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圕人堂文摘

图谋按:圕人堂微信公众号推文《“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发布后,关注度很高。吴建中先生《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馆建设,2024(网络首发))已“把脉”并“开方”。

图谋摘编自: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J/OL].图书馆建设,1-10[2024-10-13].https://doi.org/10.19764/j.cnki.tsgjs.20241538.

《图书馆建设》2024年9月23日网络首发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开放科学的问题,以开放研究作为开放科学的具体实践与行为规范。第一部分讨论了《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和《开放研究信息巴塞罗那宣言》等在克服学术评价偏见及封闭型专有商业数据库形成的科学鸿沟等方面的作用,认为阻碍开放研究实现的不只是技术和规范的问题。第二部分聚焦研究文化。作者经过对爱丁堡大学推进研究文化的案例分析,认为推进开放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过程,不是靠几个工程、几场攻坚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整体推进、广泛参与,更重要的是文化变革。在第三部分,作者提出图书馆要在推进开放研究中有所作为,在对外拓展中增强合作力,在研究数据创建中提升创新力,在负责任出版中发挥领导力。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政部门、科研团体以及各利益相关方一起,携手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为学术回归公益,为学术无障碍传播做出应有贡献。

今天,图书馆作为“大学之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而大学本身也在不断失去原有的知识中心的地位。知识包括其产权正在转移至商业出版社及代理商手中,大学生产了知识,又不得不花巨资将它们买回来,即使如此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学校自身的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同时资源越来越向少数人倾斜,形成深深的科学鸿沟,那些缺乏经费、尤其是位于全球南方的科研机构及人员往往徘徊在鸿沟的另一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开放科学展望:世界各地的现状和趋势》中一项针对被访研究者经常访问的开放获取数据库的调查表明,近 85% 位于西欧和北美,非洲和阿拉伯地区分别只占不到 2%和 3%。

图书馆的价值链是从收藏开始的,而学术出版与传播的价值链是从出版开始且无限循环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图书馆经历了电子图书馆、嵌入式参考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学习共享空间等的建设和发展。进入数字转型时代,图书馆使命和目标发生相应变化,很多大学图书馆意识到,除了原有的业务环节以外,作为支撑教学与科研发展的研究数据也必须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不仅要确保这些资源可发现、可访问,而且也要为知识的可复现、再生产创造条件。过去图书馆工作可以在内部展开,如今则需要与大学内其他各个部门协调与合作。由此图书馆界开始了“由外而内”(outside-in)还是“由内而外”(inside-out)的大讨论。

二十多年来,图书馆在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和开放科学进程中始终扮演助推者的角色。爱丁堡大学的实践表明,开放研究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大学,根本在文化。开放研究不是靠几个工程、几场攻坚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整体的推进、广泛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变革。图书馆要真正回到“大学的心脏”的地位的话,开放研究是面向未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为此,图书馆要知难而上,戮力同心,在对外拓展中增强合作力,在研究数据创建中提升创新力,在负责任出版中发挥领导力。如果以前开放科学只是一句口号的话,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从现在起,图书馆要与行政部门、科研团体以及各利益相关方一起,推进开放研究,携手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为学术回归公益,为学术无障碍传播做出应有贡献。

延伸阅读:

图谋.“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https://mp.weixin.qq.com/s/xTunm6gK-ZQt1t-Azm95UA

图谋作为一名“老图书馆员”,一方面具体做图书馆实务工作,一方面做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我的感知与认知,有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滋味也是更为复杂的。面对“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即便作为“阑尾”,在没有被切除之前,亦需要善待,处置不当也有可能会是“性命攸关”的。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编辑:图谋

封面及文内图为圕人堂成员biochem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

为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交流群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圕人堂LibChat”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0174.html

(0)
上一篇 2024-10-14 10:32
下一篇 2024-10-14 10:36

相关推荐

  • 潘俊林 等| 量身定制的图书馆服务——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创新改革纪实

    量身定制的图书馆服务——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创新改革纪实 Tailored Library Services: A Documentary of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the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U.S.     作者简介 潘俊林(Junlin Pan),教授,北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传媒学科馆员,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早期教育、教育研究,以及图书馆服务; 弗雷德·巴恩哈特(Fred Barnhart),博士,北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院长,曾在各种学术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私立和公立大学图书馆担任领导职务; 莉安·范德克里克(Leanne M. Vande…

    2024-12-11
    00376
  • 他走了13年,余华还是很想他

    作者:柳嘟嘟 作为文坛泥石流+头号喜剧人,余华可以有一万种“不正经”。 唯独,对史铁生除外。 前段时间,他跟董宇辉聊《活着》,全程都靠董宇辉输出,他在一旁就只会“嗯嗯嗯,对对对”,再配上认真听讲的姿态和一脸崇拜的表情,你一时很难分清这书到底是谁写的。 但他聊起史铁生的作品,便一本正经,头头是道。 他自己的签书会,不仅眼神缥缈,还灵魂出窍,表情包直击打工人内心。 但同样是签书会,当粉丝拿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签名时,他一秒清醒,恭恭敬敬写上“铁生”,还把自己的名字划掉。 他甚至说,如果书的签名是“史铁生”,…

    2023-10-29 文化对话
    00359
  • 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视角:顾颉刚单恋、藏书归宿

    ​多年浸淫学校图书馆,我有一个执念,就是对一个作者感兴趣,就必定要把他所有的书都找到翻全。 张爱玲的不用说了,除了大陆见不到的部分书信,她所有的文字我都看到了。严歌苓,我看了目前出版的她所有的小说。祝勇在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我都搞到了。周晓枫的书,北京的学生小墨买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的给我寄来,我又时时关注新书动态,只苦于没有读到《紫禁红》。发现新版《巨鲸歌唱》刚好收录,立即站着就读完那数万字。 现在是葛剑雄。在书架上周晓枫厚厚的《巨鲸歌唱》的不远处,站着略薄但精致的葛剑雄的《悠悠我思》。趴在文学库的书桌…

    2024-03-21
    0041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