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就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而言,“汉”无疑是最鲜明的记忆与最显眼的符号。这种记忆与符号,最初是以国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1月11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探讨从“汉”国号到“汉”族称的演变历史。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两次“违约”出现汉朝

胡阿祥在讲座中说,“汉”的国号起源自刘邦封汉王。在灭秦的过程中,各诸侯本来约定“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先入关的刘邦,本来应就地称王,但因为项羽“违约”,刘邦不得不接受“汉王”的封号,去往汉中。刘邦本不愿意接受,但又畏于项羽的实力,只能听从萧何的劝告。萧何劝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刘邦顺势接受了劝告,去做了汉王。后来,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违约”,取得天下,国号定为“汉”。项羽“违约”,汉王国出现;刘邦“违约”,汉帝国出现。

“汉王”当得不情愿,但帝国仍以“汉”名。胡阿祥认为,究其原因,战国文字或者秦小篆里,“汉”字都寓意好。从字形上讲,“汉”是“水滋润的大国”,从字义来讲,“漾言其微,汉言其盛”。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相似,所以银河又称天汉、云汉、星汉。地“汉”既与天“汉”联系在一起,所谓“以汉配天,此美名也”。

“汉”的沿用体现国号本质特征

刘邦始建、刘秀重建、刘备再建的“汉”,又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沿用,如十六国的刘渊、李寿,五代的刘知远,十国的王建、刘龚、刘崇,元末的陈友谅等。

胡阿祥解释,中国古代国号的沿用是普遍现象,其中汉国号的沿用尤为突出。沿用的理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汉族政权的建立者,往往是以刘邦后裔的身份,与刘邦、刘秀、刘备的汉攀附关系,从而寻求正流地位,达到收揽人心的现实目的,藉以表明高贵的血统与建国的依据。这实质上体现了国号的最本质特征——家天下。其二,非汉族政权的建立者,如匈奴刘渊、氐人李寿、沙陀刘知远、沙陀刘崇以异族的身份,强攀刘汉宗族,掩盖种姓来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但凡异族欲在中原立国,就必须认可、接纳乃至融入汉地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系统中,这就是“汉化”。这又从国号以及心理的层面,直接反映了异族并不自外于中国,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汉”的族称形成于十六国北朝时期

胡阿祥列举各典籍及考古发现表示,“汉”成为域外对于中国及与中国有关事物的习惯称谓,汉影响力不及秦,但超过了唐。例如,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写道:“汉威令行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南宋马永卿《懒真子》记录:“今夷狄谓中国为汉。”清代徐岳《见闻录》记载:“柬埔寨人呼中国人为唐人,犹西北人呼中国人为汉人。”

胡阿祥说,刘邦、刘秀的汉朝祚运长久,超过了400年,而且疆域辽阔、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对周边各国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中外交通尤其是与西北、中亚的交通非常繁盛,因此域外特别是中亚地区及其以西各国,往往称汉朝及汉朝以后的中国为汉。后来也拓展到其他方向的一些邻邦,如日本就称中国为汉土,日本和朝鲜称中国文字为汉字。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

胡阿祥介绍,先秦时期,区别于蛮夷戎狄,中国的主体民族被称为诸夏或华夏。十六国北朝时期,区别于“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汉”作为新的族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诸夏、华夏,并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王晶

通讯员:谢宁

编辑:鄂小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做客长江讲坛 探讨“汉”从国号到族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zixun/16892.html

(0)
上一篇 2023-11-15 10:04
下一篇 2023-11-17 11:48

相关推荐

  • 《共和国识别码》《共和国之路》出版

    7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70年砥砺奋进铸辉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共和国的历程,展示共和国的形象,总结共和国的经验,增强中国人民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也便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出李忠杰所著的套书《共和国识别码》《共和国之路》。 ↑《共和国识别码》《共和国之路》,李忠杰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识别码体现事物的特性、界定事物的身份。正如身份证可以说是人的识别码,中华人民共和…

    2019-10-17
    00210
  • 《无处可逃》:这部小说,堪称现代女性必备的择偶启示录

    等线《无处可逃》:这部小说,堪称必备的择偶启示录 近日,悬疑小说《无处可逃》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故事的形式探索关于婚姻、爱情的真相。这部小说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国际惊悚小说家代表雪薇·史蒂文斯新作心理悬疑三部曲之一。该书自出版以来,版权售出至欧美十五国,横扫欧美各大榜单,确认改编为电影,将由《德古拉元年》《红河》的导演盖瑞·肖搬上银幕。 《书单》评论:“ 史蒂文斯对于受到虐待的人的心理描写如此真实……任何曾经经历过的人,都会想要推荐这本书,因为书中真正写出了为什么她们受到如此对待却不离开。” …

    2019-11-27
    00693
  • 王欣《北京女子图鉴》:北漂女孩众生相 你的坚强,有人懂得

    等线连载了近两年以后,王欣(@反裤衩阵地)的短篇小说集《北京女子图鉴》正式出版。这是王欣以都市女性为题材的重要代表作,一部对女性、对所有在外的人充满善意和理解的作品。预售不到24小时,这本新书就占据了当当新书热卖榜首位,为近十年来的都市女性题材作品创造了新的佳绩。 《北京女子图鉴》在“反裤衩阵地”个人公众号连载时,每篇都引发大量读者的共鸣,累计超过百万次点击和约十万条留言。正式出版后,王欣收到最普遍的读者留言是“自己买了一本,也买了送给那些和我一样在外打拼的朋友”。这些小说凭着口碑,凭着对女性深度的理…

    2019-06-26
    0037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