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嘉宾、作者、亲友团合影

书香润五月,此时好读书。5月7日上午,由咸宁市作协主办,咸宁市评协、咸宁市朗协协办,咸宁市图书馆、咸宁市新华书店承办的“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会在市图书馆举行。市作协主席李专主持欣赏会,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城外,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忠军,市文联副主席王亲贤,市作协副主席周益民樊芳,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黎琪珍,市朗协主席孙和平,以及郑歌文化丛书作者、亲友团近70余人参加活动。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李专主席主持欣赏会

李专说,本期欣赏的是“郑歌文化丛书”。本次欣赏会是活动开展以来作者最多、阵容最大的一次。此套丛书的六位作者从事不同的职业,都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把多年来的情怀变成文字,汇聚成册,实属不易。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就是为咸宁的作家提供展示和推广的平台。这一机制是咸宁市作协的创新工作,自2018年初启动至今,连续成功举办了36期。这一文学活动已成为全省作协系统的品牌工作,中国作家网已有3次发布了这一品牌活动信息,人民网客户端也有2次发布相关活动情况信息。随着这一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它的效应也在不停显现和延伸。“郑歌文化丛书”的成功出版是一项艰难但富有成效的文化工程,所以这是一次有个性、很特别的欣赏会。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欣赏会现场

“郑歌文化丛书”策划人郑安国对“丛书”进行了简单介绍:“郑歌文化丛书”从组稿到出版发行历时三载,一共6册。分别是吴世湖先生的《风物撷英》、郑谦先生的《心上九岭》、王竞先生的《隽水细浪》、沈陈然先生的《不惑》、魏学斌先生的《诗联集》以及郑歌的《简朴的乡愁》;全套书180万字,体裁主要散文、诗联,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欣赏会上,点评嘉宾依次对每位作家的作品点评。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樊芳点评《风物撷英》

《风物撷英》(吴世湖·著)本书是通山各地风景、地名、人物、民俗等传说轶事的“百科选录”,作为通山地方民间故事丛书之一奉献给读者,因书中写的多是风俗趣味故事,故名为《风物撷英》。全书包括“山川传说”、“地名掌故”、“人物故事”、“民间故事”“红色记忆”五大部分,大小故事二百三十余个个,四十二万余字。他的这本书稿,显然和他从事的职业有关,很多篇章涉及通山故事、地域景观、乡野风物、田园味道,间杂历史考证,充溢文化乡愁,重现人生记忆,融入切身体验。如果你恰好不忙,闲闲地读来,就会乐游其中,流连忘返。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黎琪珍点评《心上九岭》

《心上九岭》(郑谦·著)收录了作者各个阶段的散文30多篇。大致分为“观山水”“悟人生”“谈健身”“记往事”4个单元,作者以独特的眼光,生动的文字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鄂南秀美山川,记录了故乡风土人情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品饱含深情,贴近生活,以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录新时代,讴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城乡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全民健身的生动画面。无论是抒写家园、人事、经历及感悟,作者都在“有我”的思想情韵与文化风格中进行,表现出的一种成熟的情感风向:真诚、素朴、智慧。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李忠军点评《隽水细浪》

《隽水细浪》(王竞·著)本书分为散文和诗歌两大部分,其中散文43篇,诗歌35篇。作品陈列的是触摸生活的感觉,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都将笔触入生活的流层,记述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记录与切入的把握,对个性展示与体温传达的叙述,试图呈现出一种原生态下的朴素光泽,从相遇相知的缘分里,感知着生命间的脉脉流动。作者大多数文字始终侵染着对故乡一地一水的敬畏与热爱、对劳动的歌颂、对人情的赞美,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周益民点评《不惑》

 

《不惑》(沈陈然·著)本书内容包括市井烟火、乡土印痕、麻辣杂谈、驴行游记四大部分。市井烟火,以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揭示人生百态,世态炎凉;乡土印痕,主要突出“五乡”,乡人、乡事、乡俗、乡景、乡音;麻辣杂谈,用辛辣的笔墨,针砭时弊,警醒人生;驴行游记,系作者出游散记,记录山水风光,风土人情,更有作者眼里世俗的风景。作者多以私人叙事视角切入,但却不宥于此,而是从世道人心的幽微处探究,参悟出富有哲理的内涵,进而得出人生真相,展示人间百味,给读者带来真挚诚恳的享受。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王亲贤点评《魏学斌诗联集》

