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

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

读书人有很多,但真正喜欢、坚持、又能以此为生的人,却很少。

魏小河算一个。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把知识付费做的风生水起。有一位粉丝私信我说,你算是读书博主的榜样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收入。

很惭愧。读书人的榜样,该以书本身为主,而不是钱。

魏小河,当是读书人的榜样。他与很多读书博主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标签就是「书评人」,而非如今网络崇拜的「辞职」「赚钱」。

有点遗憾,我去年才关注到他的公众号「魏小河流域」。

他的文字非常个人化,是如流水一般舒缓的文字。我曾经学着像他一样,每周给读者写一封信,但没坚持下来。

我很羡慕他。

羡慕他有很多存书,经常出门旅行,阅读很多新书,自己也出了好几本书。

很久以来,他写其他的作家。

现在,他也被人书写。

这篇文章就是关于魏小河的新书《读书的人》。

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

 

这是一本书评集,收录了很多我从未涉猎过的作品。

除了萧红,张爱玲,杨苡,杜拉斯等,大部分作品,我从未读过,甚至也没有听说过。

我不是很喜欢读短篇小说集,也不喜欢读新书,并非因为它们不好,而是因为我也才处于读书人的第一阶段,经典作品很多还没有读。

个人认为,读书人一般会有5个阶段:读经典——读新书——重读经典——自己写书——随意读书。

所以当我读到书中一些我未听说过的作品相关内容时,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

同为90后,小河在2015年就出版了第一本书。

而我,在2015年还把逛街K歌当作闲余时间的消遣。

不可避免地,想要这样做比较,以产生一种想要改变的强烈欲望。

这本书的文字,和读小河公众号的感受一样,具体,微小,但又真实。

比如,他写杜拉斯和母亲的关系,这样形容:

像一颗参天大树交缠于土地之下的根茎,无人能够看见它的样子,但你可以料想它扎得足够深。

用树的根茎,让杜拉斯和母亲关系的复杂程度肉眼可见。

比如,他写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用了这样的描述:

读这本小说,好像早晨走过刚刚被割草机割过的草坪。整本书,充满悬念、潮湿和情欲。

读到这里,瞬间让我想起被割断而裸露出的青草根茎。

类似这样的写法还有很多。

再去写小河写的那些作品本身,已没有太大意义。

这本书里最值得重视的,仍然是小河对作品而生出的那种具体而微的感受。

读完之后,会感叹:原来这本作品还能这样理解!原来短篇小说的书评可以这样写!原来作品和个人生活,可以这样丝滑结合!

 

既然是书评集,那么对我们正在写书评的读书博主而言,这本书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书评都写哪些内容?

1、写作家

比如作者的生平,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创作经历等。

这本书里写了萧红,张爱玲等作家的生平故事。

2、中长篇小说

中长篇的书评相对来说是容易写的,因为大的故事框架是固定的。难的是定主题。

可以是一个主题,分成3个小部分,也可以定3个主题。(3个或者4个都可以)

比如本书写钱钟书《围城》这一篇:

01:钱钟书创作这部作品的大概过程,写作风格,中间和张爱玲做了对比。

02:写了钱钟书的讽刺手法,并引用了原文举例。

03:作品体现的人生围城思想。

04:作品的大概故事情节

我个人写长篇小说书评的时候,习惯定一个大主题,然后用书中的情节来延伸出3个小主题。

比如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

我定的大主题:女主看似爱的卑微,实际上骨子里非常高傲(这个大主题就可以稍微修改作为文章的标题)

小主题01:小女孩13岁遇见作家之后产生的迷恋行为

小主题02:16岁决定向作家表白心意,却遇到他与其他女人在一起;以及18岁时两人短暂的相聚,后男主抛弃她,小女孩却仍然爱他,不愿意接受亲人的资助。

小主题03:28岁的她,怀上了作家的孩子,最后孩子因病去世,但她最终也没有向他说明往事。

按照时间顺序去写小主题,读起来会更没有违和感。

当然也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把单一的人物时间拎出来,以突出主题。

我不太喜欢这种写法,读起来感觉像拼凑。

03、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书评我觉得很难写。但这本书里小河的好几篇都是关于短篇小说集。

比如《都柏林人》,收录了15篇小说。

小河是这样写的:

01:作者创作大概经历,自己对这本书的总体感受

02:备受推崇的一篇《阿拉比》,心得感受

03:很短的一篇《伊芙琳》,心得感受

04:个人最喜欢的一篇《一片小阴云》

其实结构很清晰,先总结,接着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逐一分析即可。

这本书里,小河很喜欢用这样的写法:我最喜欢的一篇是......

写书评,个人感受十分重要,不然就变成了媒体推介文,小河的这种写法或许可以学习。

到这里,要提到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篇了:《生活在八平米的房间》。

觉得它好,并非因为文笔观点非常特别之类,而是因为作者提到了自己以前在深圳,所住的城中村的一个单间。

这让我想起自己2012年刚来郑州时的城中村生活。

一篇文章之所以好,我认为必须要引起读者的共同感受。

谁愿意去关注一些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内容呢?

 

 

小河在这本书中所附的信中说:我希望自己与书的关系,是一种松散的相遇,而不是刻意的求索。

这本书里所有关于作品和作家的文字,读起来正是这样一种感觉。

读完张爱玲的故事之后,我在书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你在写作,别人在写你,还有人在写别人。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明月,你,别人,就如:书,小河,读书的人。

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1972.html

(0)
上一篇 2024-08-25 11:11
下一篇 2024-08-26 09:41

相关推荐

  • 这本书,他写了22年,记住这4个字,让你把每一天都活成最好的样子

    每天一个小行动,用“小事情”撬动人生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好书是——《百术不如一诚》。 ​作者曹岫云,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 现任稻盛和夫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稻盛商道研究院院长,翻译和编译稻盛和夫的《心》、《活法》、《干法》、《斗魂》等28本书。 稻盛哲学的"原点"是: "作为人,何为正确?" 这一原则有两个侧面组成: 一是道德或人格的侧面 二是科学和理性的侧面,即"实事求是"。 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终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维持和提升自己的人格。 在《百术不如一诚》这本书中,首先作者用这一基准,…

    2024-02-19 好书推荐
    00219
  • 好书推荐:《平凡的世界》(中国作家路遥小说作品)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021-01-11
    00525
  • 好书推荐:《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作者:罗家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59.00 元 内容简介 黑天鹅乱飞,灰犀牛到处跑,危机时刻管理者如何应对? 企业内部自组织如何协同共生? 中国人谈领导,为何强调“做生意前先做人”? 组织如何突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循环? 这是一本组织管理的经典教科书。作者罗家德教授结合其社会学、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科背景,参与组织实务来找寻答案,关注真实的管理活动、管理绩效,以及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作者从“人情社会”与“关系社会”的本质中出发,将中国传统管…

    2020-12-29
    0043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