。人们越来越不淡定了。作为个体实在是太渺小了。究竟该做点啥,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我近期体验DeepSeek等,给我的体验是:文字工作,通用大模型越来越强,且作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刷新既有的感知与认知。deepseek很有可能被捧杀。DeepSeek引起的震动,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普通用户,其开源、开放让普通用户可亲可近,有其积极意义。
上述观感的中心,实际是对其商业模式存在疑虑,利益的博弈与平衡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心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定义是什么?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我还是粗略按传统思维来“探索”。参考工具书的词条是如何定义的?工具书总库,15142部工具书,2267万个词条。检索“商业模式”词目,得出4条结果,且每条结果均为“字数:18”,进入条目一看,均为“business model”。原来只是翻译了一下名词。坦白说,我很失望。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网站检索了一下。我收割了两条释义:(1)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一种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管理科学技术名词》,2016);(2)对数字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把投入转化为产出并获取利润所遵循的经济逻辑进行概括的模式。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涉及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各要素,而商业模式的形成和多样化则得益于各要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编辑与出版学名词》,2022)。(1)是商业模式的定义,(2)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定义(我关注它,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与它联系紧密。延伸阅读中,录了文心大模型给出的定义,供参考)。上述解答明显“不解渴”,参考价值很有限。进一步求助大语言模型(文心大模型、deepseek),他们给出的“参考答案”,参考价值大多了(见延伸阅读部分)。
DeepSeek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网络上有些自媒体已进行了探源。我直接借助文心大模型生成的“参考答案”。DeepSeek的商业模式主要基于其独特的“低成本、开源、中国”三重属性,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源策略,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推动AI普惠化。DeepSeek的商业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开源策略为核心,通过高性价比的API服务,加速了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推动了AI普惠化。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AI技术的门槛,还重构了AI产业的底层逻辑,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的持续完善,其商业模式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完全弄明白不大可能,想直接“抄答案“并“变现”更是难上加难。
笔者自2014年5月开始“经营”圕人堂,目前发展为“圕人堂服务体系”。其管理与运营,有许多人好奇。圕人堂没有进行商业化运营,因而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商业模式。毋庸讳言,管理与运营过程中,还是离不开“商业逻辑”或“经济逻辑”,除此之外,还要时刻牢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是全方位的安全!近期,我解答一则咨询:“请问咱们圕人堂有没有需要做的事,比如公众号运营之类的,我想尽一份力。“我的答复是:“谢谢!圕人堂是一个草根性质的交流平台与舞台。成员各取所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也就是说,参与交流与分享,便是一种'尽一份力'的实际行动。”
“圕人堂QQ群知识库”(http://tuan.pub/)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特色专题数据库。我想表达两点意思:其一,圕人堂可以说是圕主题话题交流与分享的“好场所”;其二,圕人堂QQ群知识库值得进一步关注与利用,这样或许可以更好地受益(特别是对于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圕人堂QQ群以往的的交流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或参考答案)。欢迎圕人关注与利用!
圕人堂资源与服务,从2014年5月建群至今,是免费的,同时是“不菲”的,凝聚一群圕人的智慧与力量。圕人堂从2014年5月10日运行至今,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均是免费的。这些免费的资源与服务从哪里来?可以简单表述为,源自圕人智慧与力量。图谋是且仅是贡献一份绵薄之力。biochem等“一群”成员在以各种形式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圕人堂作为草根社群,十年如一日运营,背后是非常不易的,凝聚“一群“圕人的心血。感兴趣者可进一步关注阅读圕人堂QQ群群文件中的文档:圕人堂服务体系“融媒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i图情”课程PPT).pdf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i图情”网站下载网址:https://www.ituqing.com/jobLaws/6 )
圕人堂服务体系是一个不小的“摊子”,维持与维护这个"摊子"安全有序运行,实际上有“一群“圕人在背后默默奉献。不知道有多少成员留意,十年来,《圕人堂周讯》每周周五发布,过年过节亦不例外。2025年1月24日是腊月25日,2025年1月31日是大年初三。《圕人堂周讯(总第560期 20250131)》周讯整理人宋明昊老师是圕人堂新成员、是周讯编辑团队“元老”宋晓莉老师为圕人堂培育的新力量。宋明昊老师首期参与编辑整理的周讯为《圕人堂周讯(总第554期 20241220)》,工作认真细致,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难能可贵。boner老师主动承担圕人堂QQ群知识库中每期周讯的更新,春节假期中亦及时更新。圕人堂QQ群是3000人群,日常的加群审核一项具体而微的基础工作,与圕人堂群群安全密切相关,管理员团队成员协力同心,默默做好安全守护工作。特此向春节假期期间,默默为圕人堂辛勤付出的成员们致谢与致敬!