 

《魏学斌诗联集》(魏学斌·著)魏先生的一生,较之普通人算是多有磨难。少年辍学,中年遭遇一场大病导致左肾切除,退休后移居鹏城,因患脑梗中风,至今生活多有不便。魏先生开始痴迷于格律诗词并沉湎其中,旰食宵衣,乐此不疲。十年下来,终有所成。《魏学斌诗联集》收录诗词200余首,楹联1500余副,诗谜百余条。时间跨度近15年(2006年至今)。虽然诗词数量占的比重不大,但题材不可谓不广。既有心怀家国、讴歌盛世之作,这些诗句,都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李城外点评《简朴的乡愁》

 

《简朴的乡愁》(郑歌·著)本书分为“乡土芬芳、万物有灵、若有所思、所到之处”四个部分。作者的散文创作根植于烟火人间,从人间烟火里发现乡愁的美学特质,作者的笔触直击生活中那些平凡事物,精心营造一个个物性世界的生态群像,透视那些绵密、繁复、坚实的物性群象,解开人间烟火的音籁密码,作家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学领域、情感定力和写作的走向。作者在记述家山景致、追溯故事场景、回望时光变迁时,毫不掩饰地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故乡情怀。在这种乡愁的长期浸润中,不仅产生了有关生命方式与命运沧桑的感悟,而且让他的笔端纸上字里行间,有了一种超常的表现力度与精神的高贵。

 

欣赏会上,朗诵艺术家对作品进行了精彩演绎。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孙和平现场朗读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吴玲现场朗读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韩璐现场朗读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李春现场朗读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吴佳昕小朋友朗诵

欣赏会上,六位作者向市图案书馆赠送作品。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欣赏会上,应邀嘉宾和作者亲友纷纷发言。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

 

 

来源:淦川文学

本文编辑:罗玮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咸安区图书馆“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2023年第1期(总36期)欣赏“郑歌文化丛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shuguan/5268.html

(0)
上一篇 2023-05-28 12:11
下一篇 2023-05-28 12:16

相关推荐

  • 宜城市图书馆开展“庆六一 相约乡读”送阅读进校园活动

    5月31日,宜城市图书馆走进板桥店镇王台小学,开展“庆六一 相约乡读”送阅读进校园活动,切实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学生图书资源匮乏、读书难问题,引导激励少年儿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天,宜城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满载儿童文学、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2000多册图书开进王台小学,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活动现场,学生们认真翻阅,挑选自己心仪的图书;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为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办理了借阅手续,借阅图书80多册。图书馆还为王台小学12名贫困生送去了儿童节礼物。 据了解,…

    2023-06-02
    00479
  • 宋小玉悦读会:探秘宜城八大景——北垄农歌

    宋小玉悅读会,春节不打烊,书香过大年。 今天小读者为大家带来宜城八大景——北垄农歌,快来宜城市图书馆解密吧! https://tu.tuibook.com/2025/02/20250210031717551.mp4 北垄农歌 此景系指宜城昔日城关北门外紫盖山岗、今日之烈士陵园以北的田垄,农夫春耕秋作,吆喝耕牛的号子此伏彼起。 农夫是辛苦的吆喝,文人墨客却当作开心悦耳之景。 明人有诗曰: “击穰歌中化日熙,农家乐事有谁知? 晴原麦熟牛眠稳,晚社桑阴犬吠迟。 饟黍恰宜充午饷,纳税不用卖春丝。 莘夫若肯膺三聘,尧舜君民事可期。”       书香宜城 你我共建…

    2025-02-10
    00196
  • 荆州市公共文化提升活动:荆州市图书馆为读者市民送春联送“福”活动

    由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荆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荆州市图书馆、荆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为读者市民送春联送“福”惠民活动将于明天上午举办。 活动时间:1月23日上午9:30-11:30; 活动地点:荆州市图书馆一楼大厅。   送春联送“福”书法家名单 吴中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邓官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邓超,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萧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荆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潘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

    2024-01-23
    0019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