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昏暗的街道、迷惘的青年、忧郁的神情,再配上一句毛不易《一程山路》中“走不出,看不破”的歌词,一种名为“县城文学”的拍摄风格一时间走红网络。

目前,相关话题的微博讨论量已经突破1000万,抖音平台累计浏览量更是高达7.5亿次。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县城文学#抖音视频,账号@芋泥儿

与此同时,一首发布于2020的歌曲《县城》也同样爆火。网易云平台上的收藏量突破53W,评论数达到2万以上。歌词中一句“千层山,万重浪,比不过县城一碗汤”,让不少人鼻子一酸。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有人说,“北上广是中国的幻想,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相较于大城市的高压生活,这里更像是人们心中的乌托邦。那些卷不动的年轻人,不再渴求“北上广深”的一席之地,而是转向县城,当一名“县飘”。

当县城悄然成为新的热议话题,回到县城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不知不觉中掀起了一股“县城热”。各路媒体与大众的目光聚焦于此,却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从争当千亿县到接住破天流量的县城旅游,似乎人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其经济增长上,却忽略了早已失衡的县域教育生态,尤其是县中的发展。

作为承担着县域教育系统的重要一环,县中已经没有了往日辉煌。

当“县中塌陷”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一蹶不振的重本率与留不住的学生,究竟是何种缘故让县中走入今日的困境,而这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县中》这本书中,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杨华老师向我们深度剖析了塌陷的原因。原来县中的塌陷源于“超级中学”“掐尖”,而它所导致的教育焦虑蔓延至今。

以下内容选摘自《县中》第四章教育竞争与县中衰弱,内容有所删减。

最近十几年以来,各省都培育了自己的“超级中学”以及依托“超级中学”建立的教育集团。“超级中学”会通过各种渠道、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招生,从而将各县最优质的生源集中到少数学校,来维持高清北生数量和重本率,从而赚取社会声誉和资本收益。

县中的尖子生被招走,县域优秀中考生也会随之流失,县中会更差;县中差了,不再受家长信任,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小孩能够考上地市、省城“超级中学”,就会从小升初开始将小孩送到更能考上这些学校的初中就读,县域初中也就失去了优质生源,初中也陷入衰败;初中衰败了,县域家长看不到希望,从子女读小学开始就将他们送到能进地市、省城好的初中的小学读书,县域教育体系就此崩溃。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一个“超级中学”起来了,无数的县中衰弱了、市中衰败了。“超级中学”不仅使县中衰弱, 也搞垮了市级中学,使得全省中考学生只能盯着少数几所 “超级中学”。

如此一来,教育竞争从过去全县初中毕业生竞相进县中,到竞争进少数“超级中学”。教育竞争的层级从县域扩张到全省,即全省初中毕业生竞争少数“超级中学”学位,竞争压力和教育焦虑加大上百倍。

假设一个省有 10 个地级市(州),以地市为层级、以市中为载体的竞争,压力指数是 150,那么学生个体在全省范围内的竞争,压力指数就会增加10倍到1500,家长的择校焦虑指数也猛升至 1500,是在县域以县中为载体参与竞争的 150 倍。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省“超级中学”横行,县中衰弱,教育竞争压力和择校焦虑指数就会提高 150 倍。

以 “超级中学” 为载体参与全省竞争, 本质上是个体家庭绕过县中、市中直接参与全省高考竞争。教育竞争的范围越大,竞争压力越大,教育焦虑越重。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纪录片 《高三》

县中的衰弱与“超级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超级中学”之所以能够吸引优质生源,达成高重本率与清北录取率,是因为其强势的教学资源与高质量的教学。

尤其是强势应试,是强化应试是 “超级中学” 崛起的第一步。首先有这些想法的学校是地市级一中,它们的优势有地市财政资金雄厚,可以给予更多经费支持;可以向全市遴选优秀教师;可以向全市招收优秀学生。另外,这些学校在其他学校还在搞教研、提高教育质量等成绩提升较慢的措施时,通过强化应试措施整体提高学生应试水平和应试能力,可谓 “先知先觉”。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纪录片 《高考》