延伸阅读:
(1)文心大模型解答
问:商业模式的定义。
文心大模型4.0 Turbo:
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或企业用来创造、传递和捕获价值的方式或系统。它涵盖了企业如何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如何将这些产品或服务传递给客户、以及如何从中获得利润等关键环节。商业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价值主张:明确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核心价值或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是商业模式的基石,决定了企业能够满足哪些市场需求,以及如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客户细分:识别并了解目标市场的不同客户群体,包括他们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行为。这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定位市场,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渠道通路:确定如何与客户建立联系并传递价值。这可能包括直销、分销商、在线平台等多种渠道。
客户关系:建立和维护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包括提供客户支持、增强客户忠诚度、促进客户参与等。
收入来源:明确企业的盈利方式,包括产品销售、订阅服务、广告收入、交易佣金等。
核心资源:列举企业实现商业模式所需的关键资源,如技术、人才、品牌、合作伙伴关系等。
关键活动:指出企业为实现价值主张和盈利目标所需执行的主要任务或活动。
重要伙伴:识别与企业合作以共同创造价值或降低风险的合作伙伴,如供应商、分销商、技术提供商等。
成本结构:分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项,包括固定成本(如租金、工资)和变动成本(如原材料费用、销售费用)等。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上述要素,并确保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可能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商业模式,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2)deepseek解答
问:商业模式的定义。
deepseek“深度思考(R1)”解答: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是指企业创造、传递和捕获价值的系统性框架,涵盖其如何通过产品、服务、资源、合作伙伴关系和运营活动实现盈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简而言之,它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来持续赚钱的逻辑。
核心要素(常见框架):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
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独特产品或服务,解决其痛点或满足需求(如便利性、性价比、创新性)。
客户群体(Customer Segments)
目标用户或市场细分(如大众市场、利基市场、多边平台用户)。
渠道(Channels)
产品或服务触达客户的途径(如线上销售、实体门店、第三方分销)。
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
企业的盈利方式(如产品销售、订阅制、广告收入、佣金抽成)。
核心资源与能力(Key Resources & Activities)
支撑运营的关键资产(技术、资金、品牌)和关键行动(生产、研发、供应链管理)。
合作伙伴(Key Partnerships)
外部合作方(供应商、战略联盟、互补企业)如何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或扩展能力。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
企业运营的主要成本构成(如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规模效应)。
关键特点:
系统性:各要素需相互协同,形成闭环逻辑。
动态性:随市场、技术或客户需求变化需调整(如传统零售转型电商)。
差异性:不同企业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的模式(如Netflix的订阅制 vs. 传统影院的单次付费)。
与盈利模式的区别:
商业模式更全面,涵盖价值创造到盈利的全链条;
盈利模式仅聚焦“如何赚钱”(如广告、会员费、交易抽成)。
经典定义举例:
Alexander 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提出者):“描述企业如何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的逻辑。”
