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讲真,我从2016年到2019年刚开始意识到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从20年23年一年读50本书,但是我并没有刻意的去学习读书方法和阅读体系!

也是现在粉丝越来越多以后,我发现有很多朋友根本不会读书,有很多有关阅读的问题和疑惑!我才正式开始看有关阅读的主题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竟然发现大家大多数的问题其实书中早就写好了答案!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做主题阅读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基本有关于阅读方法的有用的书,可以说看透这几本书,关于阅读的90%的问题都能被解决!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1、《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阅读方法,一定要读的那本经典书籍,书中提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包含在检视阅读中的,而事实上,检视阅读又包含在分析阅读中,分析阅读则包含在主题阅读中。

在我重新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卡片笔记写作法和主题阅读,到底我应该选择哪一种?哪一种最适合我?”

在我重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发现问题就在书中,之前介绍过的速读方法:

指读法关键词法高倍速阅读法都属于检视阅读,而卡片笔记写作法可以划分在分析阅读中,包括《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便签阅读法,都属于分析阅读。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基础阅读,大多数人在追求检视阅读的速读方法,真正的读书内化变得更有价值的是分析阅读,所以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分析阅读的方法,

基础阅读是基础能力,99.9%的人都具备这种文字能力,先用检视阅读来筛选主题阅读的书籍,确定好主题阅读的书籍再用分析阅读法,最后进行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的对比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本书就是把琐碎的阅读方法整合成一个「阅读体系」,遇到相应的方法就可以往这「阅读框架」里填就可以了!

这本书有一个缺点,就是每一个层次阅读方法的实操方法不够细致!需要读别的书籍来作为一个补充,毕竟世界不可能存在一本完美的书,就像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一样,哈哈!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2、《聪明的阅读者》

这本书的作者真的读了很多书,非常有学识,这本书有《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和体系,

也详细讲解了比如「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实操落地,《卡片笔记写作法》中的方法作者把卡片分类为灵感卡片,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但是看完,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写卡片

《聪明的阅读者》中作者把卡片分为9类,新知卡、行动卡等等,以及每一种卡片的模版,以及作者的卡片实际案例卡片,基本看完这一章就能够立马跟着实操写出来卡片,

我也将这个方法分享给了读书群的朋友们,对于一个写不出来文字的新手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模板来写!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3、《海绵阅读法》

相比《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聪明的阅读者》,李小墨的这本《海绵读书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干货也很多,如果你看书不多,又想要了解榨干一本书的方法,这个本书太合适不过了!

书中提到阅读的三种层次,局部碎片化的笔记是9大要素,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卡片笔记法,但是本质其实都是如何写碎片笔记,这个可以和《聪明的阅读者》中的9种卡片写法做个对比!

以前我一直很好奇,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大多人总想着把学到的知识挪到自己的脑子里,以学科为类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层级分明,导致我很长时间陷入到“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好难,我好像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提出我们不应该以知识为中心,而是应该以「个人为中心」建立知识体系,这让我突然顿悟!

这个世界上知识太多了,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对什么感兴趣?知识体系是为自己的热爱、理想和目标服务的,

比如我现在对阅读写作感兴趣,我希望可以找到读写结合的方法,读写就是我的目标,跟读写相关的话题我都可以放在我读写这个关键词的知识体系中!

让知识体系为人服务而不是为知识本身服务!

这本书是李小墨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我看完非常受用!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4、《学习学习》

有朋友会好奇,阅读主题的书为什么要推荐一本学习的书?

原因有两个,

第一,读书本来就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而已,书中提到一个词叫「搜商」

公众号后台有很多朋友会问我如何注册公众号?变现方式?其实我们大多数的零碎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公众号、小红书、书籍中找到答案,但是我们搜索问题的时候要多一步,故意搜索一个反面案例,这样可以让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更客观,不会过于片面。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很多信息都在网上传播,而我们要想要获取更多更好的信息,那么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的搜商!

第二,如果1、2、3、都是讲读写结合,那么这本书就是讲输入输出结合!

让我们的思维从书中跳脱出来,虽然读书,但是也不仅仅受限于读书,文章,论文,课程都是我们输入的一个方式,只要你想要学习!

书中还提到有关于知识体系的建立的一些看法,可以和其他4本书做对比和总结!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5、《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如果要放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体系的话就属于分析阅读!这本书主要就是讲「便签法」

R:阅读!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有很多朋友总是会说,为什么总是强调复述?是因为复述是思考、理解、内化最重要的开始!)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这一步是把知识和自己发生关系,最好的链接就是自己的相关经验!)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我想这一步就是在读书笔记上的知行合一再合适不过!

这意味着对“知”(知识和信息)和“行”(经验行动)都好加工,这样才能形成两者更高层次的“合一”!

我想针对于致用类的书籍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笔记方法了!有很多博主自己的笔记方法都是源自于此!

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唠这么多吧!

如果你对今天的文章有所收获,那就给小鱼点个关注在看吧!你的每一个鼓励都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爱你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小鱼爱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4年读了200多本书以后,突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9470.html

(0)
上一篇 2024-07-12 09:31
下一篇 2024-07-12 14:29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

    昨天完成了阅读《道德经》第二遍,这次看的是解读版本。 从去年11月份开始,误打误撞接触《道德经》,一开始阅读无法停止,发现这里面真的有人生的大智慧。 任何人都无法说自己能真正读懂《道德经》,我也只是理解了皮毛而已。 但就是这一星半点,足以让我醍醐灌顶。 《道德经》中这10句话,真的说尽了人生哲理。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出自第1章。 妙:事物的内在,本质。 徼:事物的表面。 意思是,做事情足够专注,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但若是欲望太多,那注意力就会分散,就只能停留在理解事物的浅层表面。 …

    2024-05-22
    00186
  • 2025年,你敢和我一起精读完12本书吗?

    我对办读书会有一个执念。 因为我很想有一个能够纯粹读书的圈子。 现在有了,我加入了大靖老师的读书会,并很荣幸成为一名领读人。我们的读书会名字是「富足人生读书会」。 这个读书会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拿出点精力来维持运转,它竟然越来越逐渐向好了。 今天是读书会招募文,但我想先写一写我个人关于读书会的三段经历。 1、2023年刚辞职,以读书作为使命,自命不凡,心血来潮建立了一个500人的读书群。 在这个群内,我组织过大概两场读书会:先制定书单,然后邀请嘉宾来分享,平时自己读,群内自由交流。 后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2024-10-24 读后感悟
    00108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 然而对于这本书,最令我赞叹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果剔除那些哲学课程,本书内容可以说所剩不多了,但作者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谁是席德这个悬念?引导读者一直读下去,顺道把哲学这门功课也让你收下,欣欣然读到故事靠后部分席德以超出想象的方式出现,直令我大开眼界!(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读书少,见识浅,不要投来鄙视的眼光,请把我温柔的对待) 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了大半本书,当那个谜一样的席德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原来她在另外一个世界,而苏菲的世界只不过是席德手里的小说,爸爸写的故事!而席德的爸爸写这些…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10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