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周报(2025.09.14-2025.09.20)

高校信息化一周资讯的核心主题

主题类别 关键词 典型高校案例
网络安全宣传周 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应急演练、法律法规解读、反诈指南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风险防范 木马病毒(银狐)、钓鱼邮件、弱口令、数据泄露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十五五规划 编制启动暨培训会、编制研讨会 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转型、AI应用、智慧校园、系统上线(如科研管理、数据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化运维 系统升级、断网通知、VPN优化、数据中心维护 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信息化推广 WPS 365推广、AI科研助手、正版软件、数据库试用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新乡工程学院
新生入学培训 校园网指南、身份认证、迎新保障、消费绑定 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西安建筑大学

高校信息化周报(2025.09.14 - 2025.09.20):筑牢数字防线,共绘智慧校园安全新图景

2025 年 9 月 15 日至 21 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盛大举行。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积极响应号召,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创新融合的技术和全员参与的态势,掀起了一场网络安全教育的热潮,为智慧校园建设筑牢了安全根基。

一、主题引领:全国高校联动,凝聚安全共识

在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中,校园日(9 月 16 日)成为各高校集中发力的关键节点。通过“七个一”工程构建起全方位的教育矩阵:

(一)反诈大课筑牢认知防线

公安部刑侦局联合央视频开展“大中小学生反诈大讲堂”直播,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拆解“杀猪盘”“刷单诈骗”等常见陷阱。全国超百万师生在线学习,这场直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广大师生对网络诈骗的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专题教学融入育人体系

全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指南》,引导高校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思政课堂和现实场景。这一举措将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到了育人的高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三)闯关答题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大学生在线平台开放“网络安全知识竞答”,吸引了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学生踊跃参与。答题通关的学生可获“网络安全守护先锋”称号,这一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热情。

(四)AI 助手提供贴身守护

“AI 护校园”智能体上线,它如同师生“口袋里的安全顾问”,能提供诈骗场景识别、非法链接检测等实时防护功能,为师生的网络生活保驾护航。

(五)百校联动扩大宣传影响

#平安校园#守护青春#网络安全百校行#微博话题在全网引发热议,百余所高校通过短视频、创意海报等形式接力传播安全理念,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六)拓展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升级后的“高校网络素养学习资源库”涵盖了网络认知、数据安全、反间防谍等精品课程,为师生打造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让网络安全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七)特色成果推动文化创新

征集原创海报、微视频等作品,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文化创作。这一举措推动安全文化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转变,丰富了校园网络安全文化内涵。

二、创新实践:高校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网络安全实践活动:

  • 国防科技大学推出剧本杀《校园网安谜案:消失的数据》。师生通过角色扮演,在破解“数据泄露”“钓鱼攻击”等剧情的过程中,切实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能,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师生喜爱。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设置线下打卡点,模拟“钓鱼邮件识别”“恶意二维码扫描”等场景。参与者完成挑战即可赢取定制安全周边,这种互动性强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

  • 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将网络安全与中秋文化巧妙结合,答题优胜者获赠“定制月饼”。这种创新形式实现了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

三、展望未来,高校网络安全工作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一)课程体系化

推动网络安全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开发分层次、分专业的教学模块,使网络安全教育更加系统、全面。

(二)技术智能化

深化 AI 在威胁预测、漏洞挖掘中的应用,建设“校园安全大脑”,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的智能化水平。

(三)治理协同化

建立跨部门数据安全委员会,完善“监测 - 预警 - 处置 - 复盘”闭环机制,实现网络安全治理的协同高效。

(四)文化长效化

将网络安全融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培育“安全即责任”的师生共识,让网络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结语

2025 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不仅是全国高校的一次集体行动,更是对智慧校园安全体系的一次全面加固。

从 AI 赋能的技术革新,到全员参与的意识觉醒;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到文化浸润的基层实践,高校正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建设网络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高校信息化周报(2025.09.14-2025.09.20)》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文化, 生肖达人”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高校信息化周报(2025.09.14-2025.09.20)》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58696.html

(0)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大师巨匠:西南联大1937-1946》温暖上市:当代青年迷茫时刻的启蒙之书

    这是一种前赴后继、弦歌不辍的赓续传承。这群拒绝被时代挟持的教授和学子,一路播种,也一路收获,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他们以良知为明灯,穿越历史的迷雾,照见光明的未来。在国破家亡的生死关头,三校开启了史诗般的南迁之旅,先落脚长沙,后移至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教育文脉得以延续。

    2022-07-03
    00353
  • 深入魏晋历史,尽览名士风流:文学史名家骆玉明精讲《世说新语》

    骆玉明教授以千古奇书《世说新语》为底本,解读时纵览正史、经书、子书、诗词、骈赋、笔记,典籍资料翔实而权威,构建出文、史、哲的广阔视野,又考察胡适、鲁迅、陈寅恪、李泽厚、田余庆等近当代名家的论述,进一步延伸了与《世说》相关联的经典话题。

    2020-06-19
    00318
  • 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实践与探索

    自2015年以来,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实践与探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方面的工作很重要,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做好并不容易。可以说是常做常新,探索无止境。 我们当前的模式大致是,10-11月举办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作为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累计20场次左右。讲解图书馆购买的各种数据库使用方法、检索策略制订及检索技巧,使用技巧操作演示,并就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每场讲座45分钟,周二下午开展:(1)最好是线下;(2)如果无法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师在线上讲,图书馆员(助教)及学生在线下…

    2024-09-29 图书资讯
    0060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