Peter Drucker:“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其对‘谁是客户’‘客户重视什么’的基本假设。”
(3)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deepseek“深度思考(R1)”解答:
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内容生产、分发与变现方式,具有灵活性、数据驱动、互动性等特点。以下是其核心模式及特点分析:
一、数字出版的核心要素与商业模式框架
要素 数字出版的关键体现
价值主张 即时获取、海量内容、个性化推荐、互动体验(如多媒体、AR/VR)、低成本(无印刷/物流)
客户群体 个人读者(C端)、企业/机构(B端,如学校、图书馆)、广告主、内容创作者
渠道 电子书平台(如Kindle)、移动阅读App(微信读书)、社交媒体分发、API接口集成
收入来源 订阅制、单次购买、广告分成、版权授权、数据增值服务、创作者分佣
核心资源 数字化内容库、用户行为数据、算法推荐系统、创作者生态、云技术
成本结构 内容采购/制作成本、平台维护费用、版权管理、获客营销成本
二、数字出版的典型商业模式类型
订阅制(Subscription Model)
模式:用户支付周期性费用(月/年费)无限访问内容库。
案例: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Medium(付费会员阅读深度文章)。
优势:稳定现金流,增强用户粘性;依赖持续优质内容更新。
按需付费(Pay-per-Use)
模式:用户按单本/章节购买(如电子书、付费专栏)。
案例:亚马逊Kindle商店、得到App专栏。
适用:高价值独家内容(如专业书籍、精品课程)。
广告驱动(Ad-Supported)
模式:免费提供内容,通过广告(贴片、信息流)盈利。
案例:新闻类App(今日头条)、免费网络小说平台(部分章节插广告)。
挑战:平衡广告量与用户体验,需大数据精准投放。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模式:读者免费获取内容,作者或机构支付出版费用(常见于学术出版)。
案例:PLOS ONE(科学期刊)、arXiv(预印本平台)。
趋势:推动学术成果共享,依赖机构合作与基金支持。
平台分佣(Platform + Creator Economy)
模式:平台提供工具与流量,创作者上传内容并按收入分成(如打赏、订阅)。
案例:起点中文网(网络小说分成)、Substack(付费邮件订阅分佣)。
关键:构建创作者激励生态,吸引优质内容供给。
B2B授权与定制化服务
模式:向企业销售数字内容版权或定制化内容解决方案。
案例:在线教育平台向学校提供电子教材库、商业数据库(如彭博终端)。
优势:高客单价,长期合作稳定性强。
三、技术驱动的模式创新
AI与大数据应用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阅读习惯推荐内容(如豆瓣阅读)。
内容生成:AI辅助创作(如自动生成新闻稿、漫画脚本)。
版权保护:区块链技术追踪内容流转,防止盗版(如中国知网的区块链存证)。
交互式与沉浸式内容
增强体验:AR电子书(如儿童科普书扫描触发3D动画)、互动小说(用户选择剧情分支)。
元宇宙融合:虚拟空间中的数字阅读体验(如Meta的VR图书馆)。
四、挑战与趋势
挑战 应对策略
盗版与版权纠纷 强化DRM技术、法律维权合作、区块链确权
用户付费意愿低 分层定价(免费试读+付费解锁)、捆绑销售(如会员权益包)
内容同质化 投资原创IP、引入UGC/PGC混合生态
趋势 示例
订阅制主导 全球电子书订阅市场年增长超15%(Statista数据)
短内容与碎片化阅读 字节跳动推出“番茄小说”主打免费短篇+广告模式
跨界融合(内容+服务) 微信读书整合社交分享与电商购书,形成闭环生态
五、案例解析:亚马逊Kindle生态
价值主张:便携阅读、低价正版、跨设备同步。
收入组合:硬件销售(Kindle设备)+内容订阅(Unlimited)+单本销售分成。
护城河:庞大电子书库、与出版商的独家合作、用户阅读数据积累。
创新点:推出KDP(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吸引独立作者,形成“内容-用户-创作者”飞轮。
总结
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以数据为核心,连接内容创作者与消费者,通过技术实现规模化分发与精准变现。未来竞争将聚焦于内容差异化、用户体验升级与生态整合能力。
编辑:图谋
封面及文内配图为圕人堂成员biochem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
为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交流群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关于商业模式的学习与思考》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圕人堂LibChat”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关于商业模式的学习与思考》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