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一直想读《老人与海》这部文学经典,终于在2025年3月12日从头至尾一字不落读完。

本书是根据真人真事采用白描手法,没有形容词、没有华丽词藻,讲述了圣地亚哥的简单捕鱼故事,整个描述非常地详细,如出海前的准备工作、出海后如何下饵、布局不同深度钓索,如何与大鱼周旋,怎样战胜凶猛强悍的鲨鱼,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能触摸到主人公面对困境坚守信念、灵魂高贵,不言败的精神力量,使我很震撼、收获很多人生感悟、哲理。这是一部英雄主义的赞歌。

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这无疑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我在想换作我是不是就放弃了。

可主人公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再次出海,且选择到渔民不去的远海,这象征了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诗和远方并且要脚踏实地去践行。终于,他钓到一条巨大的“我从未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鱼”—马林鱼,这鱼比小船还长、力量强大,明知大鱼力量比他强,但决心战斗到底。鱼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

他在漫长、坚难的对抗中,历经艰难,手被划伤、抽筋,背被钓索肋着,左右切换,却还是疼痛难忍、身体疲惫不堪已至极限,靠着一次次精神的自我激励,却始终攥着手中的钓线。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毅力,打不倒的英勇气概,深深震撼着我。

人的一生我们亦会遭遇付出却“一无所获”的情形,是像泄了气的皮球放弃,还是像老人一样坚守理想、不忘初心、勇于拼搏、充满乐观主义,让我深思、感触很深。

归程中,老人遭遇鲨鱼围猎其战利品大鱼,他用鱼叉、刀、船桨等一切能当作武器的东西拼尽全力与一条条鲨鱼搏斗。

尽管最后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但他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闪耀着虽败犹荣的光辉。这正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胜利者是在困境中不放弃、不屈服,无论工作、生活中遇到任何挫折,或许结局并不完美,只要勇于面对、敢于抗争、坚韧不拔,就无愧于此生。

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细品的经典。其主题灵魂:老人精神凝炼的一句话“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就是我须牢记的警句。

作者:朱萍,第1期阅读写作成长营成员。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老人与海》读书笔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老人与海》读书笔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4306.html

(0)
上一篇 2025-03-23 17:26
下一篇 2025-03-23 20:54

相关推荐

  • AI 写作给读者的创伤

    最近,也跟风尝试了一些 AI 写作。 比如,在工作中,我会叫 AI 按照我写好的一段文字的风格,续写一篇文章的后面部分或者结尾。 又或者叫 AI 根据需求,写一些文案或者文章标题等等。用下来的整体感受是,如果用 AI 来写文案,拓展一些创意和思路,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给你很多在文案和创意上的启发,当然,那些文字并非它的全新创造,只是经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后的结果,所以说,AI 会取代部分基础的文案和创意工作者,并非空穴来风,我觉得这将是不久之后的现实。 不过,让 AI 进行写作的话,从目前来看,它学得最好的是华丽绚烂…

  • 讀寫日記:後漢書卷一完

    今天看《后汉书》,错记第一卷为33页左右,打算分两天看完,同时还打算把之前约剩20页的大半卷《通鑑》也分两天看完。结果“出师未捷书先死”,不小心把白天带到单位的《通鑑》,还剩8页就可以看完卷69的《通鑑》落在单位了…… 发现的时候我已经长驱电动车走了好长一截路,考虑到天冷,充电效率低且折腾,我希望充满电跑一个来回不要返程的时候电量不足,也不想在小区的灰土里“翻山越岭”去充电,加上最近休养生息为主,就安心割舍。 回到家吃完饭探测一下大概页数,发现居然上卷11页,连同下卷仅24页。于是一鼓作气接着早上的5页续读到20页…

  • 为什么我热衷于做无用功?

      近期与一位前辈交流,前辈直言不讳批评我做无用功过多,得不偿失。其实,这位前辈很可能只知道我做的一小部分无用功,是图书馆史方面的。 前辈年近九旬,思维敏捷。近几年,我与其电话交流频繁,交流的话题以图书馆学史、图书馆事业史话题为主。受张厚生先生的影响,我将图书馆史研究作为一个兴趣爱好。20年来,我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的藏书中,关于图书馆史方面的图书占据很大比重。近年出版的大块头图书,比如《中国图书馆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等毫不犹豫…

    2024-09-04
    0029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