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

《缤纷的生命》是一本振奋人心的书。有人说,文明社会,这个到处都是人类造物的世界,仿佛是一种褪色的现实。我们所感受到的生物多样性,无非是大街上大爷大妈溜的几个品种的狗,麻雀和喜鹊,桌子上匆匆逃走的小虫,以及路旁的花坛里的花。再不然,城市居民的“生物多样性”最多是动物园里千呼万唤不出来的老虎,还有颓丧地坐在假树上的猴子。

《缤纷的生命》让我仿佛重新回到了少年时代,像见证奇迹一般会瞪圆眼睛,看着一直彩色的鸽子落在我的窗前,看着一只蜜蜂钻进一朵我从未见过的花里。但是《缤纷的生命》远非如此简单,它展现给我们的是更宏大、却也更精巧的生物进化史诗,把各个物种几千万年来历经的平淡与缓慢的时间,分别浓缩成精彩的一段话。

《缤纷的生命》让我感到如此幸运。一方面,我可以见证那些仍然存在的多彩生命——雨林中、岛屿上、深海里、山峦间。另一方面,思维缜密、想象力丰富的生物学家们又把远古生命的遗迹发掘出来,重新赋予血肉,涂上颜色,填上背景,展示给我们看。

每一种类的动植物都有各自的缤纷多彩,曾经大量与它们有亲缘关系的奇妙生物灭绝了,又有一些奇迹般地繁衍昌盛。每一片大陆的独特的动物生态,各有一段鲜为常人所知的往事。澳大利亚奇特的哺乳动物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些物种是用东南亚的岛屿为跳板,一个岛一个岛地跳跃迁徙到澳洲的;另一些动物是这片孤立大陆上古老的活化石,如鸭嘴兽、针鼹,它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几千万前年的哺乳动物活生生的样子;剩下的是独树一帜的有袋目哺乳动物,在与世隔绝中进化出了惊人的多样与繁荣。有趣的是,南美洲与澳大利亚在侏罗纪时代还是一片相连的陆地,而在3000万年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南美洲像澳洲一样,是一片单独的大陆。可是,南美洲与澳洲哺乳动物的命运截然不同,南美洲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几乎绝迹,取代它们的是胎盘类哺乳动物;而3000万年前,因为地质变化,北美洲与南美洲被联通起来,生物在两个大洲之间的迁徙让一些动物灭绝了,另一些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些多彩的生态往事中,也有无数的问题,需要学者的研究和解答。

书中威尔逊不仅概括各个大陆的生物多样新的历史,也细数了一些小岛上富有戏剧性的生态变迁。对于研究进化论的学者而言,小岛是绝好的生态试验场。启发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就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这种动物正处于一种叫作“适应辐射”的物种分化过程初期,即不同岛屿上的地雀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略有差异的特征,但仍然是同一个物种——达尔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最终会演化成不同的物种。这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形成机制。类似地,威尔逊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非洲维多利亚湖中的丽鱼、遍布世界个大洋的鲨鱼等。

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100多年前,东南亚一座小岛火山爆发将岛上的生态归零,各种动植物却很快用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登上荒岛,在几年内重建了它们的岛上帝国。生态系统的顽强令人惊叹,但是有时它又出奇地脆弱。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以为几个关键物种的灭绝而彻底崩坏。

当然,这本书不只关于多样性的过去和现在。根据威尔逊的说法,人类只发现了地球上约上千万物种的不到二百万种。神秘的深海中、深林里,有更多的物种等待我们的发现,也有更多的物种在生成之中。

但是,《缤纷的生命》对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并不乐观。工业革命以后,在短短几个世纪里物种灭绝的速度之快,是五千万年来前所未见的。不过,这种人类破坏生物圈的论调,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了。《缤纷的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正如之前每片土地都有走向生命繁荣的故事,这本书又给我们讲了一个逆向的故事:如今在每一个大陆上,物种的繁荣都在快速衰退;而人类活动正是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原因。相比之前上亿年的生命演化,故事悲剧的后半段只发生在最近的百年间。

正如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学者们发现,多样性的衰减方式也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妙趣横生的案例,比如威尔逊提到在古生代曾经存在一种宽角螺科的软体动物,种类繁多但高度特化——所有种类的宽角螺都是附着在棘皮动物(如海百合)的肛门上,靠吃后者的排泄物为生。这着实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物种(让笔者想起了封建社会中的包税人),但是当风雨突变、海百合灭绝,宽角螺也跟着完蛋了。当然,说到人类导致的生物灭绝,话题就不这么轻松了

看过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读者会记得,电影中有一只高达四米的大鸟“凯文”。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剧透!就是那个探险家)为了抓到“凯文”不择手段。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杜撰,《缤纷的生命》里多次提到“凯文”那种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鸟——恐鸟。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史前物种,在19世纪的新西兰,很多探险家亲眼目睹过这种巨鸟。但是它们被发现不久,就因为栖息地的缩小而灭绝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小学时候,很多科普小书常鼓励我们制作“小生态瓶”:在一个不大的玻璃罐子里放上一点泥土,一条蚯蚓,种几颗小草,再放一点小虫,然后放在阳光下。这些书就忽悠孩子们说:理论上,罐子里的生物可以一直在里面生活下去。《缤纷的生命》这本书就像一个这样的罐子——应该说是好得多的罐子——为我们这些生长于水泥森林里、见识贫乏的孩子展现真正多彩的生命世界。威尔逊在一本书里历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过去和现在,以此充实了我们贫乏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透过这个小罐子窥视到整个地球生态的现状,好真正为它的未来负起责任。

来自: cicada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2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没有最成功的教育,只有更好的自己-优秀的绵羊精彩书评

    “有一次,我去里德学院一堂政治课上旁听,我发现课堂上讨论的质量非常高,对思维探索非常严肃,比常春藤学校不知好出多少。这种人文学院不怎么关注排名,不把自己视为职业培训的场所,而这里的四年,你可以暂时脱离现实,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大脑,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作者在常春藤盟校待了二十四年之后,感觉当前美国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且极度缺乏目标感。于是,作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

    未分类 2024-02-17
    00113
  • 《哑舍.零》简评-哑舍.零精彩书评

    2012年,大一暑假,开学要乘14小时火车才能到学校,解决无聊的方法,便是到书店买上一本厚厚的小说,聊以慰藉一路上的孤寂。《哑舍》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按照玄色姐姐的习惯说法,这是一个坑,一大坑。之后就是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 对于我来说,哑舍的地位绝不仅仅从小说的层面分析,从第一部就能看出玄色姐姐用心良苦的构思与斟酌。一字一句里都是认真“考古问今”才能写出的。我是一个学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这种严谨引用查证的精神是我非常欣赏喜欢的,因为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论文写作同样遵循这样的方法。 2013年暑假,在北京学…

    未分类 2024-02-17
    00109
  • 译后记:真正美好的事物+补记:第三次死亡-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彩书评

    译后记:真正美好的事物 我自身也好, 身外世界也罢, 有没有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呢? 哪怕是敌人也无妨, 无法触及亦可, 我只求知晓它的存在。 ——八木重吉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在阅读、翻译、修改它的十个月里,我很多次如鲠在喉无法自持,赤裸的历史被他平铺在面前,没有任何冗杂的渲染,当现实比艺术所能设想的更加残酷,连形容词都显得多余。这是一本私人的书,加莱亚诺只是在这些长短不一的段落篇目里“与自己的记忆对话”,而我像一个不小心捡到日记本的粗心人,毫无准备地打开一颗历经沧桑的心。这是一本热切的书,因为足够清醒的作…

    未分类 2024-02-17
    0010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