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

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

周末,深圳断断续续的小雨,微冷的天气,其实最适合读书。于是,花了一天时间读了梁宁的新书《真需求 。梁宁在“得到”上大名鼎鼎,尤其是《产品思维30讲》 《增长思维30讲》人气火爆。

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

没买那些付费课程,于是买了这本《真需求》,想透过这本书,或许也可以了解梁宁关于商业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看完之后,于我自己而言,受益匪浅,对于深处的商业世界,给我带来了一种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视角和思维。

在我看来,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去认真研读一番,这样对于你所在的行业、商业世界,或者正在或未来期望通过副业来提高收入的人来说,是帮助你梳理你自己的商业眼光与观察,极好的参考书籍。

在介绍梁宁这本《真需求》之前,我想纠正两点,在我看来是阅读和选择书籍的误区,因为这两个误区会影响到读者对于《真需求》这本书的评价。

第一是并不是那些极具创新的书才值得读。其实,那些帮助你做系统梳理,系统整合观点的书籍,或者说理解为“组合创新”的书,也值得读。可能它不如那些带有原创性观点的颠覆式创新给你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做系统梳理的书籍,其实一样包含着作者的选择和思考与取舍。

就比如,当年余华写《第七天》的时候,很多人诟病这是“新闻串烧”的小说,不值得读。然而,如果能够通过很好的语言和结构,很好的将发生的“新闻事件”架构在小说中,本身就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创新,自然也算是一本好的小说,这也是在我看来,余华的《第七天》其实是一本不错的小说的原因。

第二是,需要读一些当下的新书。很多人对于新书或者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书嗤之以鼻。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不管是任何领域的书,文学也好,商业也好,都应该读一读当下的一些书籍。原因在于,当下的书书写的往往更靠近当下,更具有代入感,也更能有具象的感知和体会。

比如,说到广告或者营销的书籍,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国外的经典书籍,比如《文案发烧》、《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等等,但其实对于入门新手来说,是极不友好的,一方面是案例久远,理论也不一定适用于当下,而且很多都是国外的案例。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马宋、华与华出版的营销类的书籍,能够畅销,因为他们接近于当下,无论是案例还是吸收后的理论,对于入门的新人来说,这种书籍玩玩更具价值。只有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才更适合,去读那些有些历史的经典书籍。

而梁宁的这本《真需求》,恰恰满足了我上面说的两个观点,也因此,我觉得适合推荐给很多想要了解商业、营销的新人,或者有一定经验的人阅读。

第一,关于《真需求》,梁宁建立了自己眼中的产品模型,并给了好产品终极的标准——美,在我看来,虽然有些务虚,但也符合我对好产品的看法。

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

梁宁将产品的建设,总结出了自己的模型:价值、共识、模式三维模型,并在书中,每一个维度详细讲解,在我看来,梁宁能够通过自我构建的模型,融入真实的商业世界,进行理论与实际的集合,本身就会胜过很多复杂的理论书籍。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并不是做理论研究,有一些更加简单,或许并非最全面的书籍,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其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梁宁在书中谈到真需求的“极简模型”,通过每一章节大量案例的结合,深入浅出的透彻解读了她眼中模型中的每一个维度。每一个读者,或许都可以参考这些模型,进行对照,以更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处行业、工作上的产品,并进行有自我见解的评估与思考。

第二、书中有大量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和案例。梁宁在选择这些案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当下大家熟知的企业,很多产品也是大家日常所用,这样在理解理论的时候,对于读者来说,会更加有切身之体会。

比如,他在书中讲了很多企业和产品,都是大家日常随处可见的,比如海底捞、瑞幸咖啡、正新鸡排、甚至特斯拉等等。而他讲的那些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的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埃隆马斯克、乔布斯、雷军等等。

这些当下正在发生的商业故事,虽然还没到可以理论上下定论的时候,但那些鲜活的案例,对于理解正在发生的商业,往往更具有价值,因为商业世界里,虽然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法则,但也有瞬息万变的创新和玩法。

