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无论你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在临终的前几年用他硬汉柔情的笔触回忆了1920年代在巴黎渡过的青年时光,写成了著名的《流动的盛宴》。“巴黎是一座非常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安娜.戈华达正是用一本《更好的人生》讲述了两位年轻的简单的青年在巴黎不简单的青春。毕加索和梵高,王尔德和塞尚都说过,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很孤独,那么到巴黎去吧,那里是孤独者的群居地。安娜在书中无处不在释放出孤独的气味,马蒂尔德母亲去世后与父亲僵持的亲情像极了《天使艾米丽》中女主人公的背景,而完全不同的是,马蒂尔德不如艾米丽阳光积极,作为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她兼具着艺术家的颓唐和学术圈的自省。

虽说马蒂尔德的性格不似艾米丽阳光灿烂,但这也不妨碍她追求自己的爱与释怀。一个发生在咖啡馆里丢了背包的故事,引领马蒂尔德走进自己的内心,在我看来,法国文艺作品总会渗透出一丝略微神经质的碎碎念。在一遍遍对自己想法的重复中,人们总能找到那个走向希望的光明。

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溢满了喷薄而出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欲望,因为那是1921年的巴黎,安娜.戈华达的《更好的人生》就像主人公的碎碎念,随处可见的省略号和吞吞吐吐不断重复的对话,好像那个在巴黎街头拘谨迷茫无助又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就站在你的眼前,相似的年龄让我更能领会那结巴难堪的对话中的真挚与热烈。

《更好的人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正如书中马蒂尔德自己说的那样“你们可以时不时的快进,你们不会错过什么……”故事的节奏不是那么紧张快速,如电影画外音一般的主人公自述,给我们一个机会走进那个局促的小镇青年的内心,看看他的慌张与期待,就好像我们熟悉的自己的年轻故事。

倘若《更好的人生》中的两位主人公不是生活在巴黎,而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心,他们的生活节奏、关注焦点必定被滚滚红尘裹挟一往无前,正是巴黎的古老与现代,慵懒和步履不停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穿过生命的各种问号,拨云见雾,迎接自己的更好的人生。

《更好的人生》是安娜对过去时光的缅怀,是青春时的狂放不羁,是贫穷时的神采飞扬,是饥饿时碰到的饕餮盛宴

来自: 豆花儿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91.html

(0)
上一篇 2024-04-06 11:28
下一篇 2024-04-06 18:50

相关推荐

  • 《更好的人生》精彩书评: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如果你在生活中真的很重视什么东西, 那就竭尽全力,不要失去它。 ——《更好的人生》 那是一个静静的午后,闷热的天气演绎出了许多情绪,比如,慵懒的我只想赖在摇椅上晃晃荡荡地闭目养神,然而一闭上眼睛便会有一堆堆的事情,像放电影一般扑簌簌地向我砸来,我既想用力挣脱,同时又会对往事产生丝丝怜悯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确实是这样,走进非常容易,迈出特别困难。 接触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的名气,不是因为华丽的装帧,也不是因为听说的百万销量,而是偶然间看到书皮上的一句推介语“如果你在生活中真的很重视什么东西,那就竭尽全…

    图书评论 2024-04-06
    00253
  • 詹丹:从“送宫花”看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文本混乱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公映引起了很大争议,虽在首映式,有一些专家学者称赞其为改编的成功之作,但观众却并不买账,批评声此起彼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即使豆瓣评分只有4.0的低分,还有人认为连给这样的分还是偏高了。 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导演没把演员选好,特别是扮演林黛玉的,气质和长相跟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相距甚远,演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选也有待斟酌;也有人认为,剧情设计没有忠实于原著,刻意凸显“阴谋与爱情”的故事,颠覆了人们对《红楼梦》恰恰是表现日常生活无阴谋中就发生了悲剧的认知。这些探…

    2024-08-26 图书评论
    00350
  • 山雨欲来:“一战”前的西方世界-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精彩书评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抑或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战”对西方世界的影响都很深远。然而,就“一战”的爆发,有人认为出乎意料,将其定义为一场原可以避免的灾难;也有人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列强步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新型世界秩序的建立。偶然也好,必然也罢,都半只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效力。那么,在回顾历史时,我们不禁要问,在“一战”开真正始之前,是否存在着某些症候呢?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The Proud Tower: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1890-…

    图书评论 2024-02-17
    0020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