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大约如此-微微一笑很倾城精彩书评

大概是单细胞生物的关系,对于复杂的状况总是习惯性的避免。

所以大陆原创言情,好是好,但是总觉得太复杂。社会也好,人心也罢,分析的太过透彻就有过犹不及的味道。那些事情自己经历过的,看别人写出来便觉得失色三分。倘若真遇见写的好的,自己曾经微妙的心境在第三者笔下写出,两厢对照之下,无疑是将自己的伤口揭开再看看,疼痛入心也就算了,就怕觉得自己卑微的可笑,真真是生不如死了。

没遇过的,旁人的痛,旁人的泪终究是旁人的事情,怎会入心?等真遇到了,还是会措手不及。何况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书是书,现实是现实,他是他,你是你,会相似永不会相同,混为一谈,倒有纸上谈兵、误人子弟的嫌疑了。

于是觉得能被标上“大陆原创言情写手”无非也就两人:叶迷和顾漫。虽然是不同的写作风格,只是大概两人都不是会写“凡人”故事的写手,因为遥远,所以能够安心。

读顾漫的文字总是会不自觉的微笑,温暖异常。

肖奈,像童话中必然会出现的王子,也许以后会进化成半秃顶,笑呵呵,胖呼呼的肯德基国王,但是此刻他必然是英俊非凡,带着可以驱散一切阴霾的明丽,允文允武,有可以单枪匹马的冲进恶龙窟拯救出公主的傲气。

这样的男子谁能不爱?啊,我只想和微微一样嫉妒的想要流泪。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是:和莫扎他他们这些“牛人”不一样的是肖奈被称为“大神”,牛人再牛也是人,现实实,活生生。神是神,这世上见过神的能有几人?我这种单细胞生物一枚的人无缘窥见神迹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吧。

相比如神般虚幻存在的肖奈我更爱微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向学识型靠拢的宅女微微,操作强大豪迈英气的侠女微微,逻辑不错直来直往的理科女微微,艳丽脸庞火爆身材的美女微微。有自己的装备和武器,有自己的能力和骄傲,不靠王子,也可以屠龙,笑睨天下的微微。

微微不是童话里软弱的公主,微微是气场十足的女王,是不输给神的存在。

微微一笑,就能倾城,倾国,倾天下。

感谢顾漫,对待敌人让他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的如冬天般寒冷的态度,才没让我看见如孟逸然等路人甲的粉磨登场,在网上追到这个时候的,我有多么纠结,几乎要放弃了。好怕看见二女争一男,或者两男争一女的桥段,那不是童话,那是韩剧。看童话变成韩剧,那是多么惨不忍睹的事啊。感谢顾漫,感谢老天垂怜,阿弥陀佛兼阿门。

于是就能看过一遍又一遍,多好啊,童话的功用本来就是抚慰人心的,把童话改编的面目全非,挖掘里面的秘密大概是聪明人们才有的乐趣,而我只看公主和王子快乐的在一起。

微微一笑很倾城,世间美好,大约如此。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世间美好,大约如此-微微一笑很倾城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世间美好,大约如此-微微一笑很倾城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0834.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1
下一篇 2024-02-17 23:31

相关推荐

  • 你必须自己去改变一切-一个人的朝圣精彩书评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来了又去。 早晨醒来读完了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说实话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不是哈罗德决定步行去拯救好友奎妮的信念,而是哈罗德以及书中其他人对他人从内心底做出的关心与尊重。 这种近乎妥协、委屈自己,来对待他人的尊重,我真是久违了。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吃茶饼流了满嘴液体的人,“哈罗德扭头看向一边,想站起来,但意识到这样不行。但同时他又觉得这样目睹他人的无助也是一种侵犯。” 喜欢吃彩虹糖的奎妮,“有时她整条舌头都会吃成红色或紫色,但他(哈罗德)从不喜欢指出来。‘我(哈罗德)会给她递一…

    未分类 2024-02-17
    00137
  • 英雄渐成无名辈-有匪精彩书评

    ——英雄渐成无名辈   前几日刚看到与本章思想异曲同工的微博,今天看到更新,第一反应便觉时机巧妙。   记得前文有言,李瑾容也曾是一天赋卓绝的少女,南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若非她接管了四十八寨的话。   四十八寨的琐事磨平了她那点儿少年张狂,也耗光了她那绝艳的天资。本能成就破雪无匹,却不得不被四十八寨所累,轻狂任性被压在沉甸甸的责任下,渐渐被碾成了灰,散于浩瀚时光中。   当时没怎么深入思考,现在细想,忽起满腔悲哀。   繁杂庶务、满寨众人,一笔一划的,换为“担子”二字,不由分说落在她肩上,重如山,却不得…

    未分类 2024-02-17
    00140
  • 划过静夜的暗星-月亮是夜晚的伤口精彩书评

    一 在多年以后才被解密的罗伯特•瓦尔泽写在各种随手得来的纸片上的“微缩作品”中,有这样一个诗歌片段:“这就是我所说的无声夜晚/一个不在乎星星的夜晚。” 无疑这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社会始终是作家最好的学校,犹如多年以后那个辍学的“寄生虫”诗人布罗茨基一样,罗伯特•瓦尔泽也早早结束学校教育,踏入社会,开始养家糊口,这也是作为一个多子女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所必会面临的情况。可是在他的心里,却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这成就了他,也毁了他。他后来拒绝在银行的稳定却单调的工作,不能不说,是心中的那个文学之鬼在搅动的结果。 作…

    未分类 2024-02-17
    0014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