从这个角度来说,《真需求》的新,恰恰有新的好处。

第三是梁宁在书中,还做了一些深度的品牌故事分享,对于我们了解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的发展,极具参考价值。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手机30年》,值得每一个关注创新的人反复阅读和理解,以及《网络媒体30年》,虽然篇幅小了很多,但对于理解品牌与传播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然贯穿其中还讲了很多其他的品牌故事,比如海底捞与吉野家,比如马斯克、乔布斯,比如王小川,比如瑞幸咖啡等等,这些充满价值的系统梳理,虽然成了佐证梁宁观点的一部分,当绝对会比你在公众号、抖音上读大量短平快的知识,带来更大的获益。

在我平时的阅读中,我个人比较关注文学和电影,但作为一个行走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本身从事营销工作的人,毫无疑问,都应该适当读一些商业书籍、营销书籍,这样你才不会离当下的世界太遥远,不至于在某一天陷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慨之中。

当然,读一本《真需求》,我依然认为会胜过你刷无数短视频和公众号文章,书籍和文字的系统性和带来的深度思考,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替代的。

尤其推荐那些,对商业世界还有很多疑惑,以及正在筹划着副业的职场人,看完这本书,或许你在产品、商业世界中很多的困惑都会豁然开朗!

END

 

何人斯

一个经常买书的普通读者。

前广告,农牧,餐饮,互联网从业者。

现从事品牌工作。

偏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和香港电影。

豆瓣阅读电子书:《江国,正寂寂》,《飘如陌上尘》,《所思在远道》,《此刻离故乡最近》。

微信改版,欢迎将

「何人斯的书影世界」设为“星标”

就可以随时获取我的一些读书观影的文字

也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交流

公众号|何人斯的书影世界

豆瓣|何人斯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何人斯的书影世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花了一整天读完,强烈推荐《真需求》这本商业新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6577.html

(0)
上一篇 2024-11-25 10:26
下一篇 2024-11-25 10:31

相关推荐

  • 推书网推荐一本极硬核社科书籍:不要让县中继续败给“超级中学”!

    ▲2017年2月12日,贵州剑河县第四中学。(视觉中国 / 图) 县中办学只能不断地自我剥削,甚至选择采取一些短期策略行为,比如在时间上极尽投入,将优质资源向少量种子选手过度倾斜,将学生送到某些知名高中“代培”。 留守、离婚、“跑妈”等问题使得乡村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对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 走过了这么多地方调研之后,我们始终认为,最终还是县中承载着县乡大多数孩子的希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雷望红   责任编辑|吴筱羽 近年来,县域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进入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公…

    2023-11-04
    00216
  • 好书推荐:《你不懂茶》

      茶文化离年轻人真的很远吗? 提起茶文化,我们总会想到“禅意”“茶道”等一系列很高深难懂的词汇,而追求时尚和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仿佛和茶无关。大多数商家为了把茶营造成一个高大上的形象更是在广告中把它设定成中老年经典意向,这让年轻人觉得茶离他们很远。可是茶作为传统文化,真的令中国的年轻人讨厌吗?如果真令年轻人讨厌,那为什么类似奈雪的茶、喜茶、皇茶、贡茶等奶茶店门口怎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排长队呢?调查显示,年轻人并不讨厌茶,他们只是讨厌茶被广告中的“禅意”等捆绑,好似不体味出一点禅意就不配喝茶一样。在喜茶、…

    2019-06-20
    00217
  • 稻盛和夫的20句经典语录,句句让人醍醐灌顶

    二十七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五十二岁创办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七十八岁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会长,让日航奇迹“复活”。 他就是日本著名实业家,日本商业界的传奇人物——稻盛和夫。   随着当年日航的满血复活,不仅震惊了世界,也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了一场“稻盛哲学热”。 那么稻盛和夫为什么会受到中国企业界的青睐和欢迎呢?海外传来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必修课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和学者将用一本书来揭开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面纱,告诉你答案。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在中国…

    2023-08-30
    0056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