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同志:怎样管理自己的目标?

曾国藩“点了翰林”,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官运亨通。因为翰林之中,也要激烈竞争。

成功者,叫“红翰林”,可能很快升迁,入值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失败者,叫“黑翰林”,可能几十年还窝在翰林院里走不了,或者外放随便一个地方官了事。

翰林官员升不升官,是黑还是红,主要靠什么呢?说来有意思,和学生升学一样,也靠考试。

翰林院有一种叫“翰林大考”的考试,每隔几年考一次,所以翰林生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准备大考。

为了考查翰林们的真实水平,翰林大考是不定时的,每次都是突然袭击,临时通知。

所以关于大考,北京城有这么一个顺口溜,叫“金顶朝珠褂紫貂,群仙终日任逍遥”,就是说翰林们戴着金顶,挂着朝珠,穿着紫貂,成天不用上班,过得非常逍遥。但是“忽传大考魂皆落,告退神仙也不饶”。就是说突然听到要大考,吓得魂飞魄散。

之所以吓成这样,是因为考试成绩,直接决定命运,不是说你不想升官就行了。考得不好的,可能降级、罚俸,甚至罢官。

所以翰林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

在管理学上,有两个著名的管理方法,一个叫KPI(关键业绩指标),一个叫OKR(目标与关键结果)。

KPI是一种目标量化指标。

通常情况下,公司越成熟、目标越可量化、越可以具体的时候,KPI使用得多。它像秒表一样计时、计速度。比如,工厂、销售等工作。

科举考试,是一种很成熟的模式,很像KPI。你必须通过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一步步的通过八股文考试,才能最终完成目标。

OKR是一个目标分解体系。

如果公司,大体上知道怎么做,具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我们设目标为主,也就是OKR,所以OKR更像指南针。

翰林大考和科举考试不同,考的不再是八股,而是考查一个人的学养和见识,考的是知识广博,这些细节是不好量化,也无法具体形容。

所以,翰林大考更像OKR,先制定目标,然后通过关键结果,来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OKR就是让一个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目标,通过层层分解,通过关键结果,不断向目标前行。

关键结果,有2个原则:

1、具体
2、可衡量

也就是说,你的结果,是肉眼可见的、用数字是可以衡量的。

曾国藩制定了“圣人”这个目标,然后通过“十二条军规”这种具体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来检验自己读书、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所以,曾国藩对考试的准备,比很多人要充分。

之后的几次翰林大考,曾国藩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所以才有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升官速度。


部分内容引自张宏杰《曾国藩传》

韩同志:怎样管理自己的目标?

张宏杰《曾国藩传》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韩同志:怎样管理自己的目标?》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韩同志:怎样管理自己的目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shuping/1454.html

(0)
上一篇 2020-12-02 14:26
下一篇 2020-12-15 00:18

相关推荐

  • 《记忆编码》书评:“圆周率背诵大赛”冠军,教你各种记忆法

    如果说,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那“过目不忘”的记忆,就是唤醒巨人的唯一方法。如何拥有超强的记忆,也就成了我们长期学习、研究的问题。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而将抽象概念转变成形象概念的过程就是记忆的关键,这一过程又可以称为——记忆编码。

    2020-05-15
    00569
  • 《罪爱》精彩书评:我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心理大师

    【岑晓】 抑郁症患者其实失去一个爱的对象(父母、某个亲人、爱人等重要他人),而病人与这个对象的关系中仍然有着矛盾的情结。 患者渴望这个对象,又认为这种渴望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认为自己是不得不失去这个对象的。 这种渴望的问题没有获得解决,那么那个对象(弗洛伊德称为:客体),就被病人“带入”了自我里面。 而在一切的“带入”,最终会转移为病人针对“自我”的一种自责。 岑晓在童年,亲情的缺失,与姐姐之间微妙的相处,让她在最初的时候,就产生了朦胧的依赖与情愫。一个同性的姐姐,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充当了一位…

    图书评论 2024-10-13
    00565
  • 穿越之恋,原是思君醉了:《蔓蔓青萝》精彩书评

    前天昨天一口气看完好友给我推荐过的穿越文《蔓蔓青萝》,整个人深陷在其中不可自拔。刘钰,简直是一个我期盼的完美男人。桀骜不驯,看似嬉皮笑脸玩世不恭却谋略过人心思缜密,又用情至深。苦叹,为什么这样的男人书里一大把,现实中就一个都不见呢? 原来自己内心最坚定的等待,是为了那个能给我强大的保护给我安全感的人。“我会护着你,一生一世。除非,除非我死。”还是个小女人啊,我心里暗叹。留恋这种信誓旦旦的庇护。哪怕我深知,自己是不愿意人生真正依赖于另一个人的。为此,从小不断磨练,勤学上进,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如果必…

    图书评论 2023-07-11
    0053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