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

《缤纷的生命》是一本振奋人心的书。有人说,文明社会,这个到处都是人类造物的世界,仿佛是一种褪色的现实。我们所感受到的生物多样性,无非是大街上大爷大妈溜的几个品种的狗,麻雀和喜鹊,桌子上匆匆逃走的小虫,以及路旁的花坛里的花。再不然,城市居民的“生物多样性”最多是动物园里千呼万唤不出来的老虎,还有颓丧地坐在假树上的猴子。

《缤纷的生命》让我仿佛重新回到了少年时代,像见证奇迹一般会瞪圆眼睛,看着一直彩色的鸽子落在我的窗前,看着一只蜜蜂钻进一朵我从未见过的花里。但是《缤纷的生命》远非如此简单,它展现给我们的是更宏大、却也更精巧的生物进化史诗,把各个物种几千万年来历经的平淡与缓慢的时间,分别浓缩成精彩的一段话。

《缤纷的生命》让我感到如此幸运。一方面,我可以见证那些仍然存在的多彩生命——雨林中、岛屿上、深海里、山峦间。另一方面,思维缜密、想象力丰富的生物学家们又把远古生命的遗迹发掘出来,重新赋予血肉,涂上颜色,填上背景,展示给我们看。

每一种类的动植物都有各自的缤纷多彩,曾经大量与它们有亲缘关系的奇妙生物灭绝了,又有一些奇迹般地繁衍昌盛。每一片大陆的独特的动物生态,各有一段鲜为常人所知的往事。澳大利亚奇特的哺乳动物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些物种是用东南亚的岛屿为跳板,一个岛一个岛地跳跃迁徙到澳洲的;另一些动物是这片孤立大陆上古老的活化石,如鸭嘴兽、针鼹,它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几千万前年的哺乳动物活生生的样子;剩下的是独树一帜的有袋目哺乳动物,在与世隔绝中进化出了惊人的多样与繁荣。有趣的是,南美洲与澳大利亚在侏罗纪时代还是一片相连的陆地,而在3000万年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南美洲像澳洲一样,是一片单独的大陆。可是,南美洲与澳洲哺乳动物的命运截然不同,南美洲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几乎绝迹,取代它们的是胎盘类哺乳动物;而3000万年前,因为地质变化,北美洲与南美洲被联通起来,生物在两个大洲之间的迁徙让一些动物灭绝了,另一些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些多彩的生态往事中,也有无数的问题,需要学者的研究和解答。

书中威尔逊不仅概括各个大陆的生物多样新的历史,也细数了一些小岛上富有戏剧性的生态变迁。对于研究进化论的学者而言,小岛是绝好的生态试验场。启发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就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这种动物正处于一种叫作“适应辐射”的物种分化过程初期,即不同岛屿上的地雀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略有差异的特征,但仍然是同一个物种——达尔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最终会演化成不同的物种。这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形成机制。类似地,威尔逊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非洲维多利亚湖中的丽鱼、遍布世界个大洋的鲨鱼等。

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100多年前,东南亚一座小岛火山爆发将岛上的生态归零,各种动植物却很快用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登上荒岛,在几年内重建了它们的岛上帝国。生态系统的顽强令人惊叹,但是有时它又出奇地脆弱。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以为几个关键物种的灭绝而彻底崩坏。

当然,这本书不只关于多样性的过去和现在。根据威尔逊的说法,人类只发现了地球上约上千万物种的不到二百万种。神秘的深海中、深林里,有更多的物种等待我们的发现,也有更多的物种在生成之中。

但是,《缤纷的生命》对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并不乐观。工业革命以后,在短短几个世纪里物种灭绝的速度之快,是五千万年来前所未见的。不过,这种人类破坏生物圈的论调,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了。《缤纷的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正如之前每片土地都有走向生命繁荣的故事,这本书又给我们讲了一个逆向的故事:如今在每一个大陆上,物种的繁荣都在快速衰退;而人类活动正是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原因。相比之前上亿年的生命演化,故事悲剧的后半段只发生在最近的百年间。

