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巨变 群雄逐鹿,权力的游戏埋葬了古老的自由 探究共和制衰落之谜,当代西方民主的警示录

20241121135854910

编辑推荐

●罗马版《权力的游戏》,现实比小说更加黑暗、残酷,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的血腥变奏曲

手握重兵的行省总督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宣扬民粹主义的保民官的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独裁官,并进一步寻求无限期执政;出身高贵、举止优雅的元老们竟在元老院里大打出手;政客收买的打手在罗马街头械斗;政治和司法腐败横行,神秘的敲门人给陪审团带来了大把的钞票和美女;政治人物的婚姻完全出于利益的考虑;敌友关系瞬间变化;共和国的统治者竟然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的理想和价值已被抛于脑后,权力成了罗马人仅有的嗜好,人民公敌名单越来越多地张贴在罗马街头,内战不断。后,一位军事强人收拾了乱局,罗马虽然恢复了和平,但失去了自由。政治为何会变得极化、暴力和残酷?走向帝制难道是一个共和国注定的命运?

●现代民主共和制的历史之鉴,读懂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危机

收拾共和乱局的军事巨头不仅有罗马元首屋大维,还有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寻求终身执政的民选官员不仅有罗马独裁官恺撒,还有法国总统拿破仑三世;冲击立法机构的不仅有罗马保民官克洛狄乌斯的支持者,还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更不用说议会里的拳脚相加以及时常爆出的政治腐败丑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政治实践,在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化的过程中也反复出现。2020年美国大选前,美国有人认为特朗普会发动政变,成为美国的恺撒,但这并没有发生,是特朗普能力不济还是美国并未到达自己的“卢比孔时刻”?想更好地了解西方现代民主的发展历程和如今面临的危机,先从读懂这个存在了近500年的古典共和国开始。

●全景展示一个自相矛盾的共和国中的众生相。社会大转型下,罗马公民会如何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怎样不同的命运?

全书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恺撒等政治巨人,还有“闷声发大财”的生蚝供应商、坐在鱼塘边垂钓“躺平”的失意政客、在自己的庄园里享受岁月静好的贵族、“男扮女装”企图勾引权贵夫人的野心家,以及舍生取义、捍卫共和理想的刺客等等。作者尤其擅长描写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抉择。是躺平、反抗还是入局权力的游戏,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但是,他们的选择中都显出一种自相矛盾。苏拉选择做独裁官,却是为了不让罗马再出现独裁官;西塞罗要捍卫共和国,却不得采用违犯法律的政治清洗手段;起义的奴隶并不是要追求自由,而是要翻身做主人……没错,罗马共和国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国家。它在罗马城实行共和制,对行省却实行专制;它鼓励人民竞逐荣耀,却又要限制人们过分膨胀的野心;它是鼓励公民团结一心,却又将阶级分化合法化;它是一个共和国,也是一个帝国。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终,自由与和平也发生了矛盾,罗马人不得不二选一。

内容简介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了他们的国王,开启了一段近500年的共和实验。然而到了公元前49年,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军恺撒公然违犯将领不得带兵跨过卢比孔河的法律,跨过这条小河,进军罗马。随后爆发的内战埋葬了共和制度,导致了元首制的建立。恺撒为何会对自己的国家兵戈相向?共和国到了这时为何已难以为继?

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已经成为地中海的霸权国家。迦太基被毁,希腊诸邦俯首,西班牙、高卢、帕加马尽归罗马。扩张给罗马带来了财富和荣耀,但也埋下了暴力和腐败的种子。行省总督权力膨胀,跟随总督征战的士兵日益变成总督的“私兵”,总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巨头。而来自东方行省的财富、美色和政治文化也侵蚀着共和国的根基。政治贿赂横行。共和国官员越来越喜欢模仿东方君主的派头。庞培自我标榜为新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和安东尼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国的理想与传统已被政客抛于脑后。

