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

1.

Matt Haig 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

在状态糟糕的时候,读过他的 The Comfort Book 和 Reasons to Stay Alive,听他提到的歌,看他的碎碎念。

也在他的小说 The Midnight Library 中获得启发和宽慰。

他说他是用写作疗愈自己。我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了他的敏感、脆弱,也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温暖。

像是一位老朋友,需要时至少会和你喝一杯咖啡,跟你说说话。

2.

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

去年 9 月,他的小说 The Life Impossible 出版。

我第一时间在书店买了本,当天读完了 1/3。节奏缓慢、叙事神秘,有点神神叨叨,两天没读就忘了这本书。

坐飞机时习惯随身带一本纸质书。买都买了,读都读了,要看到结尾呀。这次回国带了这本书,一来一回中在飞机上读完了小说。

3.

小说的主人公是 Grace Winters,一位 72 岁的退休数学老师。她一个人生活,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whenever she saw herself in the mirror, she only saw a half-life. A slow-falling tree in an unseen forest.

一位只见过一面的朋友去世,把 Ibiza 岛上的房子留给了她。她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会留给她,于是孤身前往这座充满嬉皮文化的小岛。

在一次潜水中,Grace 在海底邂逅了 la presencia(the presence),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常理的神秘力量,让她拥有心灵感应、看到他人命运、用念力操控等超能力。

这些能变化让教了一辈子数学的她感到惶恐不安,也让她感到自己的特别之处,最终她选择用自己的天赋去帮助这个小岛。

“...it is impossible to feel life so deeply and not want to protect it. You will find yourself needing to help people—and animals.”

4.

粗线条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读着读着,我在书后的空白页上写了几段话:

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

我想,能把一生过得这么惨,也是一种「天赋」吧?

Grace 认为儿子的死是自己的错,觉得出轨对不起丈夫,她说自己——
“I am a big nothing, is who I am. A big nada. No, not even that. I am not a zero, I am a minus. I am a mediocrity who has never had any impact on the world. Except occasionally for the worse.”

这种愧疚和自责,来自极强的感受力。只是我们习惯用逻辑和秩序去给情绪贴标签,把它们全都归为错误、软弱、病态。
可事实上,正是这些强烈的情绪在提醒我们:这里有一份需要被看见、被接纳的天赋。只是我们常常选择把它们压下去。

当理智和情感打架时,提醒自己去面对那些感受——

“Not everything has to make sense.”

5.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喜欢听 The Unicorns 乐队的 Sea Ghost。

大海里的幽灵和 Grace 的愧疚像是同一种存在:挥之不去,但也因此让她变得敏锐,让惨淡的人生有了无限可能。

“When things are wrong, we need to reach rock bottom in order for change to happen. We sometimes need to feel trapped in order to find the way out.”

Matt Haig 的作品一直在探索怎样才算「活着」,在这本书里,答案落在一些细碎的时刻:听见龙虾的痛苦,走进陌生人的房子,在海底与看不见的存在相遇。

生命不再是去远方的一次旅途,而是那些无法解释却真实的瞬间🌊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张海露Eric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终于读完了这本小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59208.html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一切美好,都值得被倾谈被珍惜——评《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

    在这个快速城镇化的时代洪流中,文旅行业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在描绘着时代的变迁。对于深耕此领域的专业人士而言,如何在这幅画卷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

    2024-12-30
    00246
  • 《疯狂的科学实验》书评: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们到底愿意走多远?

    疯狂科学家们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毫不羞惭、自由地探索新的想法,不论这些想法就我们其他人看来多么错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会时不时地有奇特的想法从脑子里冒出来,但是我们并不会就此采取行动。相反,我们会不大引人注目地继续生活。我们会尽力不跨越所谓正常行为的边界。而相对而言,疯狂的科学家们会任自己脑子里打转的奇思怪想信马由缰。如果他好奇“切开自己的肚子、取出自己的阑尾”是种什么感觉,他会直接上手去把这件事做了。

    2020-11-09
    00366
  • 马骅:盐,性命攸关的抗战——读历史小说家李浩白新作《盐战》

    作者:马骅(历史畅销书作家,著有《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宋朝:珠玑罗绮竞豪奢》等。) 盐这种东西,供应充足时太稀疏平常;可是一旦有“盐荒”的出现,立即会变成性命攸关的重大事件甚至你死我活的战争。这是读历史小说家李浩白新作《盐战》后最深的感触。 《中华盐业史》对食盐的生理作用进行四点归纳:“(一)维持胃液中盐酸成分之常度。(二)调节血液之碱度。(三)维持心脏之跳动。(四)维持肌肉之感应力。在人类肌肉中常含有相当分量之无机盐类,其作用乃在维持肌肉之正常反应力。如缺少此项盐类,肌肉之反应…

    2018-12-10
    0054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