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明天就是母亲节

母亲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也是见证和陪伴我们长大的人。

很多人赞颂母爱,感恩母亲的伟大。

但在说着母亲节祝福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母亲牺牲和付出了多少。

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成为母亲,并非理所当然。

母亲节,推荐给几本读懂母亲的书

01、《成为母亲》

[英]蕾切尔·卡斯克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

作者蕾切尔·卡斯克在这本书讲述了自己怀孕、生子和抚养孩子的经历。

同向来温暖明快的亲子育儿书不同,《成为母亲》的特别之处,是这本书充满了“别样的真实”。

卡斯克直指做母亲的各种难处与困境,行文中处处带着一名知识女性清醒的诘问与反思。

02、《请照顾好我妈妈

[韩]申京淑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也曾年轻过。

她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生,却最容易被忽略。家人们甚至没好好了解过她身上的故事。

除了是“母亲”外,她还是一个精彩鲜活的人。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

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

03、《秋园

杨本芬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秋园》是作者杨本芬讲述她和妈妈,以及故土那些乡里乡亲的故事。

一个普通女性的一生,没有刻骨铭心的渲染,只是流水账似的记述,认真看下来,如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苦难。

作者的妈妈和千千万万个妈妈一样,可能平凡如草芥,湮没于岁月和人群之中,甚至想不起来有什么伟大之处。

但是,一个最微小的个人,也可以呈现和记录鲜活的历史。

一个平凡的生命,也会焕发出感召他人的力量。

她们在各自的年代里,如同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

她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但是却闪耀着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

她们的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却闪耀着晶亮光芒的宇宙。

04、《息壤

盛可以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息壤》是一部探讨中国女性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盛可以敏感地从生育角度切入女性身体自主的抗争历程,并继续深入关照了女性自我意识的渐次觉醒。

小说铺写了三代女性的家庭和婚姻生活,有全身心奉献给家庭的,也有拼尽全力要逃离的,有坚持不要生育的,也有费尽心思想要再生育的……在她们看待生育问题的纷纭想法中,子宫这一最初生命的繁衍地,却在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复杂和深微的功能。

所谓男女情感,婚姻维护,家庭地位,乃至于社会角色的确认,都明暗深浅地与这一片原始的息壤相关切。

《息壤》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女性生育状况的调查书,也是一部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见证报告。一切是从子宫的给予开始,一切也必将从子宫的归属结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4267.html

(0)
上一篇 2023-05-13 10:55
下一篇 2023-05-13 11:03

相关推荐

  • 2023年5月19日推书网推荐图书:《兴亡》

    内容简介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变迁中,儒家思想为什么会成为核心价值观?哪八位帝王发挥了决定性的用?哪些制度左右着社会资源的控制和动员?……本书是一本视角新颖的中国古代政治史,全新揭示了秦统一后帝制国家皇权系统的运营逻辑,并力图从中找寻变迁规律,揭示王朝循环的原因,总结历史得失。作者将数十位帝王的故事与大历史视野相结合,既是一部中国历代皇帝评说总集,又梳理了两千年中国政治历史,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帝制中国两千年兴亡得失的机理。 作者简介沈刚,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专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3-05-19
    00399
  • 丹·艾瑞里:这个神人写的神书已经出了7本?

    有这么一个神人! 18岁时,他被一颗镁光照明弹炸伤,全身70%的皮肤被烧毁。于是不得不接受几乎全身的皮肤移植。 治疗开始后,输血患上丙型肝炎,身体接连产生排异反应。 之后的三年,他浑身上下缠满了绷带,还被迫穿着特制的合成纤维紧身衣。 不仅要接受“浸泡治疗”——全身泡在消毒溶液里,还要去除绷带,把身上坏死的皮肤组织刮掉。 而绷带往往会直接粘在肉上,被连皮带肉地扯下,在消毒水的双重刺激下,一次又一次血肉模糊地“变”回一个人! 这段经历让他对人类关于疼痛的体验,产生了兴趣。 之后的几年,他在自己、朋友…

    2024-07-20 好书推荐
    00403
  • 她们不想取出句子里的石子

    “在什么地方我可以更坦诚?”瓦莱里娅问自己。大家真诚坦率地围坐在桌边,但瓦莱里娅知道,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不在隐瞒,“我们因羞耻或恶意隐藏了自己。”意大利作家阿尔芭·德·塞斯佩德斯的代表作《秘密笔记》以日记形式纪录了她六个月的生活。给丈夫买烟时,她顺手买下了这个黑色笔记本,她写道,每天忙忙碌碌,一天结束时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做。家里太小了,笔记本无处可藏,她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抽屉。她为丈夫和孩子找机会出门,为自己找借口熬夜,好偷偷写日记,让身体里的河流涌动起来。如果发生的事没有被写下来,那个在日常缝隙…

    2024-09-05 好书推荐
    0047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