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就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而言,“汉”无疑是最鲜明的记忆与最显眼的符号。这种记忆与符号,最初是以国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1月11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探讨从“汉”国号到“汉”族称的演变历史。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两次“违约”出现汉朝

胡阿祥在讲座中说,“汉”的国号起源自刘邦封汉王。在灭秦的过程中,各诸侯本来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先入关的刘邦,本来应就地称王,但因为项羽“违约”,刘邦不得不接受“汉王”的封号,去往汉中。刘邦本不愿意接受,但又畏于项羽的实力,只能听从萧何的劝告。萧何劝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顺势接受了劝告,去做了汉王。后来,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违约”,取得天下,国号定为“汉”。项羽“违约”,汉王国出现;刘邦“违约”,汉帝国出现。

“汉王”当得不情愿,但帝国仍以“汉”名。胡阿祥认为,究其原因,战国文字或者秦小篆里,“汉”字都寓意好。从字形上讲,“汉”是“水滋润的大国”,从字义来讲,“漾言其微,汉言其盛”。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相似,所以银河又称天汉、云汉、星汉。地“汉”既与天“汉”联系在一起,所谓“以汉配天,此美名也”。

“汉”的沿用体现国号本质特征

刘邦始建、刘秀重建、刘备再建的“汉”,又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沿用,如十六国的刘渊、李寿,五代的刘知远,十国的王建、刘龚、刘崇,元末的陈友谅等。

胡阿祥解释,中国古代国号的沿用是普遍现象,其中汉国号的沿用尤为突出。沿用的理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汉族政权的建立者,往往是以刘邦后裔的身份,与刘邦、刘秀、刘备的汉攀附关系,从而寻求正流地位,达到收揽人心的现实目的,藉以表明高贵的血统与建国的依据。这实质上体现了国号的最本质特征——家天下。其二,非汉族政权的建立者,如匈奴刘渊、氐人李寿、沙陀刘知远、沙陀刘崇以异族的身份,强攀刘汉宗族,掩盖种姓来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但凡异族欲在中原立国,就必须认可、接纳乃至融入汉地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系统中,这就是“汉化”。这又从国号以及心理的层面,直接反映了异族并不自外于中国,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汉”的族称形成于十六国北朝时期

胡阿祥列举各典籍及考古发现表示,“汉”成为域外对于中国及与中国有关事物的习惯称谓,汉影响力不及秦,但超过了唐。例如,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写道:“汉威令行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南宋马永卿《懒真子》记录:“今夷狄谓中国为汉。”清代徐岳《见闻录》记载:“柬埔寨人呼中国人为唐人,犹西北人呼中国人为汉人。”

胡阿祥说,刘邦、刘秀的汉朝祚运长久,超过了400年,而且疆域辽阔、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对周边各国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中外交通尤其是与西北、中亚的交通非常繁盛,因此域外特别是中亚地区及其以西各国,往往称汉朝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为汉。后来也拓展到其他方向的一些邻邦,如日本就称中国为汉土,日本和朝鲜称中国文字为汉字。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胡阿祥介绍,先秦时期,区别于蛮夷戎狄,中国的主体民族被称为诸夏或华夏。十六国北朝时期,区别于“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汉”作为新的族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诸夏、华夏,并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王晶

通讯员:谢宁

编辑:鄂小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6892.html

(0)
上一篇 2023-11-15 10:04
下一篇 2023-11-17 11:48

相关推荐

  • 《越南密战》:我从这场征战中走出

    读书读史读自己,细读描述自己亲身所见所闻的文字最让人动情,让人回思不已。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是当代中国和越南关系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越南人民的抗法救国独立战争,随后又曾作为中国顾问团的一员,亲身经历了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战役期间中越两国相互支援、共同奋斗的战斗生活。《越南密战》(初版书名为《秘密征战》)一书描写的正是这段历史。我有幸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从作者的采访开始,一直到书稿摆到案头。原以为战争烽烟远去,尊敬的首长陈赓、韦国清、罗贵波、梅嘉生……还有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等…

    2019-11-19
    00592
  •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5月28日上午 《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将在青岛书城一楼举行 我们一起了解孔子 就从这本书开始   活动主题 刘耀辉《少年读论语》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 5月28日上午10:00-11:30 活动地点 青岛新华书店书城1F 活动参与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注意事项 活动当天,任意购买活动图书即可活动内场券一张,凭购书小票至服务台领取。活动当天,9:15开始入场,活动开始之后禁止入场,请读者朋友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嘉宾 刘耀辉 青岛科技大学文会学者特聘教授、儿童文学作家 高建…

    2023-05-22 图书资讯
    00518
  • 叶永烈遗作面世 《绝笔·绝响》再现时代情怀

    作为首次出版的《历史的绝响》与其姊妹篇一脉相承,以作者叶永烈交往、采访中的第一手名人书信为媒介,全书5篇,共54篇文章,用大事亲历者的“往事”,讲述这些书信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与众多长者、作家、艺术家、历史人物、科学家和海外人士的书信往来以及书信背后的人与故事,用大事亲历者的回忆还原历史的真相。

    2020-06-05 图书资讯
    0055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