强化应试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增加应试练习,从过去的季考变成周模拟、月考试、单元考、季联考。二是强化知识灌输。针对考点,加重具体知识的灌输体量。三是加强时间管理。四是强化目标管理。对于老师制订的是目标责任制,包括工作质量考核体系,以结果论奖惩;对于学生则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制订下个阶段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五是施行分班管理策略。六是加强试题编制。七是强化思想动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竞争动力。

但“超级中学”之所以成为“超级中学”,除了将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和极端。另一方面,就是在全市或全省“掐尖”招生,而也是县中衰弱的直接原因。

强化应试使得这些学校的学生成绩提升了一个档次,形成了一种某县县中的教育质量变差了, 而某些中学异军突起了的现象。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纪录片 《高考》

于是,各地县中亦纷纷强化应试,甚至比“超级中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县域的资源再怎么投入也比不过地市的资源,但是强化应试是可以学的。经过几年的强化训练, 县中学生的成绩也总体提高了。

尽管县中的整体水平看起来有所提升,但这并没有直观反映在重本率与清北录取人数上。这是因为强化应试教育并没有使原本的优等生变成尖子生,也没有使原本的中等生变成优等生,或差等生变成中等生,更不可能变成优等生、尖子生。

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

纪录片 《高考》

因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占比相对固定,不会因为教育质量提高而使得尖子生或优等生的占比相应提高,即强化应试只是成绩整体提高一个档次,而不会改变高中学生的分层比例。

“掐尖”并没有培养出更多的尖子生,而只是将既定的尖子生集中起来了,他们考上清北或其他名校, 并不是 “超级中学” 的功劳, “超级中学” 在这方面并没有创造额外的价值;另一方面,县中被 “掐尖” 了,县中的尖子生没了,也不可能再培养出尖子生。这就是许多县中连续多年没有清北生的缘故。

 

END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强烈推荐《县中》这本与绝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社科书籍!!!》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2207.html

(0)
上一篇 2024-08-27 10:18
下一篇 2024-08-27 11:51

相关推荐

  • 《打开心智》:一本足以改变你人生现状的书,建议阅读100遍!

    当我们谈及心智的开启,我们往往在谈论一个深奥而又普遍的主题。李睿秋的《打开心智》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主题的丰富内涵。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把钥匙,一个指南,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和世界。 ​心智的开启,意味着从固有的认知模式中解脱出来,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在李睿秋的笔下,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实在的过程。 他引导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智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隐藏着无限的价值。而开启心智,就是发掘和塑造这个价值的过程。 书中详细阐述了心智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通过一…

    2024-02-21
    00314
  • 从历史到传说 被“定义”的哥特

    走进历史与传说,寻找真实的哥特 一本解析哥特人多面性的绝佳著作   编辑推荐 在“蛮族”这一多个部落的统称下,“哥特”之所以备受瞩目,很大原因在于西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攻破了罗马城,这一事件往往被看为罗马帝国陨落的开始。哥特人也因此被冠以““野蛮”之名直到如今。暗黑、恐怖、惊悚,这些和“哥特”息息相关的符号是怎样被建构出来的?为何又有人将他们视为自由和光明的化身?本书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内容简介 哥特文明是一种“失落的文明”。古代哥特部族由北而南,摧枯拉朽,攻陷罗马帝国首都,拉开了西罗…

    2024-11-22
    00343
  • 推荐一本体制内必读的高分神作《韧性》,基层公务员就算熬夜也要看完!

    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众所周知广为流传。其实,在政治领域,同样存在“看不见的手”。 最近几十年,有一个很有趣的人文景观,那就是:这几十年中,国际和国内,一直都有人深信并预言“中国药丸(要完)”,也就是“中国崩溃论”。“中国崩溃论”喊了几十年,中国不但没崩溃,反而欣欣向荣,一路发展向上。 到现在,即使按照最苛刻的标准,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也无可置疑。“中国崩溃论”显然是落空了。那么,“中国崩溃论”错在哪里呢? 现在回头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顺风顺水,没有大的挫折和反复,其实真实的情况…

    2024-05-09
    003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