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

“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

吴建中先生近期发布的新浪微博中说:“以前常说大学是知识的中心,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现在依然有如此的底气吗?今天,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而大学本身也不断失去原有的知识中心的地位。知识包括其产权正在转移至商业出版社及代理商手中,大学生产了知识,又不得不花巨资将它们买回来,即使如此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学校自身的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同时资源越来越向少数人倾斜,形成深深的科学鸿沟,那些缺乏经费、尤其是位于全球南方的科研机构及人员往往徘徊在鸿沟的另一端。”

吴先生这段话,图谋读过之后,颇为感慨。“全球南方”算是一种委婉表达,现有研究认为,“全球南方”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概念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使用。图谋与资深高校馆长王馆长微信交流时,提及吴馆长这段话。王馆长说:“我一直是图书馆消亡论的看法,还真不是传统图书馆的消亡,而就是2000年以来所谓现代图书馆概念的消亡。完全可以理解成一个传统的纸质藏书馆和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中心,前者回归图书馆学专业,后者极致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前者另建密集型的藏书库,后者有几个办公室和对外窗口即可,然后把大开间的一体化馆舍交给物业,全部让给学生学习中心。”图谋说:“从目前看,图书馆还真的是‘掏空’了。数字资源是虚拟的,不是图书馆的;纸本馆藏,基本上是‘无用的’,本身确实没有什么特色(或系统收藏),利用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眼下,表面上热热闹闹。智慧图书馆实际属于‘集体创作’,其中图书馆人的贡献非常有限。我自己也越来越糊涂了。真不知道该干啥了。当前各种会议热热闹闹。各种赋能,好像说到就代表做到。”王馆长说:“我开会就是去见老朋友,基本不去考虑学习什么了,有的学不了,有的不用学,保持定力坚持大的正确方向不折腾就足够了。自己保持终身学习不被商家忽悠即可。再干几年退休,任内维持好学校第一的师生满意度,给职工争取一些好的工作环境宽松的工作状态,比什么都好。先有好的大学才会有好的图书馆,不切实际的创新和领先,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但是时刻有可实施的项目计划,一旦突然有钱了我能科学合理的花出去。”图谋赞同王馆长的见解,评论为:“难能可贵!”。

2022年圕人堂曾就“图书馆的数据采集问题”有段讨论(见:http://tuan.pub/server/detail.php?id=10786)。图谋:“目前对于图书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另一种认为图书馆是大学的阑尾。心脏说,比如对于清华大学等高校,真的是比较重要,文献资源经费投入力度也大。阑尾说,从文献资源经费角度,可能还是个长尾,比如前边提及的(高校图工委公布的2021年事实数据)74所高校低于10万元(最少的两所分别为7千元、3千元)。”广东小肥羊:“其实,考虑文献资源经费,不要光看绝对量,也要看相对量。清华大学一年经费预算300多亿,给图书馆的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例是多少?北京大学一年预算200多亿,给图书馆的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例是多少?有些学校给图书馆的经费可能绝对值不高,但是占学校经费的比重说不定要比北大清华高。(高校图工委公布的2021年事实数据)里面很多数据是有问题的,不能较真的,说不定就是瞎填的。高等教育统计报表里面的数据可靠性要高一点。因为这个要跟学校的评估捆绑在一起,数据的真实性要保证,填报今年数据的时候要跟去年数据做详细对比,数据变化超过一定幅度要专门写说明的。”

图谋作为一名“老图书馆员”,一方面具体做图书馆实务工作,一方面做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我的感知与认知,有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滋味也是更为复杂的。面对“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即便作为“阑尾”,在没有被切除之前,亦需要善待,处置不当也有可能会是“性命攸关”的。

 

“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

“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

 

 

编辑:图谋

封面及文内图为圕人堂成员biochem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

为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交流群

“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图书馆作为大学‘心脏’的光环已逐渐褪去”有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38584.html

(0)
上一篇 2024-10-10 09:22
下一篇 2024-10-10 09:26

相关推荐

  • 毛泽东:“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1938年,毛泽东给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题词:“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全面抗战爆发后,“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到处流传。在全国抗日阵营中,一些人对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战争能力等,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对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缺乏精神准备,出现了盲目乐观的轻敌思想。同时,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许多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来到抗大学习,他们革命热情高涨,但缺乏实际工作锻炼。毛泽东的这一题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抗大学员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中国抗战事业提出的…

    2024-03-30
    00316
  • 锐意创新 实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以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县域总分馆建设为例

    本文节选自《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第三部分 案例: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案例研究。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科学信息,提升公民素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社会职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系,公共图书馆是其中重要的核心部分。2013年,安徽省启动了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试点,金寨县位列其中。在试点工作中,金寨县依据本地实际,锐意创新,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县域总分馆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盘活农家书屋,基本实现“繁荣、共享、惠普、均等”的县、乡、村服务一体化村公共图书馆体系…

    2024-09-23
    00773
  • 高雯雯: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电子资源建设思考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科学为基本手段,有着更加高效和便利特点的一种图书馆运行模式,它的最本真追求就是用最绿色的方式和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阅读。智慧图书馆的三个根基是信息管理全面化、图书馆数据体系化和馆藏资源数字化。其中馆藏资源数字化又是最根本的环节。 一、近十年纸质图书与报刊出版情况分析 在互联网未兴起之前,大众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的高度覆盖,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渠道。通过近10年相关统计资料,我…

    2023-05-30 文化对话
    0045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