同时,罗马城中的阶级分化日益严重。贵族老爷住在装有“空中浴池”的别墅里大啖蚝肉,很多平民则蜗居在合租的公寓楼里挣扎求生。阶级斗争变得白热化。斗争各方不断突破政治底线。宣扬民粹的保民官鼓动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独裁官,并进一步寻求终身执政;对立的政治派别不再诉诸选票、法律和辩论,而是诉诸暴力——从元老院中的互殴到街头械斗,后升级为内战。自由与和平已无法共存。为共和辩护的西塞罗和加图不敌手握重兵的安东尼和屋大维。军事巨头收拾了乱局,将和平再次带给了罗马,但同时,也将奴役带给了罗马。元老院沦为橡皮图章,共和国名存实亡。

本书以恺撒跨过卢比孔河为切入点,描绘了罗马共和国后一个世纪壮阔和血腥的历史。这是一个群雄并起、政治转型的大时代,充满了权力争夺、政治阴谋、阶级斗争和残酷内战。书中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苏拉、恺撒、庞培、西塞罗、安东尼、屋大维等政治巨人,也有男扮女装的政治小丑、坐在鱼塘边垂钓“躺平”的失意政客以及为了共和舍生取义的刺客。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走向帝制的变奏曲。

作者简介

汤姆•霍兰(Tom Holland,1968—),英国著名历史学者、著名历史畅销书作家,英国古典协会会员,毕业于剑桥大学,取得了英语、拉丁语两科一等荣誉学位,曾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和大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咨询委员会主席。

霍兰已出版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和历史非虚构作品。他的代表作《卢比孔河》和《波斯战火》出版后,被《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图书。《卢比孔河》荣获了赫塞尔-蒂尔特曼奖,并获得了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波斯战火》荣获了朗西曼奖。他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王朝:恺撒家族的兴衰》《千禧年:世界的终结与基督教王国的锻造》《剑的阴影下:争夺全球帝国的战争与古典世界的终结》《主宰:西方思想的形成》等。

霍兰曾为BBC第4频道改编过《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维吉尔》等历史节目,还是该频道《创造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他还翻译过希罗多德的《历史》,该译作被收入“企鹅古典系列”。他于2007年荣获古典协会奖,该奖主要授予“在促进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及文明的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衰亡》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衰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rwsk/46245.html

(0)
上一篇 2024-11-21 21:58
下一篇 2024-11-21 22:03

相关推荐

  • 张鸣说历史系列(全六册)

    还原人性的真假面,犀利点评不为人知的古代史,撕下历史的封条,看清王朝的真相 编辑推荐 张鸣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易中天 张鸣说史,总能化繁为简,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吴思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张鸣创作的历史文化随笔。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笔调点评历史人物及事件,嬉笑怒骂,激扬文字。本书讲述历代帝王妃嫔、文臣武将的生前身后事,评点改革变法、军事征战、朝堂斗争的利弊得失。作者文笔老练,叙述流畅,点评恰到好处,从历史中提炼对现代的借鉴意义,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张鸣,中国人民大…

    2024-11-20
    00122
  • 利维坦:美国捕鲸史

    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国捕鲸史,被誉为“当代好的关于美国捕鲸历史的书籍” 编辑推荐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关于捕鲸,主要是从动物保护的角度看待。而且,很多人从媒体上获得的认知也大都是:日本人如何不顾国际社会的呼吁,坚持捕鲸活动。 也就是说,对于捕鲸史,我们了解甚少。 捕鲸行业的历史是一段格外独特的传奇,这段传奇中充满了探索、危险和利益——这是一段人类驾驶船只到海洋上捕杀世上强大的生物的历史。 在所有参与捕鲸活动的国家里,没有哪个国家的捕鲸历史能比美国的更令人着迷。从清教徒移民登陆直到20世纪初期的这段时间里,…

    2024-12-26
    00125
  • 感觉的记忆

    以小见大,娓娓道来,既见作者读书之博,亦得文章之趣 表现的是片段的人生、社会、思想等等 内容简介 随笔文体灵活多样,既可以撰物品、抒性灵,又是思想灵活方便的表达方式,表现的是片段的人生、社会、思想等等,故常常是以小见大,婉而多趣。 本书或记人,或记书,或写编辑心得,以小见大,娓娓道来,既见作者读书之博,亦得文章之趣。 作者简介 秦颖,祖籍湖南宁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 先后就职于湖南人民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曾任《随笔》杂志主编,现任职于南方传媒总部。 编审、广东…

    2024-12-16
    009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