正如生物多样性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学者们发现,多样性的衰减方式也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妙趣横生的案例,比如威尔逊提到在古生代曾经存在一种宽角螺科的软体动物,种类繁多但高度特化——所有种类的宽角螺都是附着在棘皮动物(如海百合)的肛门上,靠吃后者的排泄物为生。这着实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物种(让笔者想起了封建社会中的包税人),但是当风雨突变、海百合灭绝,宽角螺也跟着完蛋了。当然,说到人类导致的生物灭绝,话题就不这么轻松了

看过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读者会记得,电影中有一只高达四米的大鸟“凯文”。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剧透!就是那个探险家)为了抓到“凯文”不择手段。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杜撰,《缤纷的生命》里多次提到“凯文”那种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鸟——恐鸟。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史前物种,在19世纪的新西兰,很多探险家亲眼目睹过这种巨鸟。但是它们被发现不久,就因为栖息地的缩小而灭绝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小学时候,很多科普小书常鼓励我们制作“小生态瓶”:在一个不大的玻璃罐子里放上一点泥土,一条蚯蚓,种几颗小草,再放一点小虫,然后放在阳光下。这些书就忽悠孩子们说:理论上,罐子里的生物可以一直在里面生活下去。《缤纷的生命》这本书就像一个这样的罐子——应该说是好得多的罐子——为我们这些生长于水泥森林里、见识贫乏的孩子展现真正多彩的生命世界。威尔逊在一本书里历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过去和现在,以此充实了我们贫乏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透过这个小罐子窥视到整个地球生态的现状,好真正为它的未来负起责任。

来自: cicada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给你一个巨大的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自然-缤纷的生命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uncategorized/21028.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你的身体里住着几个沉默的灵魂?-24个比利精彩书评

    可能很多人对心理学的关注,都是始于自身或者身边人的问题。这些人敏感、多思,承受着作为一个人难以承受的东西。有些事情痛苦了,就过去了,但并没有真的过去,你以为你忘记了,其实你只是“丢失了时间”。 比利是世界上首个被研究,被广泛了解的多重人格(现在叫做DID,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并且在犯下重罪之后因为这个原因被宣布无罪。可能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他毕竟犯罪了!犯下罪的不管是他的哪个人格,都是他!不过其实呢,“无罪释放”多半是媒体宣传的一个噱头,真实的比利最终被投入与监狱无差的精神病院(后改为监狱)…

    未分类 2024-02-17
    00122
  • 赏月&识月-伴月共生精彩书评

    对于高悬于空的月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会以它为题流传下了不少的精彩之作。在科技发达的及时今日,我们则更加关注着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俗称月亮的月球在古代被称之为是太阴。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再进一步深入认识它,了解它,欣赏它和感知它呢? 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生活系列推出的《伴月共生》一书,很是精彩地为我们好奇的读者展开了一个知识量超级庞大的月亮科普课程。书如其名,读者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册去走入月亮的深处。与月亮同生,与月亮为伍,与月亮的各式话题为切入点。 本书的封面就…

    未分类 2024-02-17
    00139
  • 暗夜独行客作品背后的八卦

    燃烧的人The Burning Man 故事中的两个主角,道格拉斯和涅娃姑姑,原型就是雷·布拉德伯里和他的姑姑涅娃·布拉德伯里(Neva Bradbury)。雷的middle name就是道格拉斯,涅娃姑姑只比雷大10岁,是雷童年时代的最佳玩伴,她最早把童话和奇幻故事讲给雷听,可以说是雷的启蒙恩师。这篇作品是两人亲密关系的生动写照。 暗夜独行客The Pedestrian 这篇作品是《华氏451》的前身之一,在1947年(或者1949年,难以推断)就已经写完了,雷当时的经纪人把它四处投稿,从高端大杂志到地摊文学杂志都尝试了,或许是因为政治色彩太重,这些刊物中没有一个…

    未分类 2024-02-17
    0014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