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诗意清明(节选)

 

作者:张金刚

诵读:董方

单位:山东潍坊市局(公司)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夏浩坚摄(浙江缙云县局)

 

  清明时节,愿逢一场春雨,似乎唯有那绵绵切切的细雨,方可应时应景,遂人遂愿。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流传千古,植入青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场春雨,一怀愁绪,一爿酒家,一杯甘醇,景、人、物、情,如此恰切地相生相融,铸成清明的不朽经典。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伍纯聪摄(广西桂林临桂区局)
 
  霪雨霏霏,洒路润泽;连绵不绝,滴滴缠绵。正是这纷纷春雨,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融化了逝与生的情感。那盏盏黑伞,袭袭素衣,皆被这春雨打湿,在伞际滚成颗颗晶莹的雨滴,既而成串、成行滑落,一如思念长长;在衣襟沾成粒粒滚圆的露珠,既而成线、成片融入,如是泪涌点点。凭吊的脚步、行进的车行,皆因这春雨不绝,而变得舒缓异常;何不借这放慢的节奏,延长那绵绵情丝;何不借这淋漓的雨水,纵情释放凄凄情思!
 
  又至清明,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红彤彤,绿融融,暖洋洋,无限春光尽倘佯!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陈京川摄(山东邹平市局)
 
  宋代欧阳修的《踏青》,生动传神:“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情境恢弘:“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杨柳依依、繁花吐蕊,蜂吟蝶舞、燕歌雀啼,春光日盛、心境爽朗。如此这般,何不仿效古人,呼朋结伴、郊游踏青,寻春、探春、赏春、享春,构织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冷正刚摄(湖北随州市局) 

  晴空万里,缤纷各异的风筝在一泓蔚蓝中翩跹飞逐,壮观喜人,意趣无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人高鼎《村居》,寥寥数笔,尽展鼓春风、放风筝之意境。一纸鸢,一轴线,牵扯着飞翔之梦,放飞出欢快心情;将一切烦忧、灾祸,皆承于这风筝,随剪断的风筝一起飘远天际;将所有梦想、期冀,皆寄于这风筝,随高飞的风筝一起奋飞天宇。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宋嘉玥摄(广东广州海珠区局)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一语告诫,清明凭吊、踏青玩乐之余,更要紧思农事,忙碌耕作,犁种希望。万物荣发,农人们亦当擦亮农具、备好种苗,或牛耕、或机播,渐入耕种劳作的辛苦之中;春早宜勤,工作的人们亦当鼓起士气、加紧脚步,铆足劲,快行进,步入实施计划的紧张之中。清明小憩,深谋来事,共赴秋尽年尾喜获丰收、崭得佳绩之朴素理想!
 
  诗意清明,亦悲亦喜,亦缓亦趋,诗累累,情切切,意盈盈,无限情愫寓清明!
与你共读|诗意清明

监制:张娜

编辑:刘春鹏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与你共读|诗意清明》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与你共读|诗意清明》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627.html

(0)
上一篇 2023-04-05 11:10
下一篇 2023-04-05 11:32

相关推荐

  • 苏格兰民族:一部近代史

    讲述从苏英合并到今天苏格兰独立大讨论之间300年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身份认同的近现代史著作   编辑推荐 甲骨文X企鹅 联合出品 “苏格兰三部曲”之一 讲述从苏英合并到今天苏格兰独立大讨论之间300年的史诗历程 《格拉斯哥先驱报》2014年度好书 《新政治家》2014年度好书 内容简介 《苏格兰民族》既涵盖了政府高层的政治动向,也叙述了平民的日常生活,梳理了苏格兰民族从苏英合并到今天苏格兰独立大讨论之间的史诗历程,是一部关于苏格兰三百年来近现代历史的杰出著作。 对于苏格兰这个正走向历史性十字路口的古老民族而言,本书…

    2024-12-30
    00435
  • 《不安的哲学》这或许是我见过反内耗最好的书!

    你有没有深夜emo的时刻? 明明工作很顺利,还是忍不住忧心自己的未来; 明明家庭很美满,还会幻想妻离子散的惨境; 明明生活很安稳,可就是会不停地胡思乱想,一会儿担心患上某种大病,一会儿又害怕意外骤然降临……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将这种繁杂的思绪,定义为“没由来的不安”。 他在新书《不安的哲学》中写道:比起与他人的磨合,人与自己的内耗,往往更惨烈。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太容易假想出无数个敌人,并在脑海中与之殊死缠斗。 而这股源自内心深处的恐慌,恰恰是毁灭一切美好的源头。 如果你也在内耗中痛苦不…

    2024-01-17
    00428
  • 清代的案与刑

    为何清代律例设计精细,却难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原本寻常的普通案件,为何会升级成涉及多方、震惊朝野的大案要案? 编辑推荐 ◎“博库·钱江晚报春风悦读盛典”年度新人奖得主郑小悠新作,以重述案件的方式还原和审视历史。 ◎帝王心术、官场规则、制度弊端、人情罗网,如何盘根错节,使得清代法律的天平摇摆不定、案情的走向充满变数? ◎一系列几度反转的惊世奇案,折射出清代的治乱兴衰。 ◎皇帝的政治意图、个人好恶如何影响案件的最终裁决? ◎重现清代一系列典型案件,解析其制度设计的漏洞所在。 内容简介 历史上涉及多方、影响广泛的…

    2024-12-12
    0035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