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威尔逊的诚挚警告-生命的未来精彩书评

如果我是一个母亲,我愿意捧开这本书,给我的孩子读;如果我是一个丈夫,我愿意与我的妻子并肩在床头,给她轻声读;如果我是一个女儿,我愿意拿着书跑到爸爸的跟前,告诉他我们很孤单。人类从未像此时这样可怕,因为我们的数量太多太多,侵占了动物们的家园。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女子寻找着所爱之人的心,直到在慌乱中将心肠挖开扔掉,仍旧没有找到心。

我也吃牛羊肉,但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而在于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需要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一点即表现为物种的多样性。它不是人造的,而是自然的。这本书说到生命的未来,也许我们透过书的外表,加之这样一个题目,会感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憧憬,然而内容上截然相反,这是一本为人类敲响警钟的书籍,这是对人类成员的批判。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兴起要我们的地球看起来从未像此时一样狭窄,一时间所有人都变得具有了可透视性,可被窥探。这波及到神秘的原始森林,广漠无垠的沙漠,甚至建立起了空间站,人类在毁坏一个地球之后,为自己找寻后路便是试图再去祸害另外的星球,好在短期来看我们没有这个技术。

持续发生的自然灾难要我们不得不得意识到生态问题。但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可惜人类却做不到,这真要人力不从心。甚至有的学者干脆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即人类的发展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可是没有人,或者说很少有人愿意为了自然的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如果换做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也是一样。

因为当个人放弃了这个资源的时候,他人依然会去占用。所以我也不知道应当如何理解这可悲的恶性循环。然而事实上一切都变得岌岌可危,这种感觉情同我是一位医生,但我面临地球的死亡毫无办法。具体到了什么程度呢,这本书上写着:

如果以国内产品和人均消费量来评估,世界的财富确实在增加之中。但是如果以生态圈的情况来算,就是在减少了。后者所谓自然经济,与前者市场经济相反,是以世界的森林、淡水及海洋生态系统来估算的。我们可从世界银行与联合国开发和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库中抽取书籍,估算出一项地球生态指数,这个指数的重要性不亚于常见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股票市场指数。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做的评估,从1970年到1995年,改指数已下降了30%,到目前为止,这项环境指数的下降都没有趋于平缓的迹象。

然而我们并非没有办法,只是因为我们糟透了,我们没有这种集体意识。人类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的科技水平,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心思用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上呢,人类会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样的自信么。所以我们缺少的是去考虑这样一种伦理道德意识,就像我们去改变自身的经济生活一样去维护自然的健康。

这本书里说了解决之道,提到就看三根文明支柱是否合作,即政府、民间组织和科学与技术。政府负责法律和执行法规。这法律又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将地球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保护的,这也是生态思想的特性之一,即整体性,和谐性与多样性。民间组织是社会的动力来源。科学与技术是实现这一结果的途径。然而,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想到达成此愿的阻力。

来自: 沈黎昕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来自威尔逊的诚挚警告-生命的未来精彩书评》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来自威尔逊的诚挚警告-生命的未来精彩书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21041.html

(0)
上一篇 2024-02-17 23:35
下一篇 2024-02-17 23:35

相关推荐

  • 野有蔓草:古书读3遍以内基本没用,但常互见

    在读第三遍《史记》,而且去年读第二遍的时候发现第一遍读的印象并没有忘完。即便如此,第三遍都已经读到“世家”了,还是不那么好懂,应该说,《史記》一书好懂的地方都在“近代史”部分,即司马迁自撰秦汉史部分。而融化《尚书》《左傳》《大戴礼记》等的篇章常常限于原文既定语言,比较难懂。 我这种读书状态,读三遍的古书仍然没有较好地理解。我就感觉古书读一两遍除了跟别人交谈可以提及自己完整读过,除了新鲜印象,其余真的用途不大。你敢笃定地给学生讲吗?真不敢。至少比较精深难解的部分不敢讲。 虽然如此,古书都要读五遍以上吗…

    2024-02-21
    00193
  • 《不安的哲学》:这是我见过反内耗最好的书

    你有没有深夜emo的时刻? 明明工作很顺利,还是忍不住忧心自己的未来; 明明家庭很美满,还会幻想妻离子散的惨境; 明明生活很安稳,可就是会不停地胡思乱想,一会儿担心患上某种大病,一会儿又害怕意外骤然降临……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将这种繁杂的思绪,定义为“没由来的不安”。 他在新书《不安的哲学》中写道:比起与他人的磨合,人与自己的内耗,往往更惨烈。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太容易假想出无数个敌人,并在脑海中与之殊死缠斗。 而这股源自内心深处的恐慌,恰恰是毁灭一切美好的源头。 如果你也在内耗中痛苦不…

    2023-10-28
    00145
  • 《异形博恩》书评:以孤独之名幸存

    近日,《异形博恩》荣获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翻译小说银奖。《异形博恩》的作者杰夫·范德米尔就是广受好评的《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作者。此前,该书在本土出版时,已经被提名过轨迹奖、坎贝尔奖、亚瑟?C?克拉克奖,入选《科克斯书评》最佳科幻小说等。 作为杰夫·范德米尔“新怪谭”系列的又一部杰作,《异形博恩》与众不同,难以预料,不仅仅是故事本身,也包括语言、结构和人物视角。简单来讲,《异形博恩》是一部古怪的科幻作品。《好莱坞报道》将本书定位为暗黑的末日后神话。范德米尔自己则认为《异形博恩》的创作灵感源于自己…

    2019-11-05
    003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